二十歲的感受

 浮沉散去,時間的線在無限的空間中蔓延,再過不久,我的長線就要打上第二十個結了,還沒怎麼揮霍,我就迎來了二字打頭的年齡。


       恩儷,你讀過村上春樹那本《挪威的森林》嗎?不知你讀來覺得如何,人類對某些作品格外強烈的共鳴是這個世界最有趣的奇蹟之一。也許因爲那份個體的孤獨感太像了吧,我只在一年半以前讀過一遍,卻至今能清晰地想起那本書中的許多情節許多話,就像我自己的人生一般瞭然。書裏男主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一直覺得自己會在十八歲十九歲間徘徊,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會有二十歲的這一天。”我如今愈是接近,體驗就愈深。


       在古時,我們男孩子二十歲就要進行加冠之禮,這是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儀式,它意味着男子要開始成爲家庭的主人,代表自己的家族去行使權力。今天也是如此,二十歲不只是女生法定婚姻的開始,更是一種真正成年的象徵,雖然十八歲是法定成年的代表,但絕大部分孩子彼時還在高中學習,只需要沿着考試的道路走進大學就好,並沒有也不需要多少重大的選擇。


       二十歲,許多心事不得不改變,個體的憂愁中金錢的位置不斷上升,愛情的詞典裏開始出現婚姻的字眼;可同時,城市的夜燈下也充滿了二十歲的揮灑,網絡的浪潮好像被這個年齡佔據。這個最彷徨的時光,也是最純粹的時光,說它純粹,年輕人想象着未來的無數可能性,在金錢、家庭、聲譽、愛情等諸多框架下折磨徘徊;說它彷徨,卻也是這羣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人,每天都想着社會的未來和國家的方向。這個年齡的人過渺小,又藏着太多的希望。


       你知道嗎?其實,我從來沒有想象過自己二十歲會是什麼樣。我五歲半上小學,數學也不算差,於是運算得知,我十一歲那年會上初中,十四歲上高中,十七歲上大學,二十一歲畢業找工作養活一家人,這是我對自己未來的全部看法,一切都不需要自己構思。如果非要說憧憬的話,無非兩件,其一是小時候法定婚齡早,想象自己是不是會大學畢業就和意中人結婚呢。其二是一年級期末考試,老師出了一道十分的題,問我們長大想做什麼,我鄭重其事的寫下了“大老闆”,想着以後掙大錢和家裏人過好日子,然後得了零分,還在家長會上被提及。結果到如今,我還沒有等到那個人,對老闆也失去了樂趣,童年不多的幻想也都未實現。


       直到初中,我對未來有了點志向,高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不過他們的限制詞都很簡單,我在死前要怎樣,哪個年齡實現則毫不在乎。而我盤點自己的那些目標,都是到什麼時候我要得到什麼,而完全不關心我在那時會成爲什麼樣的人。這樣看下來,即使只有四個月了,我還是沒有想象過四個月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二十歲做成了什麼,擁有了什麼很重要,而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很重要吧。仔細回顧自己過去的時候,光爲了好學校,爲了自身未來,爲了人類社會的前進而努力,其實也有點無聊,有點功利,影響世界是一件大事,可培養自己好像也不是一件小事。畢竟自己犯了啥錯就推給家庭推給教育推給社會也不算地道。


        我的二十歲,我希望自己能快樂、溫暖、意志堅定,不只是一個把樂趣和溫度帶給別人的人,不只是一個能讓別人稱讚努力的人,自己也要能找自己生活中屬於自己的樂趣,讓內心有發在內在的支撐,讓自己能爲自己的努力滿意。


      畢竟,我要足夠優秀到自己都覺得配的上你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