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讀書記不住,讀書用不上,“3+1讀書法”也許能幫到你

以前總以爲,讀書越快越好,最好一天一本。當讀完上百本書之後,才真正懂得,讀懂纔是最重要的。現在一年下來,讀的書大概在30本左右。也許有人會問,才30本,這麼少?我用得到聽書一個星期都不只這數了。我只能說對於聽書這種形式,我從不反對,但我從不

原创 用上這些方法,你的記憶力或許還有救

有人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女人,除了快遞員。今日,最近有一則新聞就和快遞包裹有關,不過不是送快遞,是偷快遞。在美國,快遞員送快遞時,如果主人不在家或是不方便籤收,都會請快遞員暫時先將包裹放在門口。有一對夫妻,閒來沒事,喜歡開着車去偷別

原创 醒醒吧,職場中,別指望有標準答案

進入職場,你就該懂得,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弊!幾年前,我所在的公司作爲甲方,與乙方談好了一項合作項目,而我作爲公司的代表,負責全程參和乙方對接合作事宜。不幸的是,後面的合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我司領導的不爽,導致最後合作結

原创 互聯網時代,你的知識需要管理起來

如果垃圾分類和管理正在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知識的分類和管理也要成爲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必修課。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充斥着我們的生活,這個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也不例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做過一個統計,人類近30年所積累的科

原创 上大學,這3件事一定要做,有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

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談到大學什麼事情不能做,有讀者和我一樣,中了“學生會”的毒,以至於用到了不合適的人。還有一位讀者問我,那大學有什麼事是一定要做的,我答應她,下一篇就寫這個主題,於是有了這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聊下,上大學,哪3件事,是一定

原创 熱愛垃圾分類,7歲男孩成爲公司CEO,他是怎麼做到的?

有個一個7歲的小男孩,名字叫瑞恩·希克曼(Ryan Hickman),藉着垃圾分類,準確來說應該是垃圾回收,進入大大家的視野。這位兢兢業業的小男孩,憑藉其努力,在7歲的時候便成爲了公司的CEO。我很好奇,爲什麼7歲的他,可以如此優秀,是什麼

原创 上大學,這三件事一定不做,不要等到面試才知道

又有一大批畢業生,開始涌入職場,忽然讓我想起剛畢業那時候的情景。第一次收到面試通知,非常興奮,想着很快就有工作了,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默唸着爲面試準備的自我介紹。當時的我,非常在意兩件事,一是加入了學生會(後面還差點做了學生會主席),二是加入

原创 你多希望不勞而獲,你就多希望有“乾貨”

成長路上,你有多希望不勞而獲,你就有多希望有“乾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生孜孜不倦,一直非常努力地在尋找“乾貨”,最終得到卻是一輩子的碌碌無爲。學習也是如此,你是不是一聽到某個專家講座,雖然很遠,但有“乾貨”,你去了。你聽說一個付費的在線的

原创 職場中,這三種人,想升職加薪,沒門

職場中,總是有人混得如魚得水,有些人卻憤憤不平——爲什麼升職的總不是我?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因爲畢業後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偶爾會相約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前段時間,突然接到他的電話:“喂 ,出來喝一杯,我升職,成爲部門負責人了。”我很替他高興,

原创 聽說,寫晨間日記,真的會發生奇蹟

每天早上,我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寫晨間日記Every morning, the first thing I do when I get up is to write in my morning diary這是我每天故事的開始,每天早上,我都會打

原创 簡書出版的這本書,我又看了一遍,寫作是最好的投資

介紹這本書之前,先說下我如何與這本書結緣的,媒人就是簡書。自己2016年7月註冊了簡書,直到2018年,期間沒有寫過一篇文章,2018年開始寫了第一篇文章。萬事開頭難,對於想寫作的我,內心是滿滿的焦慮,不知道寫什麼,怎麼寫,這是"病",簡書

原创 我從99個時間管理技巧中挑選了9個最有用的,分享給你

今天分享一本書,分享之前先講下作者的故事,書的作者是一位效率達人,1988年出生於加拿大,是lifehack.org和PickTheBrain.com網站的專欄作家,通過互聯網完成了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課程表中33門課的學習,並登上TED

原创 與其被末位淘汰,不如另謀出路,一個公式讓你的事業重新起航

與其被10%末位淘汰,還不如先考慮下現在的工作是不是你理想的工作。今年,國內的幾家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實施10%末位淘汰制度。根據網上的顯示,騰訊、京東一直都有末位淘汰10%制度,但還未曾真正實施過。騰訊是在去年11月騰訊20週年會議上劉熾平

原创 你每天都洗澡嗎,你有沒有想過腦子也要洗洗了

如果我問你“你每天都洗澡嗎?”,你一定會覺得我有病,甚至覺得受到了巨大的“侮辱”,感覺被質疑是一個不講衛生的人。我們吃東西前會洗手,運動完會洗澡,卻從沒想過給自己洗腦。在我看來,那些從不洗腦的人,纔是“最不講衛生的人”,危害性甚至可能超過那

原创 一直以來,你可能都是在“假學習”

 文 | 一隻海馬 工作這麼多年,我覺得我養成的一個回報率最高的習慣就是閱讀了,這習慣是在工作後才逐漸養成了。讀了這麼多年書,直到大學畢業,都沒有認真想過學習到底爲了什麼,只知道通過考試,拿到畢業證,然後找工作,這樣的日子持續到了第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