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別多想,去行動

1、做錯🆚錯過 優秀的人大多都有一個特徵,就是行動力非常強。 但現實中,許多人往往會有一種心態:我不是不願意行動,但我覺得還沒有準備好,我想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再去行動。 這就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要麼,錯失良機。比如,有一個難得的項目機會在

原创 缺乏行動力,怎麼辦?

1、懶? 2020 年眼看就要過去了,你年初定下的計劃,今年……放棄了多少? 不知道多少朋友,看到這個問題,會有扎心的感覺? 我理解,許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困擾: 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就是一直拖着,不肯動手。 總是興沖沖定目標、做計劃,但總

原创 高度敏感的我

1、導語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對一個問題,總是會下意識翻來覆去地思考,以至於經常被人說「想太多」; 很容易感到精疲力盡,尤其是經歷一些熱鬧的活動時,比如跟許多新朋友一起聚會; 情緒起伏很大,很多別人眼中的小事,都會造成你心情的巨大波動

原创 成長的思維模型

1、爲什麼要設計一套屬於自己的「成長系統」? 經常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一般情況下,我總會給一個最簡單的建議:多讀一些複雜的、需要費腦子的文章和書籍。不用強求能讀懂多少,但要努力讀進去。 爲什麼呢?目的不在於從它們中

原创 總是想太多?

1、2種大腦運作模式 每一天,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呢? 一定是「忘我」地投入到眼前、當下、此刻的事情上,心無旁騖,專注地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對不對?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也是最舒服、最具幸福感的狀態。 但我們的思維有一個特點

原创 解析「覆盤」

1、覆盤,對成長思維的踐行 我講過非常多的思維方式。在這些思維方式裏面,如果只能選擇一樣,哪一種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呢? 我想,那應該會是 Carol Dweck 的「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 爲什麼呢?因爲成長思維告

原创 如何分辨壞信息?

1、什麼是「好信息」和「壞信息」? 我對信息有一套評判體系,就是把信息劃分成「好信息」和「壞信息」。 好信息:以呈現事實爲主要目的,爲你的思考提供原料,能夠幫助你更好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信息。 壞信息:以自身的傳播爲主要目的的信息。基於

原创 什麼造就了領導者?

優秀領導者與一般領導者的區別是什麼? 他們的區別並不在於智商或技能,而是情商,也就是他們管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藉此引導自己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當然,專業技能和智商確實重要。但是,對所有層級的人員來說,情商比前兩者重要一倍。而對高層來說,情商

原创 一個也許最常見的學習誤區

1、導語 最近讀日本設計師黑川雅之談美學的文章,看到一段話。他說: 世界最初就是一個整體。然而廣闊的整體會令人不安。爲了消除這種不安,人們學會給具備顯著特徵的局部命名。於是,就有了山峯、峽谷和平原。 但是把山峯、峽谷和平原連接起來,就能構成

原创 「計數器」思維VS系統思維

1、爲什麼要停下「計數器」思維 我在以前的文章裏提到一個觀點:不要去量化你的目標。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這個觀點。因爲我們都知道一個制定目標的 SMART 原則,裏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目標必須可衡量(Measurable)」。那麼,爲什麼還

原创 你是在思考,還是找認同?

1、導語 這兩天,有一篇批判騰訊的文章,開始在互聯網圈子裏流傳開來。 我身邊也有人在傳播。好奇瞅了下,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贊同這篇文章的,往往也都是平時那些認爲,騰訊面對阿里和字節的衝擊岌岌可危的; 批評這篇文章的,基本也都是平時堅

原创 何爲情商領導力?

1、爲什麼情商對於管理者的領導力影響深遠? 很多年前,我們就已經知道,情商是業績提升的巨大動力。 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領導的情緒是這一動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將重新定義最佳領導者的第一要務。 影響貴公司業績盈虧的最大因素是什麼? 答案會讓您大喫

原创 理性&感性

我在很多文章裏,都強調「思考」的重要性。於是經常會有讀者問:人活着難道一定要這麼理性嗎? 比如: 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非常理性地去計算利害得失嗎?這樣會不會太功利了呢? 讀書、學習一定追求「有所收穫」嗎?難道不能單純地消遣和審美嗎? 生活中面對

原创 防守反擊,創造「複利人生」

何謂“複利人生”? 在寫《好好思考》的過程中,我曾經有一個頓悟,我突然意識到在漫漫人生路上,或許“防守反擊型”的策略是一個長期來看非常有力量的模型。 用“防守反擊”可能不是很確切,我的想法是:先建立一個立足防守的根據地——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惡

原创 情緒敏捷力

當負面情緒來襲時,管理者要做的不是沉溺其中,或一味地壓抑自己;而應考慮努力培養“情緒敏捷力”。 任何一個健康人的體內都存在一股意識潛流,產生批評、懷疑和恐懼的情緒,這屬於思維的正常功能。 1.6萬--這是普通人平均每天說出的單詞數。在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