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漢人爲什麼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聽施展老師《中國史綱50講》,講到漢人幾乎就沒統治過長城以北,比如漢朝、宋朝、明朝,都有被草原民族虐得很慘的經歷。相反,像元、清這樣的非漢人王朝,反而可以正常得統治長城以北。歷史確實如此,我聽了施展老師的邏輯覺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意思,那麼爲了

原创 算法思維之「知行合一」 | 王陽明的最高人生智慧

王陽明是個有着傳奇色彩的聖人。進則戰功赫赫,退則著書立說,本身就活成了一個「大知與大行合一」的人物。整個中國封建王朝,只有一個王陽明,被譽爲「內聖外王,千古一人」。從「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角度,似乎連孔子和他相比都差了點火候。陽明心學

原创 算法思維之「湧現」| 讓你的行爲具備複利可積累性

1. 什麼是湧現湧現這個詞在《失控》這本書裏出現了88次。爲什麼對未來和趨勢頗有深度思考的凱文·凱利,會對「湧現」這個詞這麼着迷呢?我們知道,有兩種非常基本的分析事物的方法。人們從這兩種基本思考方式出發,經過漫長的時間,培育出了龐大的知識體

原创 21 進化論與心理學④ | 直覺和理性之間不易察覺的「天生衝突」

直覺與理性,兩套決策系統 我們做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同時啓用兩套決策系統。第一套系統是無意識的,它根植於我們的本能,我們稱之爲「直覺」,或者乾脆叫它「非理性」,心理學上叫「啓發法」或「直觀推斷法」。依靠直覺做某個決定時,我們不假思索,速度很快

原创 20 進化論與心理學③ | 爲什麼最親的人是外婆

媽媽生,姥姥養 爺爺奶奶來觀賞 姥爺天天菜市場 爸爸回家就上網 這個打油詩在網上傳得很廣,我把它拿給媳婦和岳母看,全家哈哈大笑。這和進化心理學有什麼關係?不急,咱們一會兒再說它。什麼是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認爲,人類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處理

原创 23 我們爲什麼不能沒有情感?

在《星際迷航》中,瓦肯人以摒棄情感而擁抱純粹邏輯而聞名。他們曾經是一個熱情且暴力的族羣,然而戰爭幾乎毀滅了他們。在瓦肯人的「覺醒時代」,他們決意徹底拋棄情感,任何牽涉到感情的行爲都是不被社會所接受的。去除了情感的干擾,他們以理性統御自我,在

原创 22 你有沒有問過「蠢問題」?

爲什麼我們在開心的時候微笑而不是皺眉? 爲什麼我們無法像和朋友聊天一樣面對一羣人發言? 爲什麼和自己心動的女孩在一起能讓我們的智商直線下降? …… 也許你會回答說—— 我們開心時自然會微笑; 我們面對一羣人時心自然會砰砰跳; 看到自己喜歡

原创 19 進化論與心理學② | 我們只是恰好收到了那封對的郵件

心理學的價值之一,是幫助人們瞭解認知的機制。「我爲什麼會做某件事情」,是心理學極力要弄清楚的。在我們瞭解了進化論之後,我們就多了一個解釋人類行爲的思路:試着從爲了生存和繁衍後代的角度進行思考。利用進化論認識、研究、解釋人類的行爲,其實就是進

原创 18 進化論與心理學① | 絕妙的進化論,不安的心理學

Bloom 教授在《心理學導論》講了進化論和心理學,講得內容涉及的知識不少,但比較散,不易掌握。我將不按照課程的講授邏輯,而是結合具體內容,以我的知識結構來梳理「進化論和心理學」,以便讓大家更容易理解。這部分內容我準備寫成四篇筆記: 絕妙的

原创 16 所思皆有限:你所能注意到的,只是一個小小的世界

感知(perception),注意(attention)和記憶(memory),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具有一致性和連續性。成功的感知涉及了關於世界的可靠的無意識猜想。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我們會注意某些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絕大

原创 17 記憶常不真:記憶未必靠譜,不要過於相信它

一個人對現實的感知範圍遠比其認爲的更加有限。這些被“注意”篩選出來的、有限的、被感知到的信息,得以進入我們的意識,也就成了記憶。記憶的分類大致而言,記憶可以分成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瞬時記憶是指感覺的殘留,又稱感覺記憶。

原创 14 關於語言:人類天生會說話嗎?

人類是否天生就具備語言能力?我們每天都會說好多話,語言是每個正常人都會使用的工具。你可能會想,語言能力怎麼可能是天生的?哪有一個人是生來就會講話的?語言都是通過後天學習才能掌握的呀,你看我們天天學個英語多費勁!但事實可不是這麼簡單。很多證據

原创 15 眼見不爲實:你眼中的世界,其實只是大腦猜出來的

感知到底有多複雜 早年,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希望能做出一個具有感知功能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要認識人,要分得清桌子椅子,要會撿東西等等。明斯基想了一下說,"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這需要一個研究生花整個暑假才能完成。"他當時顯然想得太簡單了

原创 13 孤獨症 | 願你的世界不會因社會所定義的孤獨而孤獨

上一篇心理學筆記中,我們介紹了心理學家皮亞傑的主要觀點,並對其科學性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同時也提到其理論的兩處侷限。今天我們要從皮亞傑理論的兩處侷限說起。先回述一遍。侷限之一:皮亞傑雖然給出了兒童認知發展的四階段理論,但是,階段之間是如何過渡

原创 11 行爲主義心理學評述「總結篇」

這篇比較長,先講兩個小故事開胃。摩根的小雞喫玉米粒實驗這是動物學家西·勞埃德·摩根在19世紀末做的一個動物行爲研究實驗。他給小雞喫兩種玉米粒,一種泡在奎林裏,很苦;另一種浸在糖水裏,很甜。兩種玉米粒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扔在小雞的面前。小雞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