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漫卷詩書‖ 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本文涉及的文章是讀完《願你慢慢長大》這本書後印象較爲深刻且在以前的寫作中未涉及到的,在筆者看來,書中篇篇皆可謂經典,故目錄附文後,以饗讀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書籍是《願你慢慢長大》,這個書名,想必您已相當熟悉了,這不是作家劉瑜的經典文章嗎?這

原创 拾光‖“我絆倒了怎麼辦?”

又到了晚上泡腳的時間,小晰再次央求我給她講《這本書瘋了》《這本書吃了我的狗狗》《我們走錯書了》這三冊繪本,其實這幾本已經講了無數次,內心真的有點抗拒了,再加上近幾天我在讀《千年一嘆》,所以就勸她:“今天自己看吧,我也要看我喜歡的書了”“不行

原创 漫卷詩書‖ 有書真好啊

《有書真好啊》這本小書是在瀏覽簡友文章時邂逅,被書名所吸引,遂網購之,翻閱兩小時,隨動漫大師品讀傳世經典,循經典脈絡邂逅未泯童心。經典是世界的《有書真好啊》這本書小巧玲瓏,印裝精緻,6萬字,167頁,讀起來很輕鬆,也很享受。作品的前56頁彩

原创 漫卷詩書‖ 初識周秉昆

從今天開始,正式開啓梁曉聲先生115萬字的《人世間》,這是繼王東華先生80萬字的《發現母親》、路遙先生104字的《平凡的世界》之後閱讀的又一部鴻篇鉅作,希望與“佳釀”般的作品一路同行,以真誠的文字留存詩意的時光。如果我是周秉昆,可能不會給工

原创 漫卷詩書|| 小樹的四季

聽小晰講故事當法桐的葉子再次迎風飛舞時,小晰已經認完200個漢字,也會背上十幾首唐詩,應小晰奶奶的要求,這次需要買點和數學相關的書,我在網上搜來搜去,選了一套海豚傳媒根據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出品的數學邏輯繪本(全八冊),沒想

原创 拾光|| 徳爲根 花開自芬芳

“70”後、博物館資深驢友、專業級攝影師、美食達人、養生達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部長、主任、……在她的身上,多重身份交織在一起,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讓她的教師主業更顯光彩,讓人驚訝於教師的生活還能這麼豐富、立體、多彩,如此充實而具成就感。回

原创 班主任|| 寫在開學第一天

朱永新先生在《我就想做班主任》(於潔老師著)的序——《把生命的根深植在教室裏》中提到”教育敘事”:新教育所提倡的教師的寫作,不以博取外在的名利爲目標,也不是爲了寫作而寫作,而是對教育生活的總結、歸納、剖析、反思和提升。而通過這樣的寫作,教師

原创 拾光||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記憶與時間無關,與身高無關,與美醜無關,與普通話似乎也無關,而是與靈魂共振!十二年彈指一揮間,那首境界闊達的《念奴嬌.過洞庭》已融入骨髓,每有朗月當空,清輝遙灑,塵封的思緒便片片翻飛。人是容易健忘的,正是由於健忘,我們纔會在經歷了無數個大大

原创 拾光|| 媽媽,再買個太陽吧

媽媽,再買個太陽吧晰晰和我一樣,喜歡看老家傍晚的夕陽,喜歡驚呼西方亮起的第一顆星星,喜歡隨性出現的“彎彎”,喜歡捕捉白晝的月影。一天早晨,晰晰匆忙出門尋找太陽,那天恰是陰天,太陽久久沒有露臉。“媽媽,太陽呢?”“還沒出來呢?”“今天是陰天,

原创 班主任|| 把生命的根深植在教室裏

朱永新先生在《我就想做班主任》(於潔老師著)的序——《把生命的根深植在教室裏》中提到”教育敘事”:新教育所提倡的教師的寫作,不以博取外在的名利爲目標,也不是爲了寫作而寫作,而是對教育生活的總結、歸納、剖析、反思和提升。而通過這樣的寫作,教師

原创 拾光|| 梧桐上階影 蟋蟀近牀聲

“清風收夏暑,細雨帶秋涼”,這兩句詩對於今日立秋真是貼切至極。上午還是暑熱難耐、亂蟬嘶鳴,細雨過後,天抹微雲,日空朗朗,清風倏然而至,遂感秋節已至。院中的花草樹木葳蕤生香,似乎並未察覺秋的氣息。石榴樹的果子俏皮地溜出牆外,“樂不思蜀”;梨樹

原创 《秋蘭記》‖ 回家

寒假已至,在高丘工作一年的秋蘭卻遲遲沒有回家,她把未做完的工作收了個尾,去服裝店購置兩套像樣的衣服,又去理髮店斗膽燙了頭髮,修飾成熟,秋蘭覺得只能做到這樣了。“家裏人再說,硬着頭皮隨他們去吧,反正年是如何不好過的!”秋蘭悵然地想着,對老家的

原创 漫卷詩書|| 作家如何hold住靈感?

今天楚塵文化公衆號刊登了綠茶關於阿乙的一篇《沒有閱讀,你的生活就白白過去了》。文章不長,共兩部分,一部分談與阿乙在報館共事的時光,勾勒出阿乙成名的歷程;一部分是綠茶對阿乙的訪談實錄。我與綠茶老師有過一面之緣,再加上文章是關於閱讀的,所以興趣

原创 拾光|| 陽光明媚的日子再去吧!

陽光明媚的日子再去吧暑期培訓如期而至,臨行前的晚上,窗外狂風四起、電閃雷鳴、大雨如注,我與小晰在室內閒聊。“晰晰,媽媽明天要去外地培訓了,晚上不能回來陪你了”“媽媽,別去培訓了,今天都下雨打雷了,後天報的沒雨,陽光明媚的日子再去吧!”“媽媽

原创 拾光|| “梁莊”與“黃河”之間

在5月9日,專欄作家、影評人韓浩月做客松社,分享“故鄉三部曲”終章——散文精選集《我要從所有天空奪回你》的時候,初次聽到梁鴻和她的“梁莊”系列作品。不曾想,今天在現場聽梁鴻和邵麗對談“梁莊”(《梁莊十年》)與“黃河”(《黃河故事》)之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