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與親友聯繫(周覆盤)

1早起和晨跑。週一至週六每天5:15起牀,週日(今天)4:45起牀;工作日5天均在5公里以上,18日(昨天)18公里,19日(今天)12公里。周跑量是58公里。讀書。讀完了《晚間花集》。練筆。寫了這篇周覆盤和《搶佔心智》讀書筆記。時事。每天

原创 定位理論的彪悍踐行——《搶佔心智》讀書筆記

之前沒聽說過江南春這個人,也沒聽說過分衆傳媒這個公司,我想可能好多人和我一樣。但是,有一樣事物,大家估計都看過——電梯廣告。分衆傳媒開闢了電梯廣告這個新領域,而江南春是分衆傳媒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搶佔心智》由江南春在黑馬學院“營銷定位實驗室

原创 心向“鋼鐵俠”(周覆盤)

1早起和晨跑。每天5:15起牀,工作日5天均在4公里以上;18日(昨天)16公里,19日(今天)2公里。周跑量是40公里。讀書。讀完了《鋼鐵俠是怎樣煉成的》。練筆。寫了這篇周覆盤和《極致產品》讀書筆記。時事。每天瀏覽新聞。流水賬。每天都在堅

原创 做產品要極致 做人也要極致——《極致產品》讀書筆記

之前讀過周鴻禕的自傳《顛覆者》,感覺他是個有想法的企業家、創業者。所以,看到這是他的作品,便翻開讀了下去。用作者在前言的話,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創業者的。或者,如果按照作者的觀點,“人人都可以成爲產品經理”,從這個意義上,這本書也是寫給所有人的

原创 財富自由的思維基礎——《財富自由之路》讀書筆記

很難界定這是一本什麼性質的書。從書名看,《財富自由之路》,應該是成功學類的書籍,教人們如何走向財富自由;書中的確有關於這方面的論述,但這又不是全書的重點。作者是拐了個彎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他相信“進步”有“方法論”,可以說整本書是關於“進步”

原创 忙碌的一週(周覆盤)

1早起和晨跑。每天5:15起牀,工作日除10日下雨晨跑3公里外,其餘4天均在4公里以上; 11日(昨天)21公里,12日(今天)6公里。周跑量是49公里。讀書。讀完了《搶佔心智》和《萬古江河》一小部分。練筆。寫了這篇周覆盤和“工匠精神”的論

原创 與朋友小聚(周覆盤)

1本週計劃完成情況:① 早起和運動。本週均爲5:15起牀,工作日晨跑4公里,週末兩天分別爲10公里、5公里。俯臥撐有3天沒做。周跑量38公里。② 讀書。《萬古江河》依舊沒有讀完,還有三分之一。讀完了周鴻禕的《極致產品》。③ 練筆。寫了這篇周

原创 端午追劇(周覆盤)

1本週計劃完成情況:① 早起和運動。本週均爲5:15起牀,工作日晨跑4公里,端午節三天假期晨跑都在10公里以上(25日端午節當天爲15公里)。每天都在做俯臥撐、壓腿。周跑量54公里。② 讀書。在同讀書院繼續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萬

原创 城市生活(周覆盤)

1早起和晨跑。工作日,每天5:15起牀,除16日晨跑3公里外,其餘4天均爲4公里;週末均爲5:30起牀,20日(昨天)12公里,21日(今天)7公里。周跑量是39公里。讀書。在同讀書院共讀《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還讀了“工匠精神”相關論文和

原创 奧森約跑(周覆盤)

1本週計劃完成情況:①早起和運動。本週工作日均爲5點起牀、晨跑3公里;16日5:00起牀,晨跑13公里;今天(17日)5:30起牀,晨跑5公里。除昨天外,每天都在做引體向上、卷腹。周跑量34公里。② 讀書。在同讀書院完成了《血酬定律》第二

原创 有趣味的人生經驗——《了凡四訓》讀書筆記

朋友推薦這本書,說已經讀了好幾遍。《謙德國學文庫》中,該書赫然在冊。對此書,曾國藩、胡適以及日本的安岡正篤、稻盛和夫等都推崇備至,佛教界的高僧印光大事、淨空法師大力提倡誦讀……“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研究中國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原创 權益靠爭取(周覆盤)

1本週計劃完成情況:① 早起和運動。本週工作日(含今天)均爲5點起牀、晨跑3公里;週六5點半起牀,晨跑11公里。每天都在做引體向上、卷腹,週末加了壓腿。周跑量31公里。② 讀書。在同讀書院繼續共讀《潛規則》。已讀完《怎樣讀書》,開始讀《有錢

原创 搬家前後(旬覆盤)

1早起和晨跑。工作日,1日至9日,每天5:00起牀,晨跑3公里;10日至12日,每天5:15起牀,晨跑3公里;週末均爲5:30起牀,6日休跑,7日6公里,13日(昨天)12公里,14日(今天)7公里。目前的跑量是60公里。這兩週主要圍繞搬家

原创 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讀書筆記

前幾天和同事聊天,問她最近讀什麼書,她說在讀《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在豆瓣搜了一下,評價還可以,也抱着對“有錢人”的好奇,把書借過來了。1 作者是美國人哈維·艾克,據書中簡介,從小家境窘困,十三歲開始打工,曾經送報、賣冰激凌、擺攤賣貨。

原创 名家的讀書心得

我自認爲是個愛書之人,平時喜歡看書,逛街看到書店總要進去轉轉。前年以來,接觸了平心讀書會、混北讀書會、同讀書院的一些愛讀書的朋友,聽他人講述讀書心得,頓時自慚形穢。原來,這麼多年,自己只是像個掰玉米的狗熊,書海中隨意翻,看一本扔一本,並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