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五十六回:地洞(4)

劉智與王大通聞言,大喜,劉智走到胡綏綏身邊,王大通走到李春風身邊,擬將二女扯了出來。何凌雲右手一招,伏龍香杖在手,一招“二龍出海”,長杖遞出,直指劉智與王大通的膻中穴。劉智與王大通哪知他功力全失,急速後退,站在小翠身邊,驚駭道:“小姐,何大

原创 第五十六回:地洞(3)

小翠見狀,越發得意道:“那秦簡盜了上半部劍譜,自己抄錄了一份,將原劍譜給了我大哥。”何凌雲心道:“原來如此,但卻不知道小翠怎麼也會這套劍法?”小翠又道:“秦簡集齊了全套劍法,怕我父親追究失劍譜一事,又偷偷將上半部劍法放在我父親祕室的枕頭下面

原创 第五十六回:地洞(5)

“啪”一聲,王大通的臉被李春風踢個正着,他下意識鬆開手,輕摸自己的右臉頰,還好李春風功力全失,這一腳踢上去卻不甚疼痛。李春風踢了一腳,雖逼得王大通鬆手,但自己卻往地上直墜。只聽“撲”一聲,她雖然掉到地上,卻感覺被一個人墊着,是以壓根不覺得疼

原创 第五十六回:地洞(1)

不知睡了多久,何凌雲醒了過來,只覺得渾身發酸,頭痛難耐,他不禁暗道:“這是什麼茶,喝了竟然這麼暈?”又看了看四周,窗外天色大亮,卻沒有看到秦守宗。過了一會,門外傳來囊囊的走路聲,接着進來一人,房間裏登時瀰漫着似蘭非蘭、似麝非麝的味道。何凌雲

原创 第五十六回:地洞(2)

何凌雲心道:“我要儘量拖延時間,只要有人打敗小翠,我便得以脫身了。”當下便笑了笑,又假裝咳嗽幾聲,慢慢說道:“甚好,我願聞其詳,也希望做個明白鬼,不要到了鬼門關的時候,牛頭馬面問我:‘你是怎麼死的?’我總不能答:‘我是不明不白就死的’吧,萬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決(5)

何凌雲感覺黑蛇精身上紅氣大漲,知道他要施殺招了,驀地,卻聽鳳嫦曦道:“你還記得咒語麼?”何凌雲心中一亮,暗道:“不知道這七字真言有何作用,不過,既然天龍神咒我忘記了,我便一邊使用天龍劍法,一邊念這真言吧。”當即一招“天外有天”,伏龍香杖團團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決(6)

鳳嫦曦笑道:“好個知天命、盡人事,你吸了黑蛇精兩階段的修爲,卻不知麼?”何凌雲聞言,大駭道:“我真的吸了他的鴻蒙神氣了?”鳳嫦曦笑着點點頭道:“黑蛇精這兩年服食的靈芝,都白吃了。”何凌雲思索片刻,道:“我之前唸誦天龍咒時,只是擾亂對方的心神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決(3)

思畢,何凌雲將天瑣劍放下,朗聲道:“諸位,救不救石師父,卻由不得我。如今我打開呂上仙所賜的錦囊,若寫着‘救’字,我便帶石師父下山去;若寫着‘不救’二字,我立即將石師父斬首。”說畢,恭恭敬敬從懷裏掏出第二個錦囊。何凌雲將錦囊高舉過頭,當着大家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決(4)

不知過了多久,何凌雲見天色已亮,便告辭道:“我先去鷹愁峯找鳳嫦曦,今晚再來看你。”說畢輕輕縱起,向山上奔去。何凌雲到了鷹愁峯山頂,見鳳嫦曦與何田田倚在石洞門口,心事重重的樣子。何凌雲見狀,問道:“鳳上仙,妹妹,你們何事心憂?”何田田道:“這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決(2)

那彌天散人識得厲害,怪叫連連,不住左躲右閃。何凌雲見甫一出手,便佔得先機,當下長嘯一聲,一招“飛龍在天”,連接“見龍在田”,又一招“杖竹化龍”,再連使“生龍活虎”、“畫龍點睛”一連五招,將彌天散人上下左右方位全數封住,衆人只覺一時眼前金光激

原创 第五十五回:對訣(1)

當天夜裏,何凌雲莫名覺得心潮澎湃,不由暗道:“怎地我突然睡不着,卻一直想着三山村?”起先還安慰自己,不料翻來覆去,心中突然跳了一下,整個人坐了起來,只好道:“罷了,罷了,我便去三山村走一趟。”何凌雲悄悄起了身,聽得梆子聲卻只是子時,便換了夜

原创 第五十四回:冰釋(6)

何凌雲搖了搖頭。李春風莞爾道:“無妨,我一會自己去問她。”何凌雲道:“你就想問我這事?”李春風搖了搖頭,說道:“何大哥,秦守宗這人,我始終覺得有些捉摸不透,雖說此次他的鴻蒙混元丹被震裂,以至二怪沒有取去,但秦守宗修爲之前已達綠氣階,如此難得

原创 第五十四回:冰釋(5)

那仲百治進了房間,何凌雲等人跟了進去,見他把藥囊放在地上,又是掀開秦守宗的眼瞼,撬開他的嘴巴,又是不住的把脈,忙個不亦樂乎。何凌雲等人在旁邊,大氣都不敢出,只能憑仲百治的神色,來判斷對秦守宗的診斷。仲百治忙了大概半個時辰,對衆人招了招手,衆

原创 第五十四回:冰釋(3)

聞其祥見狀,更是有些得意,道:“我聽聞那石長生與彌天散人一道,要吸光天下所有修仙之人的鴻蒙混元丹,以便石長生可以渡劫飛仙。”胡綏綏心頭一滯,臉上的淚水便滑了下來,因爲何田田曾經說過,目前天下的仙靈之氣十分有限,只能支撐一人渡劫,若是石長生飛

原创 第五十四回:冰釋(4)

待秦守宗再起身時,石長生已經不懼他的天瑣劍了,雙掌連揮,五六招過後,秦守宗便被打得吐血,不醒人事。石長生見秦守宗暈死過去,走到身邊道:“可惜,可惜,鴻蒙混元丹都被打裂,卻是沒功效了!”彌天散人點點頭,道:“多一人的丹,或少一人的丹,皆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