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銀行合併對我的存款會不會有影響

城商行要被合併了,我的創新存款是不是得趕緊取出來?去年以前有一種銀行存款產品,很香很香,享受着國家50萬存款保底的保護,還享受着“很高”的銀行利息,比如大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75%,這些存款存90天利率能到4%,而且存取靈活,秒級

原创 三步教你如何快速識別指數基金類型

指數基金是我們定投的重點,最近發現好多同學對基金的基礎知識還是不紮實,對每週跟投的基金是什麼類型也有些模糊,這些知識都不難,但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現在持倉的基金來認真區分一下。第一步:從名字來快速識別基金類型:1、名字中含有ETF的基金——場內

原创 震驚金融圈!客戶買昔日百億私募產品,4年虧了20萬,銀行栽了!

事情是這樣的:楊女士在2015年牛市高點,在平安銀行工作人員的推介下,買了202萬的明星私募產品及60萬理財產品,四年後虧損達25萬之多,其中只有一隻私募盈利1.77萬元。法院認定,銀行未盡適當性義務造成客戶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承擔比例

原创 這一波行情你跟上來了嗎?

3月開始給大家普及黃金的投資方法然後它就這麼一路慢慢悠悠的爬起來了爲什麼說難得?大家看看這兩天虛擬幣和期貨的血雨腥風,以及A股遲遲站不穩3500點就能有所感觸了。幾大虛擬幣交易所由於交易量過大都出現了擁堵,俗稱拔網線。許多本來賺錢的空單因爲

原创 投資關鍵的時刻到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最近總被問到的問題。1、關於估值和大盤2020年大盤上了3100點以後,我們整體進場的速度就減慢了,因爲按照我們定投的策略,低估買入,適中持有,高估賣出,當時已經比較謹慎了。但是爲什麼今年大盤都上了3400點了,我們反而開

原创 富人喜歡高利率還是低利率?真相來了

看起來這好像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利率越高,利息就越多,無論是誰,當然是更喜歡高利率了(P2P這類的除外)。這個問題我也在羣裏和學員們聊過,大家倒是意見統一,覺得富人應該更喜歡低利率,有的說因爲低利率更安全,有的說低利率有利於貸款等等,如果是

原创 2021巴菲特股東大會實錄(濃縮版)

在美國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有幾十倍成長空間的公司同時被孕育。而不論是投資股票還是指數基金,投資者必須先“上船”,且上對“船”纔會獲得有非常好的投資收益。北京時間5月2日凌晨,一年一度的投資家的盛會——伯克希爾股東大會在洛杉磯召開。受新冠疫情的

原创 怎樣區分這是一隻什麼基金?

之前講過很多關於基金的分類,還是發現有同學不是特別熟悉,今天再簡單聊聊。基金的分類有很多種維度,我們比較常用的分類是分爲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 主動基金就是由基金經理主要負責它的選股、調倉等策略; 被動基金也叫指數基金,是根據所追蹤的指數的規

原创 省錢最好的辦法是去薅羊毛嗎?

我們有時候樂此不彼地爲了省兩塊錢,下一堆軟件比來比去其實花的時間要比這值錢多了!    省錢最好的方法是不買❗️ 或許你會說這不是廢話嗎?沒錯在我這裏所有的投資理理念都很簡單,大道至簡,就像閱讀最好的方法是指讀,寫作最好的方法是多寫,學英

原创 人生來過

對於寫書一直是有情節的我的父親退休後寫了一本關於他父親(我爺爺)的回憶錄他完全不會用電腦就那麼一個字一個字的手寫完稿沒有書號也沒有公開發行在我們當地的出版社印了幾百本但是我覺得父親好牛呀關於寫書的這個夢以前只敢沒人的時候做做夢罷了但是現在,

原创 2021醫保改革給我們帶來的重大利好

普通醫療保險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社保”“醫保”,平時我們每月自己交一部分,企業補充交一部分,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上至住院手術,下至門診藥店,只要在醫保範圍內,都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報銷,這也是國家給予我們的重要福利,但是也存在醫保賬戶只能自己使

原创 學投資一定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從上週四開始,股市的信心又開始陸陸續續回來了,從之前的哀鴻遍野到現在的歡呼雀躍,股市裏每個人都像小孩子。但是話說回來,股價上上下下,爲什麼你最有坐得住的條件,卻總是坐不住呢?核心還是因爲你判斷不了,股價上上下下發出的是信號還是噪音。如果你真

原创 退稅的大雞腿,你領了嗎?

昨天(3月1日),2020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工作,又開始啦!說人話就是去年扣了的個人所得稅,經過清算後,如果你多交了,可以申請退稅;當然如果一算你少交了,就得補交了。小禹去年退了2400元,今天興沖沖去操作,結果只退了243元,不過想想身

原创 有40萬買基金,是一次性全買還是定投好?

如果是新手,當你還對市場不敏感的時候,踩不到點上,建議還是乖乖選擇定投吧!單一持有一隻基金,選用的還是一次性交費,這在事實上造成了投資風險的聚集。即使是一隻目前表現良好的基金,也會面臨市場波動的風險甚至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孤注一擲,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