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舌尖上的歷史:筷子趣談

中國人喫飯離不開筷子,咋看起來,筷子嘛,太簡單,太普通,不就是兩根棍棍嗎?但是,細究一下,中國人發明的筷子真的不簡單,若是把筷子背後博大精深的文化搞清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曾獲諾貝爾獎的李政道博士這樣評價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小細棍,卻高妙

原创 舌尖上的歷史:趣談鮑魚

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位居“四大海味”(鮑魚、魚翅、魚肚、海蔘)之首,被譽爲“餐桌黃金,海珍之冠”。那麼,鮑魚是什麼時候走上中國人餐桌的?我國食用鮑魚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已經發掘的“貝丘遺址”中,有不少鮑魚殼。這些鮑魚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6]| 司馬炎爲什麼要立傻兒子爲太子?

【資治通鑑白話文】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春季,正月丁卯,晉武帝司馬炎立其兒子司馬衷爲皇太子。詔令中說:“近代以來,每封太子,一定赦免罪犯。而今,世界就要太平,應該顯示善惡的分別,使人民不再心存僥倖。一味把恩惠對待罪犯,我不同意。”遂不頒赦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5]| 繼續說說孫皓的荒唐之事

【資治通鑑白話文】東吳永安地區山賊施但,乘百姓不堪暴政,聚衆數千人,劫持孫皓的庶母所生的弟弟孫謙,起兵叛亂。他們向北攻擊建業,徒衆有一萬餘人。離建業不到三十里時駐紮下來,選擇吉日進城。施但派使者以孫謙的名義召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丁固

原创 【文字之光】|袁枚談“喫”——《隨園食單》賞讀

01袁枚,是清朝乾嘉時期數一數二的大才子,與曾任禮部尚書的《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曉嵐並稱,人稱“南袁北紀”。事實上,他的文學成就尚在紀曉嵐之上。他提出的“性靈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提起袁枚,他的那首小詩《苔》“白日不到處,青春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4]| 心狠手辣的孫皓,爲什麼不敢收拾丞相陸凱?

【資治通鑑白話文】吳國改年號爲寶鼎。東吳皇帝孫皓任命陸凱當左丞相,萬彧當右丞相。孫皓憎惡別人注視他,羣臣朝見或在一旁侍候,沒有人敢擡眼看他。陸凱說:“君臣之間沒有不相識的道理,如果突然發生了意料不到的事情,臣屬們都不知道要保護誰!”孫皓特別

原创 趙四小姐樓的來龍去脈

在大帥府的東牆外,一棟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門口的標牌上有5個字:“趙一荻故居”,這就是瀋陽人所說的“趙四小姐樓”。由於經常陪外地朋友參觀,趙四小姐樓,我去過有若干次了,對其歷史掌故也比較熟悉。今天我就來講一講趙四小姐樓的來龍去脈。話說趙四小姐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3]| 司馬炎爲什麼要“以孝治天下”?

【資治通鑑白話文】晉文帝司馬昭的喪事,臣民都都依照變通辦法,服喪三日。葬禮結束,司馬炎也脫下喪服,但仍戴白色孝帽,不喫肉類,只吃蔬菜,悲哀痛苦,骨瘦如柴,跟守喪的情形一樣。秋季,八月,司馬炎打算去崇陽陵祭悼,羣臣上奏稱,秋暑還沒有平息,恐怕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2]| “奇葩”昏君孫皓的二三事

【資治通鑑白話文】冬季,吳國西陵督步闡上表,請求吳主孫皓把國都遷到武昌,孫皓聽從了他的建議,委派御史大夫丁固、右將軍諸葛靚鎮守建業。步闡是步騭的兒子。 【解讀】 作爲一個國家,遷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孫皓遷都,就因爲相信宮中術士的一句預言:荊州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1]| 後來的奢靡之王司馬炎,其實早期崇尚節儉

晉武帝司馬炎是在曹魏刻薄奢侈的社會背景下登基的,他以仁厚節儉的作風糾正魏氏的弊端。太常丞許奇,是許允之子,司馬炎將往太廟(皇家祭廟)廟行事,朝廷中議事的時候,大臣們認爲,許奇的父親因過被誅殺的,許奇不宜在武帝身邊供職,應當委派他擔任朝廷外的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80]| 司馬炎種下中國三百年之亂的禍根

【資治通鑑白話文】八月九日,晉文王司馬昭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太子司馬炎繼承晉王王位,擔任相國。九月七日,任命魏國司徒何曾爲晉國丞相。九月十二日,任命驃騎將軍司馬望爲司徒。九月二十四日,葬文王司馬昭於崇陽陵。十二月十三日,魏帝曹奐把皇位禪讓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79]| 司馬炎爲什麼會成爲司馬昭的接班人?

【資治通鑑白話文】冬,十月一日,魏國朝廷下詔,任命壽春之戰所俘虜的吳國相國參軍事徐紹爲散騎常侍,水曹掾(主管水利的官員)孫彧爲給事黃門侍郎,派他們出使吳國,其家人在魏國者,聽任他們回去,也不必回來,以此來擴大魏國講求信義的影響。晉王司馬昭寫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78]| 吳國費盡心思選擇的新皇帝,卻是個昏君

【資治通鑑白話文】吳王孫休臥重病不起,口不能言,於是就用手書呼喚丞相濮陽興進入,令兒子孫灣向他下拜。孫休把着濮陽興的手臂,指着孫灣,將孫灣託付給他。七月二十五日,吳主孫休駕崩(年三十一歲),諡號景帝。羣臣尊朱皇后爲皇太后。吳國人因蜀國初亡,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77]| 劉禪的“樂不思蜀”,是沒心沒肺,還是大智若愚?

【資治通鑑白話文】原蜀漢皇帝劉禪全家被遷往曹魏京城洛陽。臨行時十分紛亂倉猝,劉禪的大臣沒有隨行的人,唯有祕書令郤正及殿中督、汝南人張通,拋下妻子兒女,單身隨侍左右。劉禪靠郤正引導適宜,與魏國君臣應對恰當,舉止也沒有犯錯。這時才感慨嘆息,只恨

原创 品讀《資治通鑑》[776]| 司馬昭封爲晉王,離當皇帝只有一步之遙

【資治通鑑白話文】三月十九日,進封晉公司馬昭爲晉王,封邑增加十個郡。王祥、何曾、荀覬共同去見晉王司馬昭。荀覬對王祥說:“相王地位尊貴,何曾以及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對他極爲恭敬,今天我們應該一起跪拜,這是毫無疑問的了。”王祥說“相國雖然地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