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是自以爲是

我們每個人在面對宗教和政治問題時都能自主判斷,決定自己可以信什麼不信什麼,可以買什麼賬不買什麼賬。廣告商、市場促銷員、公共問題專家、遊行策劃者以及各種世界觀的倡導者,只會向我們提供用來讓我們做決定的關鍵信息,最終的結果就是打造出一種我們自己

原创 組合創意

創造是一個“思想組合”的過程。美國神經科學家喬納·萊勒在《想象:創造力的藝術與科學》一書中說,以前,想象力被認爲是一種獨立的東西,跟其他認知能力分開;最新研究表明,這種假定是錯誤的。創造力包含多種認知工具,每一種只適用於特定種類的問題。有三

原创 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效率。

小說《在輪下》裏寫道:“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碾作塵土,且不償命。”這個時代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如何比自學更快地獲得知識?如何

原创 耐心而且專注

約翰.博伊德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戰鬥機飛行員。博伊德認爲,在戰鬥中進攻速度並不是唯一的關鍵。重要的是時機和方式。一旦對手開始行動,你應該按照觀察(observe)、調整(orient)、決策(decide)、行動(action)四個動作行動

原创 爲什麼要不斷自我提問

很多偉大的創意來自解決一個有趣的問題。勤勞是不會致富的。爲什麼?勤勞可以溫飽。這個勤勞,指的身體的勤勞。那爲什麼有說勤勞能致富?大腦的勤勞是可以使人致富的。 簡單重複的勞動是一種消耗,不是創造。在農業社會,95%的人從事農業生產,但人類仍然

原创 玩起來

怎麼可以同時做那麼多事情?有說說,你精力太充沛了!或者是你太會生活啦!或者說,你能力太強了!我一般都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因爲人們之所以過得比較無聊,主要原因不是因爲先天的精力或能力,而主要是因爲自己的原因。他們那樣地感慨,一半是羨慕,一半也是

原创 創新太難

約翰·古維爾是哈佛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他在一篇經典的論文中明確指出:“許多創新都以失敗告終,因爲用戶總是過分地倚重原有產品,而商家卻總是高估新產品我們的大腦往往會沿用既有的思維模式,因此新的行爲方式總是難以持久。實驗表明,實驗室裏的動

原创 塑造自己的行爲模式

據統計,79%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早晨起牀後的15分鐘內翻看手機。更離譜的是,有1/3的美國人聲稱,他們寧肯放棄性生活,也不願丟下自己的手機。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界定,所謂習慣,就是一種“在情境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爲”,是我們幾乎不假思索就做出

原创 繞不開的自律

大多數優秀的作家,是在很有規律的作息下寫作的。雖然他們不需要上班打卡,時間全由自己安排,但是他們有很強的自律性。有些人習慣上午寫作,有些人習慣深夜寫作,不管習慣如何,到了特定的時間,他們都會坐在自己的書桌前。對他們來說,創作的靈感並非天賜之

原创 新人的穩定性壓倒一切

第一次拿起反曲弓射箭,我跟絕大數初學者一樣,急於證明自己可以射中靶心。一組箭有12支,第一組射下來,我就中了兩個十環,得意得不得了,似乎忘了另有兩支射在靶外面,一環都沒有拿到。射第二組箭之前,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三個十環,結果只中了一個。我有

原创 硬核學習的三個階段

當代書法家費新是少見的左筆書法家,用左手寫毛筆字,出神入化,獨具風韻,享譽海內外。可費老之所以用左筆書寫,並非天生,也非自願,而是不得已爲之。早先他都是用右筆創作,不論是書法還是國畫,都已經有很高成就,可是沒想到56歲那年,右腕結核病發作,

原创 不浪費堅持到極致會產生什麼?

有時候一個理念堅持到極致,就會創造神奇。比如把不浪費堅持到極致。豐田的管理者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在汽車的生產過程中,儘可能地減少浪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進行全流程的梳理,從頭到尾梳理所有的生產環節,列舉所有可能的浪費,再思考有無解決的

原创 越來越理性

理論知識和實踐智慧缺一不可。比如說,一個現代人必須懂一點物理學;同樣的,他也需要對基本的機械有所瞭解;而最好,他還能動手做一些東西,比如修理自行車。沒有比親手修理自行車更快弄懂自行車的手法了。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就像膠水,幫助我們把理論和實踐粘

原创 尊重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僅僅是好的選擇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最好的選擇。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投資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多年的好友。蓋茨曾回憶說,他第一次見巴菲特時,發現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幾乎是一片空白,感到

原创 難以圓滿

追求圓滿,是人的同性。現實是人生難以周全,總會有遺憾,Apple的標誌就很懂這一點,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蘋果。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時,經常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感覺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總結。那麼可能意味着這個答案並不周密,只顧及了問題中的某個側面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