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測試工作效率的硬技能和軟技能

前面文章“追求測試效率與測試思維的平衡”中提到:重複性工作提高測試效率,思考性工作加強測試思維,其中強調了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假如我們將效率理解爲單位時間你能完成的測試工作,那麼提高測試效率包括如何增加你的有效時間,以及如何增加完成的測試工作內容。

 

測試工作入門簡單,但是精通測試並容易。做好測試工作的基礎需要測試人員深入瞭解測試對象和掌握相關的測試技能,而它們是提高測試工作效率的基礎。這裏不談測試對象相關的行業領域背景知識,因爲每個行業關注的軟件產品千差萬別,但支撐測試工作的測試知識體系是相通的。此處就可以引出提高測試工作效率需要具備的硬技能:深入理解測試對象的行業領域背景知識,以及構建適合你自己的測試知識體系(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文章:構建高效的軟件測試知識體系)。

 

上面提到的硬技能主要關注在提高測試工作效率的工作內容層面,而軟技能主要關注在如何增加你的有效時間,例如:如何長時間的高效工作。針對提高測試工作效率的軟技能,本文主要包括下面幾個:

  1. 構建驅動力

  2. 選擇時間策略

  3. 遵循測試工作原則

 

一、構建驅動力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意志力太差,導致很多事情無法堅持去完成。例如:希望自己每天早起背英語單詞、堅持鍛鍊身體、堅持每週寫作等。然而堅持沒有幾天就放棄了,最終把問題歸咎於“自己沒有意志力”。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任何需要自己堅持去做的事情,都會消耗你的意志力。當你堅持每天早起時,其實不是早起這件事消耗你的能量,而是你的堅持耗光了你的意志力,從而控制不了自己。因爲,堅持做某件事情靠得不是你的意志力,而是驅動力,或者來源於你的動機 - 你的動力系統。例如:不管冬天還是夏天,我每天早上基本上都是六點半之前起牀看書,此時驅動自己早起的完全不是自己內心的堅持,而是來自內心的喜歡和長遠目標的驅動,並且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因此,假如你想長時間的工作或學習,首先需要培養你自己的驅動力或者動機。可以分爲:

 

1.一流動機:來自於內心的喜歡或感興趣

記得剛開始工作時,有時週末在家覺得無聊,會和家人說:在家太無聊了,我去公司加班了。那時覺得在公司做測試工作或學習TCP/IP之類的知識,每天都有新的收穫或掌握了新的知識或解決了一個問題,從而每天都有一種不斷成長的感覺和成就感。儘管現在幾乎每天都待在家裏,但是已經習慣了每天早起看書或寫文章,此時驅動自己不斷前行的,應該更多的是發自內心對當前做的事情的喜歡或感興趣。

 

培養一流動機,喜歡或者感興趣你當前的測試工作,有個前提條件:需要你深入瞭解測試對象的領域知識和掌握測試相關的測試知識體系。任何領域等你研究和體會足夠深入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會產生興趣或樂趣。很多時間你對測試工作或知識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不是因爲你不喜歡,而是因爲你不擅長。例如:我經常和朋友說我一點都不喜歡KTV唱歌,真正的原因不是不喜歡,而是我不擅長!因此,假如你對當前的測試工作不感興趣,培養一流動機可以從下面講的二流動機開始:明確你的長遠目標,選擇一個對你實現長遠目標很重要的領域或者測試關鍵域,逐步瞭解並不斷構建知識體系,慢慢地你就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並逐步轉換成爲你的一流動機。

 

2.二流動機來源於追求有意義的長遠目標

培養一流動機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接下來看看二流動機:追求有意義的長遠目標。我們做任何事情,例如:每天完成不同的測試任務,都需要有相應的意義支撐。假如我們去做一件我們認爲沒有意義的事情,內心就會非常的抵觸,從而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例如:假如我們認爲的測試工作是沒有價值的,沒有技術含量的,我們就無法長時間高效率的進行測試工作,我們會不自覺地拖拉、抵抗,並陷入低效的循環過程。

 

基於我們的當前現狀確定一個有意義的長遠目標,例如:我要在2年內成爲一個測試經理,希望能達到年薪XX等,該明確的目標可以讓自己堅持前行。然後基於這個長遠目標分解你需要掌握的領域知識、測試技能以及支撐的軟技能,並在每天堅持實施你的計劃以不斷接近目標。其過程也可以參考文章“規劃測試人員的職業發展路徑”中的提到O2EP步驟:明確目標、理清障礙、選擇榜樣和實施計劃。

 

3.三流動機屬於表現型動機

三流及以下動機,屬於心理學上的表現型動機,即你學習或者工作更多的是爲了讓人家覺得你很牛、很聰明或很勤奮。該類動機通常持續時間很短,無法持續進行學習和工作,很容易在某個階段崩潰。因此,構建一流動機和二流動機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二、選擇時間策略

構建內在驅動力或培養一流或二流動機,是爲了支撐你長期高效運轉的動力系統,該系統對於提高重複性工作和思考性工作的效率都是適用的,其目的是培養你長時間喜歡或樂於持續學習知識或測試工作。而時間策略的選擇是爲了找到合適的時間做不同類型的測試工作類型或學習內容。

 

不管是學習知識還是完成測試工作,或者思考問題,你的狀態不同,其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通常來說,你的狀態越佳,有價值的產出就會越高。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佳時間狀態呢?你可以把你每天的時間分成不同類型,基於不同時間類型下的不同狀態,做不同的測試工作。

1)黃金時間:指的是你能夠集中注意力的一段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每個人的黃金時間完全不同,例如:我每天早上的6點到9點是我的黃金時間,此時我主要用來做一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例如:撰寫文章、開發課件等。

 

2)普通時間:指的是注意力相對較差、精力較弱、效率一般的一段時間,也屬於整塊時間,例如:下午時間、晚上時間等。此時適合做一些不需要非常專注、不需要太深度思考的事情,例如:看看書、總結一些好文章/書籍的讀書筆記等。

 

3)碎片時間:指的是一些短小的不確定的片段時間,主要用來做一些每天的常規事情,例如:看看微信、回覆郵件、瀏覽知乎、CSDN博客等。

 

假如在每天的測試工作或學習知識過程中,有效分解你的時間,你的時間價值一定會有明顯的改善。假如想要更加深入的瞭解時間策略,並選擇合適的時間策略配合你的工作和學習,還需要考慮一些問題,例如:連續時間工作/學習效率好,還是分散時間好?長時間做一件事情好,還是多個事情交叉進行好?

 

三、遵循測試工作原則

培養驅動力或培養動機讓我願意或者喜歡去做測試工作和學習知識,而時間策略讓自己知道什麼時間段是效率最高的,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工作或學習什麼知識。接下來我們要給自己的測試工作或學習過程制訂幾條原則:

 

1)只做與目標相關的事情

前面提到的一流動機是喜歡,二流動機是目標。對於個人而言,純粹的喜歡是不夠的,必須要和你當前的目標相結合,才能讓工作或學習達到更高效,更有價值。例如:目前我的主要目標是不斷完善軟件測試知識體系、完善思維能力體系,以及兩套體系的有效結合。那麼我在我每天的黃金時間和普通時間,主要的精力都會放在這兩塊體系相關的內容上,例如:寫文章、看書籍、記錄讀書筆記等。

 

做與目標相關的事情,相當於讓自己專注做一件事情,即在特定時間週期內,只做一個目標。

 

2)專注不被打擾

工作或學習過程中,專注於一件事並不被周圍打擾,對於提升時間價值和效率也是很重要的。通過番茄工作法或者探索性測試中的會話形式,來安排日常工作或學習,就可滿足原則1 - 只做目標相關的事情,和原則2 - 專注不被打擾。以探索性測試的會話工作爲例,其中的要求包括:

  • 測試章程:明確了測試什麼,即我們要做什麼,或學習什麼?

  • 時間週期:明確了每個會話的時間,即你可以高效工作或學習的至少時間長度。對我而言,至少是30分鐘;

  • 明確要求不被打擾,在時間週期內不要看微信、接電話、QQ聊天等。此時的時間管理更多的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特別是減少周圍的誘惑,養成習慣;

  • 每個時間週期的工作或學習結果評估、反饋和不斷改進;

測試工作或學習知識過程中不被打擾,對於提高效率是非常直觀的,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假如工作過程中不斷被打擾,同樣的工作或學習,你需要花費的時間一定是大大增加的,時間價值的明顯降低,如下圖所示。

提高工作效率,從來不是說要在一定時間內做足夠多的事情,而是在一定時間內儘量完成足夠有價值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在驅動力培養、時間策略選擇和原則遵循等幾個方面不斷改進完善自己。

 

 

[本文提到的驅動力培養、動機培養、時間策略、測試思維、番茄工作法、探索性測試等內容,將在後續的文章中陸續推出,敬請關注並歡迎大家與我對文中內容進行探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