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焱:中國創業最大的難度是批文而不是錢

我想講兩個問題,我想對於學經濟學都知道,我們沒有一個人手上有一個水晶球,我如果知道潮向何方的話我一定不告訴你們,因爲那是我賺錢最好的機會,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未來十年,包括胡歌,這是人類生活最有意思的事情,也是最有趣的地方,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未來趨勢我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分析,我想一個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一個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說你手上有一個水晶球,而是說你能夠在目前紛繁複雜的變量條件下,分析哪些變量對我們未來發展有決定意義和影響因素,我下面可以嘗試和大家一塊兒來分享,因爲鄙人有幸曾經這兩個學科都讀過,我現在又做的是一個投資的事。

  在此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人爲什麼要創業?其實這個問題特別像一個哲學家的問題,但是我看中國最近做創業的人熱情很高,今天在座的齊聚一堂就是一個證明,人爲什麼要創業這個問題不是很容易回答的。我想有一點不太同意的事,就是現在有很多電視節目包括網絡上,包括我們的創業者,每當談到我們在做創業的時候,第一個是特別激揚,有一種特別悲憤的事情,好像在做一個赴湯蹈火、要做一個特別偉大、特別壯烈的事情,其實我覺得這種心態其實是不對的。創業其實是一種選擇,是一種什麼選擇呢?可能是有兩個,第一種就是你生存的選擇,有些人可能說我沒有錢財我想賺錢這是一種選擇,但是更重要一點是你必須要明白,這是你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就是一旦你從事創業你沒日沒夜連軸轉,你找VC,去投資,去做MKT,去低聲下氣,跟所有腐敗的官員周旋這是你的一種生活方式,一旦你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你就不應該有任何的退縮,在你下海之前,你必須對你所面臨的挑戰和麪臨的這樣一種方式有一種清醒地認識。如果你沒有清醒地認識,那你下海去玩也可以,但是有一點你不要去抱怨,你也並不是在做什麼特別壯烈的事,你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第一個選擇是爲了你自己,其次是爲了你所愛的人,再其次是爲了國家和事業,如果說都像愛國者一樣,還沒賺錢,就想爲國家怎麼着,那是扯淡的事,所以你一定要記住一點,在我們創業之前你並不是在做特別高尚的事你也不是在做一件特別憤世嫉俗的事,你是在做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你沒有什麼特別高昂,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悲壯的事,一定要踏實。

  年輕人做創業最容易得到的是激情,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在臺上我創業我一定成功,爲什麼?我有激情,激情來的快也去的快,來的最廉價,也是去的最廉價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在座我們好多人都做過創業,2004年當我想獨立出來的時候,我們那時候中國人還沒有一個人在國際上獨立出公司,當時我們的目標也不高,我想融到三億美金就是我最高願望,融不到5000美金我們也做了,但是最後沒有想到我們融資到六億多美金。創業最需要的是一種堅持,我覺得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有激情和悲憤,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憤青,很多人在微博上說我今天還是一個憤青,我說就是憤青,憤青有什麼不好?憤青是一種精神,但是我們創業最主要是一種堅持。

  我在我們賽富十年的演講我的結尾用了我最喜歡一首歌做了結尾,這個人從60年代到今天一直表達美國人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就像美國的牛仔,不管別人怎麼說,如果大家有機會我希望你們去看一看,他的歌詞是怎麼寫的,我想對於每一個在路上、每一個立志創業的時候,都看看這個人的歌詞的我想對於你們每一個人的一種激盪。第一個問題是說選擇生活方式。

  第二個問題我一直到從事投資之前,我最想做的是做學問,並且做學問還是做的非常不錯的,所以我也挺喜歡做教師的職業,但是特別不願意被別人叫老師。第二個問題是潮向何方?未來是什麼?

  我想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稍微回顧一下過去十年,我們知道美國在過去歷史上一直在世界上是一個領袖國家,我們回想一下過去五十年,全世界諾貝爾獎80%都來自於美國,但是更重要一點過去一百年全世界所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生產方式我們講的叫商業模式,大概百分之百都是美國,就是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都是在美國。

  在中國過去十年裏面,我覺得有一點值得我們大家關注,除了經濟發展之外,作爲一個風險投資人我們感覺到過去十年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也是最令人振奮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開始逐漸的感到,中國在商業模式上有一些自己的創新。比如說大國,比如說阿里巴巴、比如說騰訊,這一些都是在人類歷史上所沒有經歷過的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比如說在騰訊商業模式可能不是在中國最早出現,只是騰訊變成最大的規模化東西。但是至少在這些空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在一個經濟浪潮中間最有希望的東西。

  如果說我回首以前的十年,未來最有意思、最有潛力的地方是哪些呢?我想如果說我們回首過去一百年,我們會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規律性東西,當我們看到歷史的進程,我們看見有一些不同的工業模式開始出現變革。簡單回顧一下,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時候,我們的技術產生最根本的變化,就是集中計算能力向分散計算能力,我們最早大學計算機是幹什麼,我們要到計算機房,每個人排隊,我們那時候要不是窗口打卡片,打完了以後要貼,那個時候要排計算機機房的時間那是叫集中計算機時間,我們那時候是使用IBM計算機。但是我們集中計算向分散計算的時候,1989年微軟出現,哈佛的學生比爾蓋茨變成了首富。由於不同的模式出現我們出現了網絡,網絡的出現是對我們人類生活的一個根本改變。

  未來我們有哪些機遇呢?我想有一個大家知道,就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每個人不能夠離開的東西是一個手機,到了辦公室我們離不開是計算機屏幕,我們回到家裏絕大部分離不開的是我們的電視的屏幕。

  那麼今後十年當這三個屏幕一定要以某種方式把它集中起來,現在我們絕大部分還是分散的,我們今後非常清晰我們都知道一點,這三個屏一定要聯合在一起,這種聯合在一起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像微軟、FACEBOOK等等這些公司,我不知道這些公司未來會怎麼樣,也不知道會在什麼領域出現,但是一定會出現這種公司。當出現這種公司的時候,會給我們帶來百億乃至千億的機會,在中國這種機遇帶給人的是不經意的,但是確實是巨大的,因爲中國有着全球最大無線、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事實,儘管我們的流量很低,但是我們有了這麼一個巨大的市場就可以做到一個規模效應。

  我們來看我們今天的中國移動,話費是全球最低,但是我們每一年的我們的盈利卻是驚人的。實話講像中國很多企業領袖比如說我是投的銀聯,我借他錢,我說銀聯我們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CEO,但是我們沒有什麼要求,因爲我們這是一個猴子公司,就是你把CEO換成猴子在那兒也照樣在那兒。比如說像中國五大銀行,現在建行和農行的行長換了,很多人在擔心,但是我覺得沒有什麼關係,你放一個猴子那兒也照樣會賺錢。我們大家應該擔心什麼?應該是擔心中國政治,爲什麼呢?我們在美國大家看到,美國換一個總統、換一個奧巴馬、換一個布什,沒有什麼關係,爲什麼?美國是一個超民主的國家。在中國我們創業者最有戲的領域就是有可能以互聯網WRS,不一定是WRS,但是中國的互聯網卻是最有希望的地方。很簡單,在中國創業成本最低就是做互聯網,在全球也是一樣,一個大學畢業生你可以兩人在宿舍裏面就可以做一個互聯網公司,實現你的夢想。但是你要想做匯源果汁,做家電工業公司首先要投資,要建一個工廠、建一個生產線,這對於我們現在的創業者來講是不太容易。但是在中國最難還不是這個,最難是政府的批文,我們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做什麼事一定要考慮周全,在中國創業最大的難度不是錢,過去中國缺錢,現在中國不缺錢,也不缺資本,而且中國也不缺願意去賭,也不缺有激情的年輕人,最後難的就是政府批文,所以我想中國未來最有希望的行業一定是吸食資本比較少,而且政府管理成本比較低的地方,目前來看互聯網仍然具有這樣的優勢。

  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考慮創業的風險,一定要考慮你所從事的這種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你比如說你要去當農民,做一個農業,你一畝地收穫一千斤稻子,要把這一千斤稻子變成一千一百斤稻子非常難,這個變化過程要受到很多影響,要受到氣候影響、受節氣影響,所以農業擴充性非常差的。那麼工業,你生產一個小冰箱,你的擴充性也不好。當年我們爲什麼投盛大,其實我們當年投盛大我們自己的投委會都否決了,我堅持去投?爲什麼呢?因爲盛大帶給我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他的擴充性從來沒有見到那麼好,而且資金那麼充足,所以我自己否決了以後,我拿出錢來跟基金一起投,後來我們投委會批准了,但是沒有讓我出錢,所以我從此沒有富起來。

  我想可擴充性是我們商業中間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一點,很多人問我說你的投資命中率非常高,爲什麼好事被你趕上了,其實不是這樣,我想我們最重要一點,像雷軍和熊曉鴿大家做很多年,這一點大家可以慢慢悟到。

  另外一點就是來自興趣,比如說中國的健康醫療行業,大家現在可以看看就在我們旁邊的協和醫院,中國人的生活和中國的官僚、幹部的生活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唯一一點上中國人普通老百姓和幹部是有共識的就是怕生病,中國的醫療都在極端的縮,這種情況,加上中國過去愚蠢政治的投資,只是兩年前才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醫療行業,這個行業在未來二十年和五十年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如果看看歷史,美國醫療器械佔整個GDP30%,在中國佔GDP連5%都不到,所以這一塊是一個巨大的行業,這一塊可擴充性還有受政府管制要比IT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要大的多。

  再一個我們大家都感覺到,在北京我們坐在這兒唯一和胡哥吸收一樣東西就是空氣,空氣和陽光,我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看到白樺寫的《陽光誰也不能壟斷》,我想說空氣誰也不能分割,哥們都是一樣的,中國污染已經到了家喻戶曉,上至主席下至老百姓,我們共同感到一個事情,因此我想今後十年中國環保會比新能源有更大的空間,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