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比賽說明(電子系統設及團體比賽)(

 

一、比賽形式
  1. 本項比賽爲團體賽,參賽者以團隊形式參加本次大賽,每個團隊包括3名隊員和1位指導教師。
  2. 本項比賽內容爲產品設計與製作,採用開放式、場外作業、提交作品與論文的方式進行。每隊選手在大賽指定開發板上自行設計完成一個作品(開發板包括以80C51F芯片爲控制核心的單片機開發板和以STM32F103X芯片爲控制核心的嵌入式開發板兩種,每個參賽隊任意選擇一種),並在指定時間填寫產品申報表一份(見附件),和作品設計論文、作品照片電子版一份發送大賽郵箱,並將作品實物寄送到大賽指定地址。通過初審的參賽隊到北京進行決賽。
  3. 本項比賽重點考察學生電子產品設計、安裝、調試等的基本能力,考察學生實踐創新意識、團隊協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工程實踐素養。
  4. 每個參賽隊,限定一個產品參賽。

二、參賽人員
  1. 參賽人員
    大賽面向全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包括大專、本科、研究生)
  2. 參賽隊員基本知識要求
    (1)主要元件、信號及基本電路的應知應會;
    (2)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的基本知識、基本電路、主要應用;
    (3)C語言應用;
    (4)彙編語言基本知識;
    (5)微機原理與接口電路的基本知識;
    (6)以單片機或嵌入式爲平臺的綜合電子產品設計、安裝、調試能力;
    (7)主要測量儀器的基本知識與正確使用;
    (8)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及電路安裝調試知識。

三、比賽說明及評審方式
  1. 產品開發環境要求
    (1)Protel、Visio、 Protues常用電路圖繪圖軟件
    (2)串口調試工具
    (3)KEIL等工具
    (4)電子實驗室通用示波器、萬用表、電烙鐵等工具
    (5)常用元器件
    (6)大賽組委會指定開發板(每個學校免費贈送一塊)
  2. 系統說明
    方案一:以80C51F系列芯片爲控制核心;
    方案二:以STM32F103X芯片爲控制核心;
    以上兩種開發板由參賽隊自選其一,最後提交一個完成的電子產品。
  3. 初審評選標準
    (1)先進性;
    (2)實用性;
    (3)結構的合理性;
    (4)外形的新穎性;
    (5)創新性;
  4. 決賽評審方式
    (1)本項比賽決賽部分由現場產品演示、現場答辯、現場實操考試三個環節組成。
    (2)通過三個環節,綜合考察參賽選手電子開發與應用綜合技術水平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滿分爲120分。
    (3)演示與答辯環節時長爲每隊10-15分鐘,本部分內容基於選手所提交的產品進行,現場演示部分由選手負責,同期介紹項目特色,對其先進性、實用性、創新性、組成結構、設計原理、功能、使用說明等進行描述,期間回答專家針對性提問。
    (4)實操考試時間爲2小時。參賽選手在一公共創新實踐平臺上完成下述工作的一個部分或幾個部分,包括:
      a) 某一單元電路的設計、安裝與調試;
      b) 整機(系統)指標的調試、使其達到設定值(如溫度、壓力等);
      c) 修改軟件程序中的某些內容,使系統某些技術指標改變;
      d) 對某些設定故障的分析、處理與排除;
      e) 根據電路板畫出電路圖或電路組成框圖;
      f) 上位機(PC機)對嵌入式系統的控制及數據通信。
      g) 寫出實踐文檔。

四、附註
  1. 賽程安排
    參賽報名:2011年5月30日——2011年10月8日
    產品提交:2011年10月9日——2011年11月5日
    產品評審:2011年11月6日——2011年11月15日
    決  賽:2011年12月4日

  2. 開發板索取及產品報送
    收件人:牛振鋒
    地 址:北京市西單大木倉衚衕37號教育部業務樓416室(100816)
    電 話:010-66061911
    郵 箱:[email protected]
  備註:1、索取開發板的請註明“第六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開發板索取”字樣,並在郵箱中標明大賽報名信息;
     2、郵件寄送包裹單請註明“第六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產品”字樣。
     3、實物產品提交時以硬質材料包裝,並內嵌足夠填充物,以防運輸途中損壞,影響評測。實物包裝箱內附實物說明,包括產品申報表(詳見附件一)、實物各組成部件、零配件清單及說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