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有效學習的高手?

【得到app】許岑老師的精品課《如何成爲有效學習的高手》學習筆記。

試讀部分

1 學習方法轉變之後,你就可能進入一種新的狀態,更高效的學習狀態,獲得完全不同的學習效果。

2高效學習的定義在作者看來,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法。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以解決一個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爲目的着手學習。你需要勤加練習,有時候還需要向名師求助。

3本教程分爲以下七個部分對“有效學習”進行講解

適合自己、學習手法、短時間、注意力、解決難題、設定目標、名師

 
一  找到適合的學習手法

1 “學習方法”和“學習對象”:

“結構主義”:創造,透過表面現象去尋求底層的關係。醫藥學、藝術、經濟學。注重結構、體系化的學習,爲了創造。

“自然主義”:模仿,一絲不苟、文本。語言、樂器、書法。遇到什麼學什麼、積少成多、以量取勝。

2避免無效學習。

通過更好的學習方法把有效變爲高效。最簡單的就是把目標拆碎,針對那些細節反覆練習。不要一開始就照顧全局。(讀論文屬於什麼主義?怎麼避免無效?)

3 碎片化學習的真相是碎片化學習一定要基於搜索:一定帶着困惑和問題去執行碎片化學習。就算碎片化知識是樹葉,你也得先有樹根、樹幹和樹枝,碎片化學習要的是枝繁葉茂,而不是撿起幾篇樹葉回來夾在書裏面。

 

二 不談興趣,用任務驅動學習

1兩種狀態:

學不會:這個是沒辦法的,各種客觀原因。

學不好:可以被優化的。成年人不需要培養興趣。

2目標明確,會讓你學的比別人更好。要抱着學完要去教別人的心態去學習。自己製造任務。

 

三 拖延症的“確診與治療”

1 只有真正嚴峻的任務纔可以治療你的拖延症。

2 我們一生當中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怎麼吧自己不喜歡卻必須做的事做了纔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3 一個人展示的形象,其實它比讓別人花時間瞭解你的內在是什麼樣的更高效。

4 設定小目標,形成慣性。

5 練習一定伴隨着一定程度的痛苦,只不過有些人他的長期目標非常明確,別人覺得他過程很苦,他自己不覺得苦,就能堅持下來。

6 把大目標設置成每天都能完成的任務。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個俯臥撐,三個月後就可以出來嚇唬別人了。

 

四 從衣食住行來訓練注意力

1 專注力是決定效率的關鍵因素

2 平常的生活不能訓練人的注意力,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營造儀式感,這樣就會提升我們的注意力。

3 購買昂貴的學習工具,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稍微讓自己心疼一會兒,就達到了。

(20元一張的宣紙、47000的吉他。)

4 便宜東西本來就不是考專注力製造出來的,你買來一種東西自己用,你要讓自己感知到那種專注力,才能夠對自己的專注力形成一種訓練。

5 奢侈品就是專注力的結晶。

6 如果我們有一筆錢用來買東西,買一樣貴的東西,好處還有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沒有錢去買其他的便宜的東西了。也就是說,我們擁有的東西少一些,東西越多越不能使人專注。

7 儘量吃好的,少吃速食,少點外賣,儘量少吃自助餐。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自己也要會吃火鍋,讓自己好好做一頓飯。

8 使用“射燈”,其他的環境都是黑的,有點像舞臺的那種感覺,你把在自己放在舞臺上應該會比坐在觀衆席裏更專注一些。

9 進入高質量的睡眠:困了就睡,睡眠不夠,人很難做到專注。

10 只有當自己累壞了的時候,才能進入到高質量的睡眠。

 

五 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

1 需要設定“有效目標”

2 “大師”指的不是人,而是你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

3 要到哪,就從哪開始。這裏邊既涵蓋了興趣,也包括了任務驅動。

4 怯場是最糟糕的自覺。一個人膽子變的比之前大一點,能走的路可能就會長一點。

 

六 給自己製造反饋

1 既然沒有這條路讓我們走,我們就自己開創一條路出來。

2 反饋的重要性:能把自己想的東西講出來,就是一種反饋,否則就是沒有學懂、聽懂。一定要積極的給人講出來。

3:製造文字類反饋:看完文字類的東西,要寫一份摘要出來。別人看不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完成了自己製造的反饋。

4 摘要,需要去學習。

第一:Summary,需要對照着文本寫,而不是脫稿寫。你要找出文本當中的重要事實、陳述和一些觀點這就構成了summary的內容了。不是默寫或者複述

第二:summery,要用自己的語言去寫,而不是“選擇”,留下要的刪除不要的。要用自己的語言寫。

5 要用自己的話,去講述他人的觀點,這才叫做理解。這種反饋絕對不是基於“背誦”。

6 製造語音類反饋:自己給自己錄音,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適用於英語口語學習,彈吉他錄音。(我自己的演講錄音)

7 製造肢體類反饋:給自己錄像,打高爾夫球錄像,游泳錄像。

 

七 怎樣突破學習瓶頸。

1 你已經走的很遠了,很多人已經不如你了,但依舊有人在你前面,所以要做調整。

2 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心態問題,之後是不是自己涉獵的範圍不夠廣,專注程度夠不夠高

3 心態的調整是第一位的:玩遊戲時蓋住“總分”,專注於體驗。

4 擴大涉獵範圍:小提琴要聽名曲,看名家傳記,看演唱會,等等。功夫在詩外。

5 更加專注,請教名師

6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更窄的範圍內,以做到不去分心,這是有效的分配注意力的方法。它對於突破瓶頸很大的作用的。

 

總結

1 如果你的自信來自於自律,那就是紮紮實實的自信。如果自信來自於想象,那就是盲目仔細了。

2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學點什麼都是有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