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中國聯盟被關閉

   最近,“BT中國聯盟”被關閉了。媒體上說什麼“BT時代完結”,接着大家討論BT、電驢被關掉,我們以後怎麼辦,甚至說剛辦的2M帶寬還有什麼用?
  
   其實BT、電驢是P2P軟件,所以說“BT、電驢被關掉”是很不專業的,愚昧的媒體,錯誤的理解錯誤的宣傳,導致大家錯誤的恐慌。除非國家把網斷了,否則P2P軟件就能用。通過web集中發佈種子極大的降低了P2P軟件的使用門檻,推廣了P2P軟件,擴大了用戶量,如果關掉是對P2P的初級用戶有影響的。
  
   國家關閉web發佈種子的站點是可以理解的,因爲我也是做軟件的深知版權的重要,但這樣做是把雙刃劍,如果沒有web集中發佈,客戶端就只能自由共享,搜索和下載任意資源,那共享內容更加難控制。
  
   另一方面,如今中國的音視頻和文字圖像作品都有沒分級,性服務雖然公開了但沒有合法化,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和鉅變的社會觀,中國人的性壓抑是很厲害的。種子站點關閉後,這種性壓抑會更加在網上體現。例如在BT中國聯盟被關閉前,我直接用P2P軟件搜到的AV(成人視頻)內容點全部內容的30%左右,但現在關閉後AV佔到90%了左右(還有好多惡意的釣魚軟件)。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在生活這樣的網絡環境下。
  
  
附掃盲知識:
   p2p文件分享程序其實都是不需要所謂的web發佈站點就能使用的,他們遵循着“共享->搜索->下載”的傳統模式,不依賴於web發佈,有客戶端你就能自由共享,搜索和下載任意資源,而不用到web網站上去找,種子站點關閉後,這反而增強了他們的生存能力。
  
   P2P是英文Peer-to-Peer(對等)的簡稱(因爲,2 和to在英文裏同音),又被稱爲“點對點”。“對等”技術,是一種網絡新技術,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臺服務器上。

    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繫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絡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服務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爲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並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網上一樣,P2P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