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B的是是非非:從微軟關於ESB的白皮書談起

ESB的是是非非:從微軟關於ESB的白皮書談起(一)

有些出乎預料,微軟針對ESB的概念和產品發佈了正式的白皮書。

在很大的程度上,此文顯然是微軟市場策略或行爲的產物,這說明,微軟有些擔心ESB市場熱度有可能影響最終用戶對微軟技術和產品的理性判斷。雖然如此,但是倘若結合其時的市場、技術和產品背景,不難認識到這一點:ESB這個概念本身,無論是作爲一項技術,亦或是產品,在現有的階段上,還缺少一個明晰、標準,以及公認的定義。

除此文之外,微軟關於ESB的立場或觀點,還可以見諸於一些微軟員工的博客中(例如原Indigo的產品經理Richard's Blog)。微軟將將現有市場上的ESB技術或產品看作是SOA進程中的一項過渡性技術,換句話說,現有ESB技術或產品的主要目標,是希望填補SOA相關技術與最終應用之間的一塊“空白地帶”,其潛臺詞是,隨着標準、技術或平臺的不斷成熟,這塊“空白地帶”將不復存在。

微軟進一步宣稱,其現有的平臺體系(主要是BizTalk + WCF)已經提供了目前市場上所謂ESB技術或產品功能特性集合的一個“超集”,此觀點權且作一家之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在Barcelona舉辦的Enterprise Architect Summit峯會上,自稱爲ESB的始作俑者,Sonic公司的David A. Chappell在自己演講現場中,與Microsoft Biztalk產品的兩個Evangelist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甚至爭吵(原文)。Sonic原是MOM廠商出身,因此它的ESB產品被人稱之爲舊瓶新酒,地位相對尷尬,Microsoft也因此認爲它的產品在本質上是與BizTalk等同的,也就是Message Broker。

不得不說一下IBM。IBM憑藉其強大的人力物力,爲ESB概念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在IBM的眼中,ESB不單純爲一項技術或產品,它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正如有人針對SOA,提出了SOE:面向服務工程,二者思路如出一轍),是涵蓋企業應用各個方面的解決方案。這些當然與IBM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策略相關。不過,按Sonic的說法,IBM所謂的ESB就是一些“最佳實踐”。這個觀點其實也不無其道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