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摩,你來大陸幹什麼?

奇摩在與雅虎臺灣合併之時,盧大爲就接受了雅虎高層的重託:開發祖國大陸市場。

  8月14日,有消息自海峽那邊傳來:盧大爲真的要率領雅虎奇摩向大陸進軍了。眼下,大陸網絡業一片嗷嗷待哺之聲,奇摩難道於這種慘相中掐中了生之命門?此時此刻乘虛而入,難道真的是穩操勝券?然而,經過一番縱橫比較之後,我們不禁要問:奇摩,你來大陸幹什麼?

【新聞,你做得過新浪嗎?】

  進入8月以來,雅虎在經營方式上作出一系列重大調整,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雅虎臺灣新聞頻道於8月9日終止,由雅虎奇摩新聞正式取而代之。

  雅虎在臺灣的新聞"換位",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兩個信息:其一,雅虎臺灣的新聞服務不具備本土化優勢;其二,新聞服務一直是門戶網站的重頭戲,雅虎的"換位"不是削弱,而是強化,是雅虎與奇摩在新聞上的深化重組。

  在這個基礎上,奇摩開發大陸市場,也必然要攜着它的新聞服務而來。雅虎中國在大陸也做新聞,並開設了"即時新聞"、"今日頭條"、"焦點新聞"、"焦點追蹤"、"熱門專題"等欄目,但就其新聞的涵蓋面與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新浪。

  其實,新浪新聞做得雖好,但也很艱難,由於沒有新聞採製權,它只能登載二手新聞。新聞網站大都是把傳統媒體的內容直接搬上網,既談不上市場化,更談不上商業化,所以,贏利更是無門。一直以新聞贏得用戶青睞的新浪,不僅長期跳不出虧損的困境,而且6月份突發事變,生存和發展均受到嚴重威脅,眼看着就會陷入被逼他嫁的悲劇。

  奇摩來了,會不會接下雅虎中國的新聞接力棒呢?這種可能性很大,但是,假如奇摩來大陸賣新聞,也絕不可能駕輕就熟。其原因是:

  第一,兩岸的新聞政策差別很大,奇摩在大陸做新聞,在宣傳口徑、輿論導向等方面都面臨着挑戰,也就是說,奇摩會遇到許許多多難以把握的"新聞分寸"的難題。

  第二,按大陸現行互聯網管理的有關法規,奇摩在大陸不可能會拿到新聞採訪的"通行證",這就意味着,奇摩新聞做得再好,依然只能扮演"二道販子"的角色,這樣,就要經常遭遇版權糾紛等困擾。

  第三,兩岸文化雖然同根同脈,但畢竟有着幾十年的隔膜,在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奇摩來大陸做新聞,如果不能像雅虎中國那樣,克服本土化障礙,同樣會有一定風險。

  再說了,奇摩擁有本土化的慣性優勢,而來大陸則不具備這種優勢,做新聞要想在短時期內超過新浪,不能不讓人懷疑。
【燒錢,你拼得過TOM嗎?】

  無可否認奇摩的獨特魅力。自1997年創立以來,奇摩已成爲臺灣流量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其行銷方式也獲得了很大成功,現有服務項目包括導覽、個人化、社區和廣泛資訊等四大類。據ACNielsen的NetWatch2000年第三季(4-9月)調查顯示,奇摩站連獲"通常使用搜索引擎網站"、"上網首站"以及"最常使用網站"三項評比的"三冠王",分別以84.4%、41.5%、56.4%的絕對優勢領先其他網站。

  但是,被雅虎併購之前,奇摩只是臺灣精業資訊公司百分之百的子公司。合併後,雅虎以換股方式收購奇摩所有已發行股票、股票期權和認股權證,整個交易額也僅僅就是1.463億美元。

  相比之下,來自香港的TOM,就財大氣粗得多。5月15日,TOM一次投入3.09億,入股由電腦家庭和城邦文化組建的臺灣地區最大出版集團新公司(暫名NEWCO),拿到了49%的股權。TOM背靠李嘉誠集團,隨時隨地尋求新的投資,去年以來,一口氣吃掉了羊城報業(香港)廣告公司、鯊威體壇網、風弛廣告、上海美亞在線等一系列傳媒公司,一個跨媒體的新媒體平臺初露雛型。據悉,TOM的定位是在中國地區投20城市,然後集中精力做四塊與媒體有關的業務:戶外媒體、印刷媒體、網上媒體、體育活動推廣,收購《三聯生活週刊》的談判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我們由此可以推想,一旦時機成熟,TOM沒準還會收購一兩家有線電視臺和出版社之類的傳媒公司。對於TOM後臺大老闆的經濟實力,我們絲毫不會懷疑,只要是自身發展的需要,TOM就會迅速出擊。

  回過頭再看奇摩,就顯得勢單力薄了。奇摩現有的服務項目,在大陸各大網站都能找到,要來大陸發展,沒有新的模式,很難搶佔到理想的份額,而要開發新的領域,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在這方面,奇摩顯然不具備TOM那樣的底氣。TOM在互聯網低潮時瘋狂收購,拼的就是財力,已經拋出近20個億,似乎並未傷筋動骨,依然活得很瀟灑。奇摩辦得到嗎?想必有一定難度。
【融資,你牛得過AOL嗎?】

  接着上面這個問題,又進入融資的難題了。

  雅虎中國堅信的一個理念是,要與國內企業廣泛開展合作,只有大家互通有無,都把自己最擅長的做到最好,才能共同促進中國互聯網事業的健康發展。醉翁之意不在酒,雅虎"廣泛合作"的真正用心,是稱霸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網絡市場。屢攻不下大中華網絡市場的雅虎,併購了奇摩之後,委任奇摩總裁盧大爲爲雅虎奇摩大中國區總經理,統籌負責雅虎奇摩進軍祖國大陸重任。

  按楊致遠的話說,雅虎與奇摩的併購"不是一個結果,而是新的開始。"奇摩進軍大陸,自然要算是這個"新的開始"進行曲中的最強音。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互聯網市場,已不是年初的形勢,雅虎上半年在全球的收入持續下跌,幾乎是四面楚歌。與此同時,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等巨頭已搶灘中國大陸,並與聯想結爲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一出手,就敲定了2億美元的投資總額。

  AOL國際總裁林東邁先生指出:"合資公司的建立表明了兩家企業正面臨着非凡的機遇去開拓極具潛力的中國互聯網市場。AOL以方便易用的特色聞名於世,正是這個優點使AOL成爲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網上服務。中國互聯網用戶數目正在大幅上升,聯想與AOL都十分注重滿足客戶需求,加上聯想在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品牌知名度以及優秀的管理團隊,聯想是AOL在中國拓展互聯網市場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如果懷疑兩大巨頭合作的前景,那只是虛無主義的心理在作怪。國內網絡業有了如此的大手筆,後來者要想在合作上達到這樣的戰略高度,恐怕是很難辦到了。就奇摩來說,在大陸尋求合作伙伴,一是像聯想這樣的夥伴難覓,有此實力者不一定買你賬;二是奇摩也不可能像AOL那樣,一出手就是1億美元。如果不能與實力強大的傳統企業結爲理想的戰略伙伴,那麼,奇摩就很跳出大陸門戶網站所面臨的怪圈,充其量只是一個好看不中用的空中樓閣,熱鬧可能會很熱鬧,就怕掏不來用戶口袋裏的銀子。
【守門,你抗得過寒流嗎?】

  年初,聽說雅虎下令奇摩負責開發大陸市場時,就讓人感到納悶。雅虎明明在大陸打拼了幾年,並且鶴立於新浪、搜狐、中華、網易幾大門戶之外,儼然端出一副"國際門戶"的派頭,也足夠風光的了。在門戶網站中,雅虎堪稱財大氣粗,背景廣闊,爲何以把佔領大陸市場這一重任交與奇摩呢?

  現在看來,也許從那時起,雅虎對自己在大陸的發展就已經沒了底氣,燒錢不止,攻城不下,要做大中國區網絡霸主的美夢越來越虛。迫不得已,雅虎纔不得不取其下策,把奇摩推到第一線。

  大陸門戶網站的處境實在是相當難堪。

  新浪剛剛公佈的2001財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顯示,本年度淨虧損總計3640萬美元,即每股虧損0.91美元。截至2001年6月30日的第四財季,公司的淨營收總額達到58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降低了5.7%,本季度淨虧損共計820萬美元。

  中華網第二季度淨虧損5870萬美元,較上一季大幅增加1.1倍。

  網易被假賬風波弄得焦頭爛額,差一點被納斯達克摘牌。

  TOM.COM截至6月底的第二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45億港元,較今年第一季度增加89%,第二季度淨虧損達到7800萬港元,比上個季度增加11%。

  搜狐公司截止6月30日的第二財政季度業績顯示,搜狐的日子算是比較好的了,帳面淨虧損減少94.4萬美元,降至330萬美元,較之第一季度減少了22%。但是,依然是虧啊!

  在虧損不止的困境中,門戶網站暈頭轉向,不明方向,被迫轉向。搜狐已稱自己是"中國領先的網絡媒體、通訊及電子商務公司搜狐公司",已不再提"門戶";網易也在商業模式上做出重大調整:未來網易=廣告+遊戲+無線服務;新浪正在積極尋求併購,據來自臺灣方面的消息說,新浪有可能在年底嫁與他人。

  不能否認,門戶網站的贏利模式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比如覆水難收的免費服務,廣告收入又根本不足以支持網站的免費運營。面對這樣的尷尬,奇摩打門戶的牌子來大陸,不等於是自討苦吃嗎?

  大陸市場前景誘人,奇摩既然想把自己的業務做大,那麼,來大陸發展也是一條必由之路。目前,中國已成爲全球IT業新的一輪角逐的主戰場,臺灣IT製造商已紛紛移師大陸,無論風險多大,從長遠來看,大陸比臺灣的機遇還是要多得多。而且,奇摩也只有與大陸IT業融合爲一體,纔有可能尋找到更大的成長空間。

  據悉,雅虎奇摩將加強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如搜索引擎功能、電子郵件服務等,並整合雅虎的寬帶影音內容特色服務。盧大爲對大陸市場充滿信心,日前表示,爲減弱雅虎的外商色彩,雅虎奇摩在祖國大陸的經營團隊,將盡量尋求當地人才參與。同時,未來雅虎奇摩從網站文字翻譯、到界面設計上,都將突出祖國大陸的風味,並輔以電子商務、企業服務。

  但願奇摩站在臺灣的成功模式能在大陸市場以重現,並一路走好,走向一個輝煌的明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