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發展簡史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中文版)

海寧原創,轉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079950102dz55.html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2006年,英文版)

香港樓市的三次崩盤(摘自《香港地產業百年》)

有人問哪個《發展經濟學》的版本好,我也不知道,我讀過的是非常老的版本。從實用的角度看,韓國,臺灣的經驗特別有借鑑意義。當然大多數儒家社會+市場經濟+政府幹預的社會都值得借鑑。這些經濟體都具備30年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勤勞工作,社會長期相對穩定(威權社會)等特徵。朴正熙更是明目張膽地提出“受政府指導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理念。

本文簡單地介紹了韓國從1953年到2005年的經濟發展歷史,力求字數越少越好。韓國從1962年朴正熙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用了35年的時間,從一個一窮二白,沒有任何工業甚至電力的國家,發展到1996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2,000美元(按2006年的可比價格),並在1996年成功加入OECD這個發達國家經濟組織,某種意思上標誌着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完成了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韓國經濟的發展的幾個標誌性年份:
1962年,朴正熙,Mr.樸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

1979年,朴正熙遇刺,但是其經濟發展思路被幾乎完全沿襲。
1987年,民選總統,政T治M改D革初步成功,軍人總統獲勝。
1988年,世界奧運會,韓國人驕傲感爆棚。奧運會前後韓國經濟過熱,房價大漲,國民儲蓄率前後50年之大頂(拋開數字,1988年應該是韓國國民幸福感最強的一年)。
1992年,誕生首位民T選文人總統。
1996年,加入OECD。韓國不光是在經濟上,而且在社會進步的各個方面,比如教育,社會醫療保障等,都按OECD的標準要求自己。
    雖然有各自確鑿的污點,曾經爲韓國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各位韓國總統,目前爲止基本都沒有善終。有人戲言,中國人恨日本人;蘇聯人恨德國人;韓國人則恨所有人(恨中國人,恨日本人,恨美國人,恨他們自己的總統)。朴正熙爲了便於統治和建設一個工業化強國,在任期間向韓國人瘋狂灌輸民粹“愛國”主義思想。因爲這一套路非常好用,其後接任的兩任軍人總統一直沿襲,所以韓國人在“愛國主義”和“
民族優越感”上的任何過激的態度和行爲,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韓國經濟發展史介紹

本文數據,全部取自韓國中央銀行網站http://eng.bok.or.kr,數據截至2005年末。爲了敘述的一致性,本文對經濟數據的解讀,都分爲以下時間框架:
  1953 – 1962,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
    1962 – 1971, 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
  1972 – 1981, 三五和四五計劃
  1982 – 1991, 第五個和第六個五年計劃
  1992 – 1997, 七五計劃
  1998 – 2005,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改革和再次啓動。
  

五:美元計價的人均國民收入GNI(摺合2006年美元購買力,下同)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2006年,英文版)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2006年,英文版)

1953 – 1962,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
     我們看到按美元計價,韓國在1953 - 1962的十年間,人均GNI累計僅僅增加了30%。在經常性的政治動盪之中,韓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但是韓國從缺衣少食的絕對貧窮之中恢復了過來。農田的分配更加平均,農業的穩定復甦和發展,爲未來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注:中國在1978 - 1985年着力恢復和發展農業,1985年農業大豐收爲城市改革吃下了定心丸)。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得到恢復,其中美國的援助功不可沒,不少韓國大財團,都是在此時間段幹建設起家的(可見踩準經濟發展的潮流,是多麼的重要)。

 

1962 – 1971, 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
  人均GNI急劇增長,從1962年的$87/年,增長到1971年的 $290美元。這個十年裏,兩個五年計劃得到了非常好的實施,珍貴的外匯主要用於購買資本品(機器,流水線等)。; 與日本關係的正常化,給韓國帶來了韓國急需的大量技術和工廠。日本投資商和設備供應商培訓了大量日語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1969年,三星電子成立,起先進口索尼的零部件組裝家電。


1972 – 1981, 三五和四五計劃
    人性的弱點再次顯現。前十年的巨大經濟成就,使得韓國政府的三五和四五計劃非常宏偉,目標直指造船,汽車生產,鋼鐵,化工等重工業。韓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前所未有,主要就是重工業的發展。人均GDP增長了4.8倍,從1971年的290美元,增長到1676美元(全文都是按2006年初的美元購買力計價)。
  1977年到1981年,韓國經濟發展速度下降,主要是因爲兩伊戰爭導致油價高漲,1979年朴正熙被刺身亡,1980年韓國國內勞資矛盾緊張,還有重工業方面的許多低效過度投資,和外需的不振。

 

1982 – 1991, 第五個和第六個五年計劃
  上圖可見,人均GNI恢復高速增長,其中1986年13%的增速是這一輪經濟發展的頂峯速度。這主要得益於低估的韓元匯率,低油價,低的國際融資成本。最重要的,還是韓國勞動力的低成本。人均GNI到1991年達到了 $7105美元。工人和白領工資在1986年到1991年急劇增長。

這是韓國經濟歷史上極其重要的黃金十年,韓國大財閥通過低工資,低稅率,專營權,低估韓元匯率剝削全民,產生了1991年13家韓國財團擠入全球500強的輝煌成就。這期間漢城房價大漲,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1988年也是韓國儲蓄率的高峯。

1986年,現代汽車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進軍美國汽車市場,當時的現代汽車,實力並不比2011年的奇瑞,吉利,比亞迪高多少;同年,三星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開始高薪聘請美國朱麗亞設計學院教授培養近百名韓國“工業設計”人才,部分人才的畢業設計,被直接用於新產品的設計,20年後,韓國設計擠入世界第一梯隊,實力不亞於歐美日本。1986年三星的規模和實力,並不比2006年的海爾,格力,美的強多少。1986年成立了三星經濟研究院。1985年,三星實施TOP計劃,跟隨奧運實施全球化品牌,從1988年起,每次的奧運會三星都是醒目的贊助商。奧運的即將到來(1988),對韓國未來的國際化,起到了巨大的文化推動作用。

 

1992 – 1997, 七五計劃
  1992年金泳三成爲民T選文人總統。1996年韓國加入經合組織OECD(OECD是發達國家的綜合發展水平攀比機構),某種程度上成爲發達國家成員。人均GNI翻番達到$12,197美元。1997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股市腰斬,韓元對美元匯率接近腰斬。按人民幣或者美元計價,韓國股市半年內跌了7,8成,房價半年內腰斬。

1998 – 2005,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改革和再次啓動

韓國人均GNI最大的斷點下滑,來自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中,韓元對美元急劇貶值。按美元計價,1997下半年韓國股市下跌了70%以上。見下圖,股市匯率雙殺在後來的2008年下半年再次上演。韓國股市和匯率用2年時間基本恢復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再次證實高儲蓄率的儒家社會,每一次恐慌的底部都是買入的巨大機會)。按美元計價,韓國人均GNI用了5年時間才從亞洲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此後韓國經濟繼續更加健康地發展,人均GNI2005年超過臺灣,達到$16,291。韓國股市和匯率2007年雙雙創9年新高,隨後2008年股市匯率雙雙急劇下跌,股市和匯率再次用了兩年時間基本恢復。大的金融恐慌在韓國僅僅持續半年多,而從恐慌中恢復卻需要近兩年。

    拋開1997下半年(以及後來2008下半年)的金融恐慌,可比價格的人均國民收入(GNI,全文所有GNI數據,都已經摺合成2006年的美元購買力)雖然有各種不足之處,但是它還是快速瞭解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的良好指標。
  


  六:全民儲蓄率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2006年,英文版)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2006年,英文版)

儲蓄率比人均國民收入(GNI)更難解讀。很多因素影響了儲蓄率。經濟發展程度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我認爲消費者行爲和“金融財務預期”也是兩個顯著的因素。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每過2到4年的儲蓄率增長之後,都有一個下降回調的過程。我對這個特點的解讀,是韓國(像其他儒家社會一樣)起初2,3年把工資增長的很大部分用於儲蓄,經過2,3年的儲蓄獲得了財務上的安全感,並且“預期未來收入繼續如此增長”之後,開始把更大部分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以下是分時段解讀:

1953 – 1962,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

此階段韓國處於絕對貧困線,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消耗了他們的絕大部分收入,儲蓄率維持在12%以下,波動很小。

1962 – 1971, 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
  儲蓄率持續上升,從1962年的11%,上升到1969年的21%。經濟高速發展,工業人口增加。

1972 – 1981, 三五和四五計劃

  儲蓄率繼續大幅度增長,增長速度快於上一個十年,顯示韓國人民也享受了經濟繁榮的好處。高昂的儲蓄率,成爲韓國70年代和80年代經濟高速發展的資金源泉,並將韓國在20世紀末帶入發達國家行列,儲蓄率1978年第一次突破30%。
1982 – 1991, 第五個和第六個五年計劃

儲蓄率從1982年的25.7%,增長到1988年的40.4%,並且在接下去的幾年裏一直維持在35%以上。這是韓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黃金年代,漢城奧運會前後也出現了房價飆升的一段時期。

1992 – 1997, 七五計劃

  儲蓄率在此時期,非常穩定,穩定在35%與37.5%之間。凸顯韓國經濟和韓國人生活水平在30年高速發展之後,進入穩定的平臺期。
  
1998 – 2005,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改革和再次啓動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韓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大大影響了這個儒家社會的儲蓄率,儲蓄率從1997年的37.5%,下降到2002年31.3%。1998-2002這五年,可以看成是韓國經濟前30年高速增長後的調整期。韓國在這個期間,初步解決了大財閥壟斷韓國經濟問題。儲蓄率的下降,凸顯了韓國人經濟壓力倍增。社會對大財閥的不滿爆發,大財閥成爲人人喊打的對象,像韓國總統受到的待遇一樣,財閥領導人破產的,被查的,自殺的,跑路的不少。2002年韓國儲蓄率見底,韓國經濟和房價再次開啓新一輪上漲之路。
    韓國儲蓄率1988年見頂。作爲一個發達經濟體之後,韓國儲蓄率是否可持續維持較高水平?這樣的話題超出了本文的範圍。這需要與其他儒家社會經濟體,諸如日本,臺灣,新加坡,香港的比較研究後,才能解答。


2012年附註:

日本在成爲發達經濟體之後,高儲蓄依舊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從側面說明,文化的影響力是持續的,起碼綿延持續2代人。日本儲蓄率1974年前後見頂後一路回落,1990年之後更是一路大幅下降,到2006年已經下降到3%左右,並維持低位。日本人口紅利的影響,福利制度的完善,應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新加坡儲蓄率2007年見頂。

臺灣儲蓄率1988年見頂。臺灣股市1988年見8800點1990年初12000點,1997,2000,2007年屢次超過或接近10000點。

中國大陸,儲蓄率1985年見底34.5%,1994年見頂43.5%;2000年見底37.3%,2009年(可能)見頂53.4%。


七:投資率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Figure 7.2 Gross Domestic Investment Ratios from 1970 to 2005

    在理解投資率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幹預。這是有計劃的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尤其是儒家社會。每個五年計劃的頭兩年,投資率就會上升,比如19621963196819691973 1974, 1978 and1979。(在中國則是逢三逢八搞投資)。

 

1953 – 1962,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

投資率低於15%,主要源於低儲蓄率。
1962 – 1971, 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

典型的政府主導型投資,五年計劃的頭兩年投資率上升,而後投資率下降,經濟調整。
1972 – 1981, 三五和四五計劃

典型的政府主導型投資,不過這一個十年,投資率已經穩穩站在25%以上,遠高於上一個十年。
1982 – 1991, 第五個和第六個五年計劃
    1979年,朴正熙被刺殺了。這個十年內,投資率不再大起大落,維持在30%左右,韓國人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也大大快於朴正熙時期,對韓國人來說,屬於苦盡甘來,享受經濟增長的好處的時期。對韓國而言,30%的投資率,似乎是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保持經濟快速增長,而又不至於馬上過熱的“最佳投資率”水平。88年漢城奧運會,最終還是激起了投資熱潮,1990,1991年韓國投資過熱。期間漢城,釜山房價暴漲。
1992 – 1997, 七五計劃

1993年投資降溫,投資率維持在35%以上。1974 – 1996年,23年高投資率,將韓國從一個農業社會,轉變爲一個工業化現代社會;期間“藍螞蟻”(韓國版“民工”)的堅忍,勤勞,節儉,愛學習(上夜校以期未來改變命運的情況非常普遍,韓國體力勞動者地位低下,在工廠經常受到打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藍螞蟻”的權利鬥爭史,不在此文探討範圍內。


1998 – 2005,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復甦,改革和再次啓動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韓國35年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的總爆發,大量企業和銀行倒閉,大宇破產,起亞被收購。30年一遇大大危機,韓國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初步恢復,2年時間基本恢復,其中 550億美元的IMF和世界銀行援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韓國人也非常厲害,很快還清了援助貸款。


八:產業結構的變遷

下圖可以看到韓國從一個農業國成爲現代工業化國家的過程。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1981-2011,三十年,韓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是韓元對美元是震盪貶值的,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全部轉爲了通貨膨脹(房價,工資,物價);股市倒是震盪上漲的。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韓國貨幣供應量增速
朴正熙時期濫發,但是1980-1996年的平均增速,也高達18.65%。2011年貨幣供應量是1980年的70倍。韓元對美元基本不貶值,已經是經濟發展的奇蹟了。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1953-2005(中文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