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网手机客户端产品分析


 前言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契机,先是网络购物的兴起,再来后来人们不在满足于互联网购物,而是积极寻求更方便,省时,优惠的消费模式,这让网络团购开始兴起,也包括本文的主人公:美团。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美团也推出了手机客户端。本文是我对美团手机客户端的产品分析。

一 用户群

有研究分析,团购的用户多为20-30岁的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白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消费需求,但消费能力相对不足,乐意参与低折扣团购服务。用户在团购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表现在五个方面,即较难抵挡低价诱惑;好奇与追求时尚;从众心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求;寻找乐趣,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把握了用户的需求和消费心理之后再来对产品进行分析。

 界面及主要功能

UI

    

 

 

    底部分为四个tab,用户能很快找到目标信息,易上手。个人猜想由于美团主打的是每天团购一次,所以当用户打开界面时展现的是所有团购信息而不是信息的分类。个人更倾向于拉手网的启动展现界面,如下:

  

用户都是很懒的,相比于输入文字搜索,他们更倾向于直接选择。而且,这样的界面内容第一感觉显得简洁大方,而不是大量的文字堆积。

主要功能

从基础功能开始说起。就不得不吐槽美团的登录和注册了。

1.不进入登录界面就找不到注册的入口

  下载应用后,想先注册个帐号。于是我在各个tab间找来找去,愣是没发现注册入口。差点就打算先用PC注册个帐号再到手机上登录了。还好先点进登录界面看了看。

2.进入登录界面把合作网站登录给遮挡了

  

    看到这个登录界面的第一反应,很舒适。但是又纳闷了,难道美团没有合作帐号登录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下翻了翻,发现隐藏在底部。

 

对这个体验我很不理解,既然有使用合作帐号进行登录,那为什么要隐藏起来呢?比较起来个人觉得大众点评网的登录设计更符合用户体验。

(登录和注册按钮有点别扭)

3.注册只能用手机号。

  

    结合自己平时的注册行为,也咨询了身边的同学,发现大众使用邮箱注册还是使用手机注册也会很在意。手机号要不就是不更换,要不就是更换之后就成了没用的数字,而且更为隐私。而邮箱则不同,邮箱用不用都会存在,只要你还记得帐号。所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娱乐购物等需要注册的行为,一般偏好用邮箱来注册,这样即使给我发很多活动商品推荐也没很大影响,用手机注册就会担心自己的隐私是不是泄漏了,会不会有商家发短信打电话影响到我。

所以,对于美团在此处为什么没有做邮箱注册的处理我不明白。

4.使用合作帐号登录后给出的用户名太过繁琐且设置记住

  既然要用手机号注册那还是算了,我就用合作帐号登录吧。用了我的QQ号登录后看到用户名我就惊呆了!

长而且没有规律。

用户的确可以进入个人信息界面进行修改,但为什么不在用户第一次使用合作帐号登录时就提供便利的修改方式呢?尤其是在退出帐号后再次使用同一个合作帐号登录(应该没人会去记那么长又没有规律的用户名吧)还需要输入合作帐号信息的情况下。

这一点个人觉得大众点评的处理更合适。

记录了用户登录过的合作帐号信息。

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写注册和登录,我认为作为团购网站,需要的是越多越好的用户量,用户量提高了广告效应也就上去了,商家也就更多,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而注册并登录,且会有多次登录行为的用户才是有价值的用户。

主要功能

   对比了美团,拉手,大众点评三款终端软件。从挑选商品到最终付款流程都大同小异。但有几个细节也可以说说。

1.push。手机端的push不像PC,在手机端的推送基本你是必看的,万一是朋友的短信?微信?私信?并且手机屏幕很小,目光无处可逃,有push时都会看到。对于美团来说,对用户推送每日团购的消息,容易吸引用户消费,但推送过多也会导致用户反感。美团采取的措施是,用户自行选择是否推送,可以固定只在某一个时间点推送。这一点是拉手和大众点评都没有做到的。

2.筛选按钮的设计。小小圆形放在角落,不用时不碍事,要使用也很方便。

 

3.查看订单时立即抢购始终显示。不管屏幕如何滑动,立即抢购的按钮总是显示在顶部。

 

三 可改进点

     从整体上来说,各大团购客户端的体验都差不多。在《怪诞行为学》中有个“锚”的观点,意思是一个人第一次接触到的东西(物品,价格,服务等等),就会在心里定下一个锚,此后看到同类的东西就会与第一次看到的对比,如果后面看到的相比于第一个没有明显的优势或特征,则很难将用户从第一个锚转移走。在各大团购客户端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美团要如何将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来,不仅能吸引出已有用户,还能转移其他用户的“锚”呢?

我认为至少有下列三点还可以改进:

1.团购商家的推荐毫无章法

    我是深受美团邮件轰炸然后怒拉黑名单的!每天都发,而且发得毫无章法,既没有考虑我的地址位置,也没有根据我的搜索历史记录挖掘我需要的内容。举个例子来说,给我推荐一小时优惠券的KTV团购,而这家KTV我坐公交需要1个小时才能到,我会去吗?即便是拉到了黑名单,对于有强迫症的用户来说,看到垃圾箱有数字,还是会去点啊!!

    建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简单的商品推荐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了,向淘宝亚马逊都有做的智能推荐值得我们学习——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记录,在页面上推荐相关商品,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提高交易的转化率。用在我们的邮件推荐中,前期会增加一定的技术投资来实现智能推荐,但是后期的营销成本会大量降低,而且推荐效果也更好,转化率也更高。试想,每天发那么多的团购推荐邮件在用户的邮箱,用户不拉黑就不错了,还会每个仔细的去看吗?如果拉黑了,那么邮件推荐又有什么效果呢?

2.没有订单对比功能

       有过几次团购经历,一般会先挑选出几家合适的,然后进行价格,地理                                     位置,服务各方面综合对比最后敲定一家。在电脑上可以用浏览器打开多个 tab对照着看,在手机上就很不方便了。

建议:在手机端我的收藏界面增加一个订单对比的功能,用户将订单收藏后可以选择几个订单进行对比,主要对比价格,与我的距离,用户评价星级,历史购买数量,美团券适用时间。

3.没有基于LBS的实时信息推送

        手机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团购信息并团购,如何将 这个优势更好的发挥?

        建议:可以根据用户的定位来推送附近的团购信息,不宜过多,用 户 不想接收也只要完全退出应用即可。这里也可以智能化,比如中午11点可以 推荐饭店信息。 

四 关于前景和未来

    团购的可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移动终端更有不容小觑的前景,如何吸引用户,又如何留住用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