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和搓澡

2009年的春節已經過完,我今天準備去澡堂洗個澡,明天就要上班了。澡堂里人還不算多,所以洗完澡我就躺在休閒間的牀上休息一會,同時也想對2009年的工作做一點思考。

這時,傳來旁邊兩位在休息的中年人對今天搓澡的爭論。其中一位說,今天叫搓澡工好好的搓了一下,身上算是搓乾淨了。另一位則說,不可能搓乾淨的,除非把皮搓了,不信你自己朝你的肚皮上再搓一把。果然,那一位豎起拇指,朝肚皮的某個部位使勁搓了兩下,“麪條”又掉下兩根,嘴裏罵道,搓澡工又偷懶了,肚皮沒有認真搓了。我在邊上聽着暗笑。

企業在決定使用ERP時,往往像上面的那位一樣,認爲上了ERP,就會把很多管理問題根除,企業身上的“髒”會清除乾淨。而等上了ERP後會發現,不是想象中那麼立竿見影、一步到位,於是很多的企業就會歸罪到ERP,懷疑ERP的功能、實施顧問的能力等,所以有了很多ERP“失敗”的案例。

我們來分析一下企業在決定購買ERP的時的心情:市場競爭非常激勵,客戶導向不能實現,成本不斷上升,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一個從西方傳來了靈丹妙藥“ERP”現在很流行。於是,先聯繫ERP供應商,瞭解更多細節。經過與ERP銷售員的溝通,基本得到答案:本企業完全達到上ERP的條件,ERP可以解決問題。於是,企業就掏錢購買,開始實施ERP了。所以,我們可以理解,企業在上ERP之初,期望值是很高的,這源於企業對ERP的認識不夠,比較盲目,以及ERP供應商的專業道德。另外,企業的期望值高也不是壞事,可以讓企業有更大的決心去實施ERP。但,問題在於,目前ERP的銷售合同並不能清楚地描述ERP所能爲企業解決問題的範圍、深度,也不能明確量化企業管理提升。ERP銷售合同往往只是標明瞭金額、企業購買模塊、站點等信息。這對於企業來說,可以理解爲ERP能解決企業所有現在的和將要碰到的問題。這有點像前面我們碰到的那個洗澡的客人,我們在搓澡前不會先和搓澡工談好你要搓我的後背、大腿等位置,甚至量化搓澡後,我的體重要較少“1兩”。這些我們都不會去談,當然我們也不會認爲搓過澡後,身上會乾淨的只剩下皮了。因爲我們每週都會搓澡,我們非常知道搓澡到底能搓下多少髒。不然,又會有很多人罵起搓澡工偷懶了。所以,首先,企業必須能清醒地認識ERP,必須瞭解同行業同規模的實施ERP案例的效果,積累ERP知識。再次,ERP市場需要規範的標準,規範ERP供應商的專業道德。國外早在60年代就有ERP的雛形了,通過不斷完善,形成現在的ERP管理軟件,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纔開始接觸ERP,中國的企業和ERP供應商都需要努力的學習、認識ERP。

其次,ERP和搓澡一樣,都需要供需雙方默契配合才能達到目的。搓澡時,搓澡工會要求我們做擡起胳膊、轉過身等動作配合他能方便、有效的對我們身體各個部位進行工作。如果你不願擡起胳膊,或者腿腳有“頑疾”不能動,那搓澡的效果肯定要打折。企業上ERP時也要積極的與供應商或實施方做好配合。企業上ERP,會和供應商或實施方說,你們說怎麼搞就怎麼搞,你們主導,我們輔助。這代表了一部份企業上ERP的純消費的心態。這就像一個人四腳拉叉的躺在牀上,搓澡工你幹吧,要擡腳,你自個把我的腳舉起來;要轉身,你自個把我推過來。很可笑吧,但我們的企業在實施ERP時就會犯這樣的錯誤,上ERP是管理變革,企業沒有全力的參與進ERP的實施,而讓供應商或實施方去推動,可想而知,效果會如何?同樣對於企業的“頑疾”,爲了應用ERP,到底是動還是不動,動可能很困難,不動又會影響ERP的效果。我認爲,首先企業要明白ERP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目前有些“頑疾”不能解決是正常的,不必強求。隨着管理的進步、深化,會有解決辦法的。其次,對於企業的“頑疾”需不需要現在就解決?不解決會帶給ERP管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需要進行一個客觀的評估,經過評估後,我們就會清楚明白我們要上ERP到底要解決那些問題?有哪些目標?是非常有益處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