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六大核心思想

  作爲ERP的前身,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90年代初發展成爲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製造資源計劃)。90年代中期,中國企業知道了什麼叫ERP,但到了90年代末,雖然國內已有企業開始實施這一先進系統,但真正理解了ERP思想的企業卻不是很多。
  其實對於企業來說,ERP首先應該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管理手段與信息系統。管理思想是ERP的靈魂,不能正確認識ERP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實施和應用ERP系統。那麼,ERP的管理內涵是什麼?其先進的管理思想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作爲業內人士,筆者試從以下六大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給企業一些有益的啓示。

  幫助企業實現體制創新

  新的管理機制必須能迅速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勞動成本。ERP幫助企業實現體制創新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幫助企業建立一種新的管理體制,其特點在於能實現企業內部的相互監督和相互促進,並保證每個員工都自覺發揮最大的潛能去工作,使每個員工的報酬與他的勞動成果緊密相連,管理層也不會出現獨裁現象。

  ERP作爲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變的不僅僅是某個人的個人行爲或表層上的一個組織動作,而是從思想上去剔除管理者的舊觀念,注入新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是國外的ERP產品還是本土的ERP產品,關鍵看其管理思想是否新穎又實用,並且不脫離現實。必須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企業中的確存在捧着"金飯碗"要飯的情況,即企業花巨資購買並實施了ERP系統,但卻發揮不出該系統的作用,也就是說買而不用。這樣,不要說實現企業體制管理創新,連企業基本的信息化也很難實現。

  "以人爲本"的競爭機制

  近年來,許多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筆者不禁要問,什麼叫"以人爲本"?是不是企業以人爲主導作用,就叫做"以人爲本"?這種解釋應該沒有錯誤,但太籠統,會給企業員工造成模糊不清的認識。ERP的管理思想認爲,"以人爲本"的前提是,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競爭機制,僅靠員工的自覺性和職業道德是不夠的。因此,應首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競爭機制,在此基礎上,給每一個員工制定一個工作評價標準,並以此作爲對員工的獎勵標準,使每個員工都必須達到這個標準,並不斷超越這個標準,而且越遠越好。隨着標準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這樣"以人爲本"的管理方法就不會成爲空泛的教條。

  把組織看做是一個社會系統

  ERP吸收了西方現代管理理論中社會系統學派的創始人巴納德的管理思想,他把組織看做是一個社會系統,這個系統要求人們之間的合作。在ERP的管理思想中,組織是一個協作的系統,應用ERP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結合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組織內部建立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有效信息交流溝通系統,這一系統能保證上級及時掌握情況,獲得作爲決策基礎的準確信息,又能保證指令的順利下達和執行。

  這樣一種信息交流系統的建立和維護,是一個組織存在與發展的首要條件,其後才談得上組織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另外,在運用這一系統時,還應當注意信息交流系統的完整性。

  以"供應鏈管理"爲核心 ERP基於MRPⅡ,又超越了MRPⅡ。

  ERP系統在MRPⅡ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範圍,它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SCM),並對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這樣就形成了以供應鏈爲核心的ERP管理系統。供應鏈跨越了部門與企業,形成了以產品或服務爲核心的業務流程。以製造業爲例,供應鏈上的主要活動者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產品製造商、分銷商與零售商和最終用戶。

  以SCM爲核心的ERP系統,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給有關企業帶來了顯著的利益。SCM從整個市場競爭與社會需求出發,實現了社會資源的重組與業務的重組,大大改善了社會經濟活動中物流與信息流運轉的效率和有效性,消除了中間冗餘的環節,減少了浪費,避免了延誤。

  以"客戶關係管理"爲前臺重要支撐

  在以客戶爲中心的市場經濟時代,企業關注的焦點逐漸由過去關注產品轉移到關注客戶上來。由於需要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客戶身上,關係營銷、服務營銷等理念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信息科技的長足發展從技術上爲企業加強客戶關係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ERP系統在以供應鏈爲核心的管理基礎上,增加了客戶關係管理後,將着重解決企業業務活動的自動化和流程改進,尤其是在銷售、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和支持等與客戶直接打交道的前臺領域。客戶關係管理(CRM)能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戶爲中心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有形和無形資產),並將這些資源集中應用於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身上。其目標是通過縮短銷售週期和降低銷售成本,通過尋求擴展業務所需的新市場和新渠道,並通過改進客戶價值、客戶滿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戶的忠誠度等方面來改善企業的管理。

  實現電子商務,全面整合企業內外資源

  隨着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子化企業管理思想的出現,ERP也進行着不斷的調整,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網絡時代的ERP將使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所引起的管理模式的變革,它採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行業化和本地化的特點。 電子商務時代的ERP將圍繞如何幫助企業實現管理模式的調整以及如何爲企業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來迎接數字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它支持敏捷化企業的組織形式(動態聯盟)、企業管理方式(以團隊爲核心的扁平化組織結構方式)和工作方式(並行工程和協同工作),通過計算機網絡將企業、用戶、供應商及其他商貿活動涉及的職能機構集成起來,完成信息流、物流和價值流的有效轉移與優化,包括企業內部運營的網絡化、供應鏈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的網絡化。電子商務時代的ERP系統還將充分利用Internet技術及信息集成技術,將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企業辦公自動化等功能全面集成優化,以支持產品協同商務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

  通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爲,藉助IT技術,ERP系統得以將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變成現實中可實施應用的計算機軟件系統。但如果ERP一味固守原有的管理思想,只停留在企業內部流程的管理上,將不能適應電子商務時代資源優化及企業間協同發展的需要。由於IT技術與現代管理思想的不斷髮展,業內有些人士認爲ERP過時了,CRM將應運而生,並有取代ERP之勢。實際上,CRM的價值在於突出了客戶服務與支持、銷售管理、營運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它完全可以被視爲廣義ERP系統的一部分,兩者完全可以形成無縫的閉環系統,爲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