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編程第一人-樓天城 | 世界頂尖黑客、曾被百度、臉書谷歌青睞

有「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的稱號,也被參加競賽的學子們敬稱爲「樓教主」。李開復說他是未來推動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他的傳奇經歷一直激勵着衆多年輕學子

他的老師是美籍華人姚期智院士,而姚教授可不是一般的人類!!

姚期智是圖靈獎唯一的華人獲獎者,也是世界現代密碼學、理論計算機科學、量子計算等領域的奠基人,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

他於 2004 年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並開設了國內首門計算機理論課程,從根本上夯實了國內計算機本科課程的理論基礎。

隔年又創辦瞭如今大名鼎鼎的「姚班」,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國計算機科學的頂尖人才,其門生早已遍佈國內外 AI 產業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各個關鍵領域:中國計算機編程第一人樓天城,還有曠視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印奇、楊沐、唐文斌都是姚班走出來的學生。

簡介

樓天城,1986年出生,高中畢業於杭州十四中。2004年保送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8年進入全球唯一華人圖靈獎(計算機諾貝爾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領導的清華大學理論計算機中心攻讀博士。樓天城是中國公認的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經常以一人單挑一個隊,在CEOI、ACM界無人不曉其大名,人稱“樓教主”。

獲獎情況

2001年11月,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浙江賽區)一等獎。

2002年8月,全國青少年信息學競賽三等獎。

2002年10月,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浙江賽區)一等獎。

2002年11月,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一等獎,浙江賽區第1名。

2003年8月,全國青少年信息學競賽一等獎,入選國家集訓隊。

2003年10月,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

2003年11月,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一等獎。

2004年5月,國家隊選拔賽第一名。

2004年9月,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

2005年,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總冠軍。

2006年,蟬聯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總冠軍。

2006年,Google全球編程挑戰賽第三名。

2006年,TopCoder算法中國區第一名。

2006年,ACM/ICPC中國賽區各站冠軍。

2007年,帶領清華大學隊在ACM/ICPC全球總決賽中獲得第二名。

2007年,樓天城開發了Walk(WalkLan)(Walk腳本),構造了我國GIS軟件的第一個測繪地理信息腳本語言。

2008年11月14日,Google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

2008年11月23日,臨時代替受傷的同學參加ACM/ICPC杭州賽區,力壓羣雄奪得第一名。

2009年4月21日,再次帶領清華大學隊在ACM-ICPC全球總決賽中獲得第二名,因爲罰時,遺憾與冠軍失之交臂。

2009年11月,蟬聯Google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

2011年1月,在Facebook舉辦的2011臉書駭客杯世界編程大賽 (Facebook Hacker Cup 2011)獲得第三名。

2012年3月,在Facebook舉辦的2012臉書駭客杯世界編程大賽中再次獲得第三名。

曾經風靡大街小巷and老少爺們兒的卡牌桌遊——三國殺!就是我樓天城樓教主發明的!!!(別不信,被求證網上熱傳的「樓天城發明三國殺」真僞時,樓天城表示這是真的,他在清華的三國殺小組裏「負責遊戲的平衡性檢測」,確是發明者之一)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樓天城是浙江杭州人,曾就讀杭州十四中,高中之前,樓天城並沒怎麼碰過電腦。

但他是一個具有超強理科思維的人,即使是踢球時,也居然會不斷計算向對方球門底線帶球角度、距離和得分之間的概率關係!

然而,後來他之所以選擇計算機編程,不是因爲數學太好,恰恰是數學「太差」——他總是在一些枯燥的重複性計算中犯錯。

「數學上的計算體力活,如果讓一個很會計算的完成,不是更好嗎?」

這是樓天城進入編程世界前提出的疑問,也是樓天城在人生程序上的第一個「Hello World」!(「Hello World」幾乎是所有程序猿的第一行代碼)

他說:

「我喜歡那些學習方式的創意,去告訴計算機要做什麼,如何控制它;特別是使用數學去告訴計算機如何解決一個問題。」

(杭州市第十四中學)

在這種「偷懶」思維的驅使下,高一的樓天城加入了計算機小組,試圖尋求方法讓機器幫助人進行計算。

從小就具有編程思維的他,沒幾個月就獲得了 2002 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一等獎,浙江賽區第一名,轟動一時。

2004 年,他更幫助中國隊獲得國際信息學奧賽(IOI)金牌,這是代表世界中學生程序設計的最高水平。

他理所當然地取得了清華大學的保送資格。清華園的時光,他編寫了人生的重要幾行代碼。

名師出高徒

他是清華大學首屆「姚期智班」學生,主要研究領域是組合算法。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

「失敗」的美國戰役

2006 年,Google Code Jam,樓天城的飛機穿越 13 小時的雲層,降落在大蘋果紐約市,他急匆匆地趕到了舉辦比賽的酒店。

(比賽以及下榻之酒店)

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世界賽事,旅途的勞累令他昏昏入睡,連鬧鐘設錯了也全然不知覺,這似乎爲他比賽的失利留下了伏筆。

(選手備賽房間)

比賽總共有三道大題,250 分的題目是一道平面極值問題,500 分的題目是一道反 Hash 函數問題,1000 分的題目是涉及卷積函數和計算反函數的問題。

前期樓天城成績尚可,三道大題完成後,位居前六。

進入比賽的「Challenge」階段,戲劇性發生了,樓天城抓住一個挑戰他人的機會,並獲得成功,一舉佔據了榜首!

這一次,是他第一次離世界冠軍如此接近。

但比賽似乎被刻意設計着,戲劇性繼續發揮作用。最後階段的「系統測試」中,樓天城接二連三掉進坑裏,有的 double 用錯,有的變量忘記暫存,成績從「天堂」一下子又掉回了「地獄」,最終排名 50 左右。

比賽結果並不理想,可這似乎沒有打擊到樓天城,他說,「這兩個錯誤至今仍刻骨銘心!」,經驗是賺到了,甚至爲後來反攻埋下了原力。

連續兩年,中國人包攬冠亞軍

由於諸多東歐天才黑客的存在,中國在國際性編程比賽領獎臺上最多隻佔一個位置,直到 2008 年 Google Code Jam,樓天城領銜的中國軍團歷史性地包攬了冠亞軍。

(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宣傳海報)

本屆比賽,全球超過 11000 名選手參加,最終有 100 位選手闖入在 Google 總部美國山景城舉行的總決賽,其中中國選手佔了 1/5。

(比賽現場)

比賽總共有 5 道問題,經過 3 個小時的激烈比賽,中國樓天城以 89 最高分,罰時僅 2:57:20 獲得冠軍,而同樣來自中國的朱澤園以 3:10:16 的較長罰時屈居亞軍,這是當時中國選手在同級別大賽的重大突破。

(2008 年 Google Code Jam 題目與結果)

2009 年,樓天城再次蟬聯冠軍,亞軍則變成了清華 2009 級漆子超。

(2009 年 Google Code Jam 題目與結果)

在樓天城之前,中國人最高只拿到了亞軍,而他之後,至今再無中國人站上冠軍領獎臺。

當時還是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積極評價樓天城等人在編程的突破,認爲這些人將是

「未來推動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未來也即將證明他是對的。

「天才與否,取決於最終的高度」

當所有人將「天才之名」冠於其頂時,樓天城對天才做出了自己的定義。

他作爲一個理科生是嚴謹的,他認爲天才與否,取決於最終達到的高度。一些事情不過比別人早幾年做到,算不上什麼天才。

他的字裏行間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亞里士多德著名的三段論證明——

大前提:他的一些事不過比別人早幾年做到,聰明人遲早能做到,只是時間問題。

小前提:判定天才看的是「最終的高度」,他現在高度不夠,沒有突破性的成就。

結論:他現在並不是天才。

這就是樓天城「天才理論」的理科式證明。

身居編程界廟堂之高位,卻謙遜如入門小兒,爲他增添了幾分魅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