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重游 - Day1

讲课内容比较难,不过还算好懂。
班主任叫于雷……鱼雷……一米五的男人也是少见……鱼雷不是长的吗……
但晚上的题就板难……真心认为是国决难度的……
不知有人换班没……
————————————接下来是知识了————————————

  • KCN 加入到过量CuSO4 中,主要体现CN 的拟(类)卤素性质,此时CN 可和I 类比。而且氧化性Br2>(CN)2>I2

    2Cu2++4CN=====2CuCN+(CN)2
  • Zn(CN)24 和甲醛,无机上不好解释,但有机上容易一点。CNH+HCN ,可以和羰基亲核加成。

  • P2O5+NH3: 按类似有机中的机理,NH3 进攻P4O10 ,依次解开P-O键,得P(NH2)(OH)P(NH2)(OH)

  • 三聚甲醛,我曾认为是6-冠-3,可能与Pd生成配合物啥的。不过条件是“高温水溶液”,三聚甲醛就可能水解成甲醛,还原贵金属。

  • 熟悉Mn的各种价态。Mn3+ 呈“红酒色”,还是和高锰酸钾颜色有些差别。

  • 显影和定影,就是个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性质,注意酸碱性。

  • KClLiClNaCl 晶型相同(NaCl型),混合后形成混晶,在熔炉内形成共熔体,不利于降低融点。(表示前面600。C已经提示了这一点)NaAlCl4 要电解,只能是Na+AlCl4 ,而AlCl+4 遇水肯定分解,所以需要严格无水条件。比较强的脱水剂P2O5SOCl2 等,都比较贵。

  • Ti 的一些性质:TiCTi 单质吸收H2 ,与N2 可形成TiN4Ti 酸洗会钝化,还有钙钛矿晶型。

  • 游离基反应时,由于生成游离基后,其存在时间很短,一般认为它参加一次反应后不再参与这个过程。.OH 可夺取有机分子中的活泼氢,NO2 有一个单电子,所以也当做“游离基”。

  • 核反应方程式,从产物和衰变方式推质量数,一般α 衰变是质量数减4,质子数减2;β 衰变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加1。一般质量数减少,除了α 衰变,就是放出中子。看一看书,再也没啥。

  • 浓盐酸改变电极电势,一定要说增大谁的浓度(或其他),增强谁的氧化性;增大谁的浓度(或其他),增强谁的还原性。两句都要说。

    SnCl2+HCl=====HSnCl3
  • 抽滤过程,就是利用液面两侧压力差,加快过滤速率。有机溶剂的饱和蒸汽压很大,进入水中减小了压力差,达不到工作效果。有个叫相平衡的玩意儿,国决才考,研究一下。

  • KMnO4 氧化烯烃,稀、冷、中性下氧化为二元醇:

    MnO4+CH3CH=CHCH3=====CH3CH(OH)CH(OH)CH3+MnO2+2OH

    酸性、碱性、加热下氧化为酮、羧酸:
    MnO4+CH3CH=CHCH3+H+=====2CH3COOH+Mn2+MnO4+CH3CH=CHCH3+OH=====2CH3COOH+MnO24
  • 水有两对孤对电子,可作Lewis碱与高价金属离子(Lewis酸)配位,故高价金属离子在水中稳定。质子酸性比Ti4+ 强,但质子一出现,就会与水结合成H3O+ ,水合氢离子酸性较Ti4+ 弱。

  • 非水溶剂中,酸碱质子理论不太适用,得靠Lewis酸碱理论了。H2SO4 的Lewis碱性弱,配位性弱,Ti4+ 不稳定。还有,酸性强不代表碱性就弱,比如水,如果将它电离出来的H3O+ 当作强酸的话,OH 也能当作强碱(所以水是中性的)。

  • 苯酚(A)电离后的苯酚根,和它的酮式结构(B)电离后的阴离子(姑且这样叫吧),其实属于同一结构的共振极限式,所以电离后都产生H+ 同一酸根,假设一个反应

    AB               K

    方程加和得 \mathrm {K_{aA}=K.K_{aB}},酸性大小比较就是看K是否大于1。由于A是环闭共轭体系较稳定,K小于1,\mathrm {K_{aB}}较大。

竞争反应模型

反应主要产物随温度变化,通式为:

Ak1k1k2k2B

许多反应在298K下有如下关系:

k1>k2,k1k1<k2k2

以上k表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 动力学产物:简单理解为活化能低的一端的产物。
  • 热力学产物:简单理解为ΔG 小的一端的产物。

举例:
- 最简单的例子:CH3CH2OH 和浓H2SO4 ,140℃下制得乙醚,170℃下制得乙烯;
- 萘在浓硫酸80℃得α 萘磺酸,160℃得β 萘磺酸;
- 呋喃和顺丁二酰胺发生Diels-Alder反应,在常温(25℃)下得到内型加成产物,90℃下得到外型加成产物(见周环反应)。

Arrhenius经验公式:

k=AeEaRT

lnk=EaRT+B

已知两个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两式相减得:

lnk2k1=EaR(1T11T2)

所以已知两个温度下的kT 就可知道反应的活化能。

常用下图表示竞争反应的热、动力学性质:

[图]

ΔG=RTlnkθ+RTlnQc

ΔG=ΔHTΔS

铁的分析:
- 稍过量Sn2+ 还原Fe3+

Sn2++2Fe3+=====Sn4++2Fe3+
  • 稍过量HgCl2 除去过量的Sn2+


2Cl+2Hg2++Sn2+=====Hg2Cl2+Sn4+
  • 细丝状沉淀:Hg2Cl2
  • 磷酸作用:与Fe3+ 结合成无色配合物,掩蔽Fe3+ 的黄色
  • K2Cr2O7KMnO4 的副反应:

    5Hg2Cl2+2MnO4+10Cl+16H+=====5HgCl2+2Mn2++8H2O

    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Sn2+ 先还原Fe3+Sn2+ 过量后还原甲基橙的偶氮基团(-N=N-),溶液从红色(酸性甲基橙)变为无色(或淡绿色,Fe2+ )。

光化学:
- 光做引发剂:如

Cl2+H2hν2HCl       ΔH<0
  • 光作能源,如光合作用、水的光解等,为吸热反应

    2H2Ohν2H2+O2

    而且水的光解是可逆反应,光照强度(Φ )参与平衡,有
    K=p2H2pO2Φ

  • 细胞膜电位:浓度差电池
    其平衡时的ΔpH 永远保持不变。
    1.大量等渗NaCl 溶液,其pH 保持在7.00,得解。
    2.与细胞内液等量的等渗NaCl 溶液,总pH 之和为14.00,ΔpH 不变,列二元一次方程,得解。

  • 灭火器: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原来的CO2 为常温,喷出低温CO2 时对外做功,W<0,温度和外界相同,Q=0,故ΔU<0 ,内能表现为温度,于是喷出低温CO2

对于“把……换为……好不好”的问题,一般是不好,然后分析:换了哪不好,不换哪里好,先想化学,再想物理。
CO2 可抑制NaHCO3 分解,加了干燥剂会促进NaCO3 分解,所以不能用N2 替换CO2 ,也不能使用干燥剂。

———————知识讲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