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恢復硬盤數據方法

硬盤作爲用戶存儲數據的主要場所,其最大的用途莫過於存儲數據,但有時往往由於用戶操作不甚等原因,造成用戶數據的丟失。如果對於普通用戶,數據對用戶相對而言並不重要,那麼丟了就丟了,沒太大關係;但如果數據對用戶很重要(對於這類用戶,AWU推薦應經常備份數據),這時數據丟失了怎麼辦呢?此文就是通過一次對硬盤數據的恢復過程分析來簡要說明一下硬盤數據恢復的大概方法,希望對大家恢復硬盤數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相關概念:

  MBR(MAIN BOOT RECORD)即主引導記錄區,它位於整個硬盤的0磁道0柱面1扇區,包括硬盤引導程序和分區表。

  DBR(D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統引導記錄區,通常位於硬盤的0磁道1柱面1扇區,是操作系統可直接訪問的第一個扇區,它也包括一個引導程序和一個被稱爲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區參數記錄表。每個邏輯分區都有一個DBR。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dows9X系統的文件尋址格式,爲了數據安全起見,FAT一般做兩個, 二FAT爲第一FAT的備份。

  DIR 是DIRECTORY即根目錄區的簡寫,DIR緊接在第二FAT表之後。

估計數據丟失原因:

  1、安裝多系統引導軟件後,異常操作造成。

  2、遭到某種病毒感染。 數據丟失前狀態:2.5G 硬盤,原分區爲:C:2G + D:500M,D盤裝有重要數據。兩分區均爲FAT16格式。

數據丟失過程:

  一次系統重啓後,D盤丟失。

數據丟失後的操作:

  該客戶曾用FDISK重新分區,試圖按原分區大小再造分區,未果。但沒有格式化D盤,只格式化了C盤並重裝系統。

客戶的數據修復要求:

  恢復D盤根目錄下"數碼相機"目錄內所有文件。

所用工具:

  NORTON DISK DOCTOR:diskedit.exe

數據修復過程:

  一、 數據備份:主要包括物理0磁道各扇區,各分區邏輯0磁道,FAT表和根目錄區等,再配以GHOST備份各分區的數據區。

  二、 分析該硬盤的主引導扇區MBR(包括主分區表和引導程序)、各分區的引導扇區DBR、FAT表及根目錄區。

  由於已經重新分區並能順利啓動C盤(拋開病毒原因),故MBR的邏輯結構應該沒問題,通過DISKEDIT察看MBR所在的0磁道第一扇區,證實估計正確,但現分區表與原分區表是否完全一致,還不能確定。

  通過分區表,可以查找到各分區的引導扇區所在的物理位置,分析後可確定C盤的各項重要數據(引導扇區、第一FAT表、二FAT表、根目錄區)均沒有異常,但D盤除了引導扇區DBR外、上訴的其他數據均無法對應,DBR之所以無異常,是因爲重新分區的結果,而FAT1、 FAT2和根目錄區面目全非的原因,大致應該有兩種可能:一是現分區與原分區不一致,導致數據對不上號;二是數據已被病毒破壞。

  由於在察看MBR時,發現0磁道的其他扇區留有不明程序的殘餘代碼,通過察看其中的一些顯示信息,可以判定是某種多系統軟件留下的,說明客戶曾經安裝過多系統管理軟件。這樣大致可以排除病毒破壞分區的可能,分區丟失應該是異常操作多系統管理軟件引起的。

  三、 尋找原有分區根據前面的分析,由於客戶在數據丟失後又進行了重新分區,而且估計現有的分區與原來的分區不一致,這樣無疑加大了數據修復的難度,但幸好沒有格式化D盤,因爲如果單單只是FDISK,只會改寫原硬盤的各分區的第一扇區,如果這個扇區不落在原分區的重要參數區(DBR、FAT、根目錄)上,那麼修復的成功率還是挺高的。接下來就是尋找原有D盤的重要數據區了,根據客戶提供的資料可知,原D盤根目錄下有一叫"數碼相機"的子目錄,於是用DISKEDIT提供的搜索功能,搜索"數碼相機"對應的十六進制代碼,可以找到原有D盤的根目錄區。歷時30分鐘,通過過濾搜索結果,最終找到該根目錄所在的扇區,然後順藤摸瓜,向前翻過兩個FAT表(根據經驗大概400-500個扇區)找到原D盤的DBR所在的扇區,接着再向前翻63個扇區,找到原D盤的分區表,至此,最困難的問題攻克了。

  四、 重建主分區表因爲客戶後來用FDISK重新建立的主分區表與原來的分區表並不一致,故必須手工重建原分區表,通過前面找到的原D盤分區表和原D盤的DBR,可以計算出主分區表。包括各分區的起始、結束扇區、分區大小、分區類型等。算出結果後,改寫0磁道1扇區的主分區表。

  五、 重啓系統,出現原D盤,所有文件基本全部恢復。拷貝出"數碼相機"目錄,做好備份。通知客戶取回數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