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3日遊頤和園 tiger

飛雁秋水起殘池,落葉西風妒菊花

 

也有衰荷怨水寒,何曾香藕恨月圓

 

心印浮雲自高遠,胸懷松濤笑深寒

 

喜得晴空千里志,縱繪世間萬物華

 

秋水恨殘池,

落葉妒菊花

紅廊空枯杈,

勞雁辭肥鴨

 

20051023日遊頤和園

國慶前後已有1個月沒去頤和園了,設想便能一下從它的夏直到秋了

就像會老友一樣去了。

沒想到別了一季的園子,就想別了一旬的人一樣,老了十多歲,而我的心裏還裝着它夏天的美。

還是從南如意門進去的,我的老友,是誰讓你這樣的老去了。

 

淺淺的湖水讓岸邊的一些的岩石,泥土統統顯露出來,而一個月前我還划船到過這裏。更是那垂直的岸石上,水一層層褪下時留下的條條痕跡就像老人頭上的皺紋,太讓人傷心了。是誰給我記憶中的麗人急急催生了愁容,難道吸引每天幾萬遊客的昆明湖留不下這湖水,難道無論南水北調,全城的節約用水也換不來這一湖水嘛,更不敢想八大處人造的山泉,西山上乾枯的河道。唉!秋天來了,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再走走看看吧!

 

當路過我們以前坐過的長椅時,我沒有停步,眼前的殘荷枯蓮遍佈在顯露出的泥土上。

再也不敢想,什麼“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再看看路兩邊不停有黃葉落下,心又是一沉。

 

       但看落葉之處卻是一簇簇盛開的各色菊花,其鮮豔,張揚讓人也不得不欣喜些。

 

       再走走看吧,一路上已經不像上次了,人們已經是找着有陽光的地方呆着了。我試着在樹下坐一會,不行是覺得涼了。

 

       再走,過了西南門上了西堤,緊靠了西牆,少了高大的樹遮擋,有了陽光,還是可以坐下來休息的。

 

       找了一把長椅,開始我的日光睡。一個小時吧

 

       之後心情也好多了,尤其是如洗的天空,(雖然遠處還是有些灰濛濛的),西邊的湖面上三隻覓食的小鴨子,一隻總是離人很近的喜鵲,依舊濃密的樹林。想想 正是由繁華轉至衰敗之際,但也是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就不要過於悲傷了,也應該正確對待時光的自然變遷。自己要積極的珍惜光陰,也就可以在每一時刻都準備,都付出,就會有收穫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