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夜滑天安門(2005/08/26)徐老師

下班前在網上約了幾個人7點半在人民大會堂南門集合去刷街。我和公司的TIGER七點鐘離開辦公室,商量着是滑到天安門還是坐車過去,因爲這幾天北京正在整頓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秩序,禁止輪滑上街。可我們剛走到崇文門十字路口就看到一個哥們兒全副武裝,一身短打,戴着頭盔,揹着專業輪滑包,腳登一雙五輪速滑鞋,孤零零地站在路口等紅燈。TIGER上去攀談,聽口音是外地人,他一定不知道北京正在整頓,不然,過路口時爲什麼不藏在自行車流中,躲避警察。

我去年國慶節夜裏去天安門滑過一次,人太多,以後就沒去。這是第二次,應TIGER的邀請同行。

我們坐車到前門,從廣場東側過街地道進入天安門廣場。降國旗儀式七點前已經結束,大部分外地遊客陸續走出廣場,廣場上很清靜。我們在紀念堂南門外的鐵欄杆那換了鞋和衣服,然後把包掛在紀念堂南門衛兵旁邊的欄杆上,有“國旗班”的戰士給我們看着包,解除了後顧之憂,我們可以放心地到處滑了。 

我們先在紀念堂南側滑了兩圈,場地非常好,比首體強多了,跟工體差不多。因爲準備刷街,我和TIGER每人配備了一臺對講機,以便隊伍的首尾保持聯絡。可是等到八點也沒有見到網上約的滑友,倒是看到一隊人馬從廣場西側路口滑出廣場,上了街。

這時,TIGERWIFE(不知真假,看上去象個高中學生)也來到紀念堂西門,她學輪滑時間不長,進步很大,如果練會剎車,刷街就不成問題了。

  我們繞紀念堂滑了兩圈,TIGER優美的側登、流暢的滑行、從容的倒腳、誇張的擺臂和瀟灑的急停,引來路人陣陣讚歎。

     滑到紀念堂北面時碰到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穿一身職業輪滑服,也是滑速滑的。因爲我穿了一身國家隊的隊服,TIGER騙他,說我是國家隊的退役隊員,那小孩追着我要請教“雙推”技術。其實我是水冰改輪滑才一年多,“雙推”還沒練好呢。我跟小孩在紀念堂西面300米的“直道”上比了一會兒速度,他的“雙推”技術不錯,可還是不如我的“單推”快,不知道那男孩兒信不信我是國家隊的?

     天漸漸暗下來,廣場上華燈齊放,很多中外遊客陸續來到天安門廣場。廣場上有人在放風箏,有人在踢足球,有人在打羽毛球,有人在散步,可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們輪滑的人,當我們從遊人身邊滑過時,幾乎沒有人不發出讚歎。

     這時,那個“專業”小男孩兒叫我們到紀念堂北面去滑。那裏聚集了很多的人,男女老少的輪滑者都有。國家輪滑協會的張教練在那裏辦了一個班,用圓筒擺了一個輪滑場,不少高手在那個場地裏滑,也有“低手”在周圍滑。場地周圍被圍觀的數百中外遊客圍得嚴嚴實實。

     想着正當別人傻呵呵地守在電視前看超女PK時,如此之多的中外遊客在“首都的心臟”圍觀我們輪滑,頓時興致大增。

     我和TIGER滑進場地,TIGER舞蹈般的優美動作和我風馳電掣的速度引來陣陣喝彩。場地不大,正是我展現嫺熟彎道技術的好機會。過彎道時,我儘量把姿勢壓低,場地摩擦係數很大,輪子抓地性能很好,我身體可以傾斜30度以下。隨着我們滑過的地方,一陣陣照相機的閃光燈令人目眩。一些外地民工看得口瞪目呆,我故意擦着他們身邊急馳而過,嚇得他們一片尖叫。如果他們誰伸出一隻腳來,那我就慘了。

     一隊“藍海盜”俱樂部(不知他們“盜”什麼?賣D版光盤?)的中老年滑友滑進了場地,好象歲數都不如我大。好,我最喜歡跟滑。我緊緊跟在他們後面,按技術規範要求,下巴接近前者臀部上方,身體保持30-50公分距離。遺憾的是前方不是個MM。其實我最願意跟在MM後面滑,可以節省15%的體力。A John plus a Jenny makes tough skating a breeze(男女搭配,滑着不累)。他們速度的確很快,我們以相同的速度、步幅、頻率滑了十幾圈,他們體力不支退場,我又高速滑了幾圈。我今天誓奪“天安門速滑第一人”。

     轉圈時,我聽見幾位北京“砍爺”在旁邊聊天。一個指着我問另一個:“您說那位是國家隊的嗎?”

     “不---是(拉長聲),國家隊的哪能挨這兒滑!”一個說。

     “那也保不齊,徐三兆不就是跟這兒發現郭丹的嗎?”另一個還不服氣。

     聽着他們聊天,我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滑了兩個多小時,沒有體力再刷街了。其實,天安門這地方很不錯,要體會速度的快感,還是來這裏。

     快十點鐘了,我們離開廣場,在路南邊的KFC喝了幾杯冷飲。店裏的客人看我們的裝扮,眼神怪怪的,不知道我們是玩什麼的。下次我們不用換裝,穿着輪滑鞋直接進去就好了,那才叫酷。

     總之,週五夜滑天安門真是太爽了,以後要常去!這裏離公司近,下班又順路,場地又好,最重要的是有人給你喝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