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面試題及解析(九)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ualusiyu/article/details/8132175

問題一:爲什麼要在一個團隊中開展軟件測試工作?
任何軟件在開發過程中都會留下缺陷,帶有缺陷的軟件產品如果提交出去,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必須在客戶之前發現儘可能多的問題,從而保障客戶滿意。而發現問題的這個過程稱之爲測試。
 
問題二:簡述你在以前的工作中做過哪些事情,比較熟悉什麼。
       此問題每個人都不一樣。我自己的答案如下。
我主要的工作是系統測試和自動化測試,也曾少量涉及性能測試。在系統測試中,主要是對BOSS系統的業務邏輯功能,以及軟交換系統的Class 5特性進行測試。性能測試中,主要是進行的壓力測試,在各個不同數量請求的情況下,獲取系統響應時間以及系統資源消耗情況。自動化測試主要是通過自己寫腳本以及一些第三方工具的結合來測試軟交換的特性測試。
 
問題三:你所瞭解的的軟件測試類型都有哪些,簡單介紹一下。
1.         基本功能驗證。主要是對發佈的版本進行一些最主要功能的測試。英文常見叫法是Smoking Test, Basic Verification Test或者Sanity Check。
2.         功能測試。主要是依據需求或者需求分析文檔,對所發佈的版本進行測試,看看是否滿足需求,是否出現了不必要的功能。
3.         單元測試。是開發人員進行的測試之一,一般是開發人員對很小的模塊,比如函數進行測試,一般來說,開發人員還需要開發相應的測試樁來進行此類測試。
4.         集成測試。在大型的開發過程中,軟件是模塊化進行開發的,將不同的模塊揉合在一起的話,需要進行的測試就是集成測試。
5.         系統測試。當軟件提交給測試組後,是對整個系統的所有功能進行測試,一般來說,功能測試是系統測試的一個部分。
6.         壓力測試。主要是在很大性能的情況下,這個性能已經接近了系統的極限,看看系統運轉的情況。
7.         負載測試。主要是用各種不同的性能去檢測系統,採集各個數據在這些性能情況下的數據。
8.         黑盒測試。指系統對你來說是完全不透明的,只給你留下了輸入和最終輸出,這個是功能測試的方法之一。
9.         灰盒測試。指在瞭解部分系統內部工作機制的情況下,對於系統進行的覆蓋性測試。
10.     白盒測試。主要是在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的情況下,開發人員已知代碼,對這一段的代碼進行全路徑的覆蓋測試。
11.     界面測試。主要是看用戶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是否有文字或者排版錯誤,是否有輸入限制等等。
12.     迴歸測試。一般是系統發現BUG,開發人員修改後,和BUG直接相關以及可能相關的功能進行的測試。
13.     安裝和卸載的測試。
14.     恢復測試。主要是一個系統在發生了災難的情況下,從錯誤中是否容易恢復。
15.     兼容性測試。一個系統在不同的語言,操作系統下的系統測試。
16.     安全測試。系統在遇到攻擊或者類似情況下的表現。
17.     Alpha測試。系統在給最終用戶前,測試人員在實驗室中模擬最終用戶的測試。
18.     Beta測試。由部分最終用戶通過使用來進行的測試。
19.     比較測試。和其他具有相同或者類似功能的系統進行對比的測試。
20.     驗收測試。一般是最終用戶在接受產品前,依據自己所提出的要求進行的測試,很多情況下,驗收測試可能委託第三方機構完成。
 
問題四:測試計劃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測試計劃文檔的內容應該包括什麼?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軟件測試計劃是指導測試過程的綱領性文件。
包含了產品概述、測試策略、測試方法、測試區域、測試配置、測試周期、測試資源、測試交流、風險分析等內容。藉助軟件測試計劃,參與測試的項目成員,尤其是測試管理人員,可以明確測試任務和測試方法,保持測試實施過程的順暢溝通,跟蹤和控制測試進度,應對測試過程中的各種變更。
測試計劃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之間是戰略和戰術的關係,測試計劃主要從宏觀上規劃測試活動的範圍、方法和資源配置,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是完成測試任務的具體戰術。所以其中最重要的是測試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最好是能先評審)。
 
問題五:你認爲做好測試計劃工作的關鍵是什麼?
1.         明確測試的目標,增強測試計劃的實用性
編寫軟件測試計劃得重要目的就是使測試過程能夠發現更多的軟件缺陷,因此軟件測試計劃的價值取決於它對幫助管理測試項目,並且找出軟件潛在的缺陷。因此,軟件測試計劃中的測試範圍必須高度覆蓋功能需求,測試方法必須切實可行,測試工具並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便於使用,生成的測試結果直觀、準確
2.         堅持“5W”規則,明確內容與過程
“5W”規則指的是“What(做什麼)”、“Why(爲什麼做)”、“When(何時做)”、“Where(在哪裏)”、“How(如何做)”。利用“5W”規則創建軟件測試計劃,可以幫助測試團隊理解測試的目的(Why),明確測試的範圍和內容(What),確定測試的開始和結束日期(When),指出測試的方法和工具(How),給出測試文檔和軟件的存放位置(Where)。
3.         採用評審和更新機制,保證測試計劃滿足實際需求
測試計劃寫作完成後,如果沒有經過評審,直接發送給測試團隊,測試計劃內容的可能不準確或遺漏測試內容,或者軟件需求變更引起測試範圍的增減,而測試計劃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誤導測試執行人員。
4.         分別創建測試計劃與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
應把詳細的測試技術指標包含到獨立創建的測試詳細規格文檔,把用於指導測試小組執行測試過程的測試用例放到獨立創建的測試用例文檔或測試用例管理數據庫中。測試計劃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之間是戰略和戰術的關係,測試計劃主要從宏觀上規劃測試活動的範圍、方法和資源配置,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是完成測試任務的具體戰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