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安氏瓜葛難清

ISS、安氏瓜葛難清

           ISS與安氏的合作於2004年1月24日正式由安氏宣佈分手,ISS轉跟國家一級SI中軟件國際結成合作伙伴關係;同時,安氏也宣佈將於6月份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渠道巡展活動,傾力推廣自有品牌,一場大規模的“網安分銷SHOW”,拉開了序幕。

            分手雙方說辭不一

              
            今年年初,網絡安全產品提供商ISS與其國內獨家總代理安氏正式解除代理合作關係。奇怪的是,直到5月14日,ISS才正式對外界宣佈此事。不難推測,對於曾經爲開拓中國市場立下汗馬功勞的安氏,ISS依然有某種難以割捨的情結。ISS發言人稱,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與安氏瀕臨破裂的合作關係,ISS曾一再試圖挽回。但雙方意見終究未能統一。
              
            “兩年前ISS對安氏200萬美金的投入,如今已幾近爲零。而安氏卻以資產評估的方式拒絕償還貸款。”ISS亞太區總經理林界宏表示,在亞太地區,ISS習慣用控股的形式與總代理合作,而初期ISS對安氏200萬的投資如今已打了水漂。
              
            200萬美金的股份其實只佔到安氏整體資產的百分之幾。事實上,最終使ISS震怒的原因是安氏的三心二意:安氏在對自有品牌傾注過多熱情的同時冷落了對ISS的代理業務,導致獨霸全球IDS市場第一寶座的ISS從2003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始終業績不振。2003年起,ISS的銷售額開始低於國產品牌‘啓明星辰’,與此同時,ISS在中國的市場分額只佔到整個亞太區的7%,而根據ISS的估計,這個百分比完全可以達到30%。
              
            對於兩個矛盾的癥結點,安氏卻另執說辭。“去年ISS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下滑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整個市場不景氣。”安氏副總裁許鵬程否定了ISS把業績下滑完全歸咎於安氏單方面所爲的說法。
              
            同時許鵬程也對ISS“200萬美金投入幾近爲零”的說辭表示不以爲然:“這只是ISS單方面財務處理的結果。安氏最重要的資產是商譽、客戶基礎、人才和技術等無形資產。”其同時指出,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ISS方面。
               “ISS用戶使用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ISS的及時支援。這使安氏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很被動。”許鵬程說。

            客戶爭搶還在繼續

               ISS與安氏的關於雙方合作伙伴的“申告”,目的只有一個:爭客戶。據介紹,去年,ISS與安氏的銷售約400萬美金。
              
            安氏搶在ISS宣佈與中軟國際之前,宣告與ISS正式“分手”,也是爲了更好地爭得客戶的信任。這正如談戀愛雙方,急於向外界表明,其實分手的主動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安氏副總裁理由充分說明,是ISS遲遲不做雙方分手的申明,導致很多應用ISS產品出了問題的客戶,對安氏提出了質疑。
              
            ISS則表示,此次ISS和中軟國際之所以再次重申與iS-One(安氏)的關係,目的在於解答市場上很多用戶對兩者關係的疑惑,並推出回饋用戶的“回孃家計劃”。據林介紹,“回孃家計劃”目的是照顧及優惠包括ISS
            的“LinkTrust” 客戶的ISS以往及現有的最終用戶。8月31日前,ISS的用戶可透過郵箱的登記獲得3個月產品免費維護服務。
              
            儘管ISS否認,但該計劃利用免費服務的機會籠絡客戶,爭佔市場份額依然明顯。另外安氏抓此機會,於3月21日啓動了“關懷工程”的服務計劃。安氏向用戶發佈了相關漏洞的解決方案,開通客戶服務熱線。
             
               雙方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爭戰行業市場。而現在,ISS爭佔市場份額,落到了中軟國際這個新進入者身上了。

            “新歡”難當重任?

               作爲業內的旁觀者普遍認爲:ISS在放棄安氏之後改簽中軟國際乃“倉促之舉”。
              
            除自身在電信及銀行等行業表現強勢成爲被看好的理由以外,中軟無意在自有品牌業務上花費精力也是ISS選擇其作爲新的獨家總代的重要因素。而對於中軟國際來說,借運做ISS產品之機進入網絡安全諮詢服務領域也是頗有價值的發展途徑。
              
            據瞭解,中軟國際副總裁譚宏亮,是公司電信行業出名的銷售精英。對與ISS的合作,譚宏亮幾乎是躊躇滿志,他對中軟國際進入網安分銷這個陌生的領域很有把握。同時也表示,中軟國際實際所做的工作相當於半個廠商,首先,中軟國際爲ISS做服務,做服務的本地化;其次,中軟國際在做大客戶的同時也相當於做ISS銷售的工作。
              
            儘管具有較強的行業背景,但中軟國際和安氏相比依然有着無法逾越的弱勢:中軟國際的優勢幾乎只在行業背景,其一直以來並未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分銷渠道。而中軟國際目前也難以投入較大精力開拓分銷渠道。
               “如果ISS選擇中軟國際,至少全國渠道的一半工作將要由ISS中國公司自己承擔。”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對ISS與中軟國際的合作表示質疑。
              
            而“舊愛”安氏通過5年以來運做ISS產品已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機構,已建立起包括售後服務、培訓、銷售於一身的經驗豐富的渠道團隊。對於“人脈”主導的渠道操作來說,安氏對於ISS確實有着無法割捨的理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