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千兆以太網 應用尚待時日

 全千兆進行時

              
            以太網方便及簡單的特性,使之成爲局域網的首選技術。該應用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因其構造簡單,使用靈活特性,現逐漸得以廣泛應用,經歷十兆、百兆及千兆以太網技術,如今萬兆以太網已部分進入了實際應用。眼前,在市場“唱主角”的正是千兆以太網。
              
            千兆以太網除了極大地擴充了網絡帶寬外,還加入Qos質量管理等功能,克服了以太網固有的弱點。它的出現,使許多設想中的應用得以實現,如在快速以太網中僅僅是作爲數據傳輸使用。在千兆以太網中,局域網不僅僅具有數據傳輸的功能,還可實時傳輸視頻和語音。所以,SMU公司產品經理蔡輝,將千兆以太網譽爲“革命性的應用”,絲毫不爲過。
              
            當前,千兆以太網產品價格在不斷下調,尤其是國產品牌新品,性價比更貼近中小型企業需求。如最近,在北京世紀宏達取得的總投資額爲50萬元通州教委組建局域網項目中,因國產產品性價比與用戶投資水平吻合,其中就採用了3臺上廣電的千兆交換機。另外,主流廠商的相繼加入,爲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新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SMU網絡系統公司已有27年的發展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SMU第一次將虛擬子網技術以硬件形式實現,從而簡化了社區網絡的搭建;眼前該公司正致力於發展千兆和萬兆以太網技術。該公司的MS5526A千兆以太網交換機原本定位於企業工作組級的應用,而現在正作爲樓層交換機被廣泛應用。
              
            另一最新現象是,今年,在中關村的幾大電腦城內,一般一家網絡產品經銷商的千兆交換機銷量,由過去的“0”增長爲當前每月基本出貨量在“2到3”臺。千兆應用正慢慢朝着大衆化演進。以國產品牌紫光比威爲例,BS3000、BS5000、BS6000、BS8000
            系列是紫光比威針對教育、政府、電信等不同行業推出的千兆交換機,2003年,這些真正的千兆以太網端口銷量超過了10,000萬個,千兆端口主要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由此,該公司營銷中心產品部產品經理汪輝有理由相信,2003年是千兆以太網桌面局域網連接決定性的一年。


            千兆是趨勢還是構想

               汪輝將千兆應用成潮流的原因歸結爲兩點:
              
            (一)普遍應用的推動。由於千兆以太網爲一般企業環境應用帶來了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生產力,在過去幾個月中,桌面千兆以太網的發展已超越了專業及高科技公司等特定領域,擴展到了普通企業;
              
            (二)瓶頸的消除。主要網絡技術及工作站提供商推出的新品,不僅價格更低,且消除了許多可能導致千兆以太網基礎設施響應時間過長的問題。以上結論代表了大部分業內人士的看法。
              
            IDC研究表明,固定配置的千兆位以太網交換機端口的平均價格,已經從1998年技術興起時每端口800美元,下降到2003年每端口100美元以下;千兆位NIC的平均價格也從1999年的500美元,下降到今天的50美元以下。
               新型高密度交換機的出現,使用戶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來採購千兆傳輸用的介質和設備。利用
            802.3P規範,可以爲通過以太網、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位以太網連接所有主機使用光纜銅纜混合傳輸系統。藉助高密度LAN交換機的10/100/1000端口,網絡管理員可以在企業需要且預算允許時,移植到速度更高的終端站點。而將桌面連接改換爲千兆位以太網之後,桌面將以服務器發送數據的同樣速率從線路中讀取數據,以消除遠端瓶頸。
              
            SMU在經過對中國市場應用的調研及把握,得出如此結論:中國企業級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拉動了千兆以太網的應用。將千兆位以太網延伸到桌面對企業非常有吸引力。可以預見企業將繼續部署高帶寬應用以及功能更強的服務器和桌面系統。爲滿足快速增長的帶寬需求,部署帶有
            10/100/1000Mbps銅線連接的新型桌面是最經濟的方式。並且,隨着網絡體系結構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強,桌面PC及應用將越來越先進。大量的應用帶來更多的流量。用戶每天會用到的組播或視頻點播、帶大附件的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器、按需備份和恢復、CRM/ERP以及Web
            和Java工具等,加之工作組、部門、樓層和佈線室的用戶數量等,如此巨大的流量將千兆位以太網延伸到桌面,成爲必然。這也是使SMU最終決定以最快時間,進入國內主推千兆以太網設備提供商行列的原因。該公司斷言,千兆以太網技術已應用到了樓層,桌面辦公應該指日可待。
              
            然而,“理論需要”與“實際應用”畢竟隔着一道“坎”,實現全千兆尚需時日。在骨幹網、核心層、匯聚層,千兆以太網技術應用正當時,且在國內行業市場,早已成爲標準。但是,在接入層通常採用千兆以太網到樓層,百兆以太網到工作區的架構形式,目前在樓層普遍採用以100Mbps爲基礎的交換技術。
              
            以我國教育網爲例。高校網是目前在我國應用最豐富的網絡。視頻、多媒體、遠程教育等應用,要求硬件設備具有高帶寬、功能豐富且能支持包括以上等各類應用,且對千兆以太網技術需求極大。但現實並非如此。北京世紀宏達文化科技公司是專業服務於教育業的普通SI,記者在與公司副經理劉躍明交流時,他從公司近年所接的一些項目中總結:目前,高校對千兆以太網需求明顯上升,而普教網多爲文本交換,應用及管理相對簡單,一般並不要求建千兆網,能實現百兆接入就已大大滿足其應用。
               普教網的這種需求,是我國當前網絡應用的普遍現象。對一些如酒店、機場、網吧等熱點區來說,千兆到桌面也極爲鮮見。
              
            目前,中小型企業用戶是加入千兆以太網設備購買行列的新羣體,這類用戶選擇的多數是國產品牌千兆交換機及千兆網卡。全千兆網絡應用,還在推廣“進行時”,而百兆應用正當時。這點與銳捷網絡產品經理張勇的分析如出一轍。張勇根據其近年的銷售情況總結出,現在客戶端對千兆以太網的設備存在種觀點:一是設備價格過高,資金投入力不從心;二是用戶認爲根本不值得購買。


            到桌面遙遙無期

              
            拿方正信息負責3COM北方市場銷售經理王小波的話來說千兆到桌面的實現,在國內顯然遙遙無期,決不僅僅是用戶資金投入的欠缺以及觀念上不認可的原因。

              
            定位於中小企業市場的3COM公司,2000年推出4007系列產品、2002年推出的4900系列,是兩款典型的骨幹級千兆交換機。針對中小企業千兆以太網市場需求,4007是在用戶需求初期推出的產品,隨着技術的發展,該產品即將由更成熟的4900千兆交換機所取代。而這兩款產品由去年佔方正信息銷售額的30%上升爲今年的50%。儘管銷售在提高,但是王小波依然認爲,儘管千兆設備隨技術及市場的成熟,應用面在不斷拓展,現有的網絡架構環境,根本不可能實現千兆到桌面。它需要的是整個網絡業界的共同努力。
             
              
            但是,另一種觀點完全相反。紫光比威汪輝肯定,構建快速以太網與千兆以太網的差價極小,廠商已慢慢將注意力放在桌面千兆以太網。且近幾年,企業用戶多數都購買了應用於服務器與匯聚層之間的千兆位桌面端口,市場機會空前。現在,百兆端口的購買比例是1:3,預計到2005年將達到到1:1。另外,在過去一年中,Asic芯片大降價,千兆以太網NIC的價格降幅達80%以上,Intel的PRO/1000
            MT桌面適配器的零售價爲500元以下;此外,領先的桌面系統廠商已開始將千兆以太網接口集成到其流行的桌面系統產品線中,大量的Dell桌面機在發貨時配置了千兆以太網LOM(LAN
            on Motherboard),多款IBM NetVista機型現支持千兆以太網。千兆以太網在國內應用應該是“山河一片大好”。
              
            但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是,當前應用瓶頸主要是網絡上聯資源共享、媒體流及信息資源共享到服務器受阻。爲了進一步瞭解客戶應用情況,記者進一步採訪了浙江農行寧波支行信息中心的劉勇。據他介紹,該行業務數據交換中心的網速爲100Mbps。辦公網接入爲普通的10Mbps,目前使用的主機是IBM的as400及840,他認爲主機可能在未來的時間內不夠用。儘管業務量大如正好很多網點同時需要報表時,會影響網絡的穩定,但現有的網絡傳輸速率已足夠滿足使用了。劉勇認爲,也許那些提供寬帶視頻的網絡提供商正需要,而銀行的數據較小,網絡傳輸業務沒有必要採用千兆接入;銀行不需要大寬帶而需要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高的網絡環境。
              
            國內多數提供商認爲,千兆網設備的普及與萬兆在骨幹層的廣泛應用是相輔相成的。但眼前萬兆僅處於推廣初期。經銷商也形成了大中小之分,一般中小SI根本不關心千兆網絡產品市場;這跟網絡應用整個大的環境有關,正如千兆網卡的出貨量跟終端用戶的應用不掛鉤一樣,未來至少需要2到5年,才能實現服務器高帶寬連接技術的普及向桌面轉移的趨勢發展。


            千兆以太網普及的正反觀點

            正方:
               清華紫光比威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產品部產品經理汪輝:2003年最終將成爲千兆以太網桌面局域網連接決定性的一年。
               SMU網絡系統公司產品經理蔡輝:現在整個網絡系統中的三分之二已經被千兆以太網佔據了,相信未來2-3年內千兆到桌面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反方:
               北京方正世紀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網絡產品部3COM北方區銷售經理王曉波:“純千兆以太網應用並不多,而且千兆到桌面根本沒有必要。”
              
            銳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絡產品部產品經理張勇:“只有在骨幹及核心層實現了萬兆,才能談千兆到桌面的普及,而普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隨着應用而導致的問題將越多而複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