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下:工作溝通工具的選擇(QQ?、微信?、郵件?、m2m還是其他的?)

先簡單說下自己,本人是一家小公司的一名最底層的技術開發人員;作爲職場老鳥,想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關於“溝通“方面的問題和大家分享下。

QQ,微信

這2個屬於社交軟件,如果是拿來作爲一個簡單、緊急、實時的消息的公告平臺,我還能理解;但是現在發現越來越多的公司或者個人喜歡把他們拿來作爲工作溝通的工具,我對此感到非常困惑。
我就自己在這2個上面遇到的問題描述下:

  1. 消息發出無法修改,相信很多人都打過錯別字吧,許多時候自己都覺得尷尬,特別是回答領導的問題的時候。
  2. 討論內容很難歸檔,相信大家都有拼命翻聊天曆史記錄的痛苦經歷吧
  3. 最最痛苦的是,很多時候不得不加很多好友,無任何隱私可言,所以現在很多人有了多個賬戶,每天上班的前30分鐘時等賬戶
  4. 可惡的討論組,按照數據庫的說法,要做討論組冗餘;如果按照最低3個人一個討論組的算法,4個人可能出現3個討論組,如果10個人呢?好像這個可以出個面試題目。工作,慢慢變成陪聊了,尷尬。
  5. 萬惡的@,我真心不懂,你既然@我,爲什麼不找我私聊呢?
  6. 如果測試用這2個東西給你報bug,想想都可怕

郵件

最古老的溝通方式,可是現在卻被用到爛;甚至自己對面的同事爲了某個事情都有可能給你來一發。我想這種東西應該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的吧,或者那些固定日期、非緊急、告知性、比較隱私的消息,用用這個我覺得還比較合適,比如工資條、訂閱的消息。但是要是用在工作討論、會議通知我覺得真是發的人累、收的人煩。同樣我把日常遇到場景分享吧。

  1. 超複雜的簽名,正文就一行話,但是整份郵件一個頁面都發不下,真是不知道對方公司到底想幹什麼,難不成靠這個打廣告,或者要我充個會員,才能享受乾淨的頁面。
  2. 郵件就像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得非常認真的看每一個回覆,一不小心看錯了可能就接不上了。還有更可怕的,一份郵件發給10個人,討論好幾件事情,然後回答的人呢,又來個全部回覆。這樣的郵件看起來就像在尋寶一樣。
  3. 突然有個人氣沖沖的跑道你身邊說:“XXX你怎麼還沒好?;“而你的回覆往往是這樣的:“啊!什麼事情?“;然後對方會說:“早就給你郵件了,你都不看郵件的啊!“。這個場景估計大部分人都遇到過,我也遇到過,還不止一次而且每次我都會默默的責備自己爲什麼沒及時看郵件,後來我想怎麼才能根治呢?於是我想了2個辦法:第一個是寫給定時器,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下班都把郵件掃描一遍,用了一段時間但是發現還是有點問題。第二個辦法就是做個觀察者模式,來了郵件就立馬在我當前頁面打開。最後的最後一個朋友告訴可以在郵件客戶端簡單設置下。再後來我的14寸的屏幕,只剩下12寸了,另外2寸被郵件提醒搞滿了。

m2m(中國特色簡寫,口頭)

這種方式,我感覺還好,最起碼實時、清新、專一(不會一次搞幾件事情)。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有。居然會出現“未來事件委託“,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某個2號和你說“xxx,8號又個xxx要弄下,記得別忘了啊“;其實這個也還好,可是什麼都怕多?要是一下10件事情都在未來發生,而且中間還有臨時變卦的這都還好。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和你的事情他自己居然不記得了,要是沒出什麼問題還好,要是出問題。就傻叉了。

該怎麼辦呢?

1、合適時候用合適的東西,
2、 每個人都主動去閉環,你不是喇叭,事情說出去了就不關對方聽沒聽到,同時你也不是錄音機,工作結束了記得及時給人反饋,好讓人把線程關掉
3、現在開源工具那麼多,多去用用吧。別把什麼都當機密,也別以爲上面哪些東西就是安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