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方法,教你用Google Drive做好雲端檔案管理

我從以前在計算機硬盤上做檔案管理時,就常常有這樣的困擾:

重要的檔案無法集中在一個方便取用的地方;最近需要的文件總是散落在不同文件夾的深處;一些需要我關注修改的數據,沒有辦法像是時間管理的任務列表那樣,主動的提醒我:「應該要去處理的檔案」。

有沒有辦法把「檔案管理」任務化,成爲一個我可以最快找到重要檔案、提醒需要的文件,甚至擺脫分類數據夾帶來的數據處理缺乏效率的壞處,讓平常工作時更簡單直覺使用這些檔案呢?

在Windows與Mac的內建檔案管理中,都有一些方法可以優化這個檔案處理流程。而在雲端服務:「GoogleDrive雲端硬盤」裏,也包含很多符合GTD原則的任務化時間管理方法可以活用,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分享我個人的實作心得。

就像我在「10步驟改造Gmail信箱當個人時間管理與工作排程系統」一文裏所做的事情一樣,我覺得最有效的GTD方法,或者說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是建立一份獨立的待辦清單就能達到,而是要「把自己的整個工作環境」都GTD化、任務化。

例如當進入信箱時,收件匣的清單就只是我必須執行的任務列表。例如當進入檔案總管裏,就能看到自己需要處理的檔案。

只有當自己的工作環境可以進行時間管理的優化,讓數據庫類型的數據不再只是數據,也有任務列表的結構,那麼我們處理事情就會事半功倍,這也是這篇文章想要探討透過Google雲端硬盤來將檔案文件任務化的原因。

Google雲端硬盤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聯機操作系統,如果你還不是很深入瞭解,歡迎先閱讀我的系列重點心得:

●GoogleDrive雲端硬盤、文書協作平臺一個月後使用心得

●GoogleDrive文書之外幫你解決辦公室的10大問題教學

●GoogleDrive字處理大開外掛之門!強化編輯插件實測

1.把檔案總管用「時間軸」排序成待辦清單:

一般來說預設的檔案排序是以文件名來排序,這有時候有用,但大多時候缺乏邏輯,除非我們很用心的幫檔案想名稱,但即使如此,檔案總管也無法動態的呈現出「我們最近需要的」檔案,因爲這個需求是一直在變的。

所以在工作上一個相對好的檔案排序方法(在Windows與Mac上也一樣),我認爲是依據檔案的開啓時間、修改時間來排序,把最近打開過、編輯過的檔案排在前面,那麼不就等於一進入檔案總管,就會在最前面看到最近需要的檔案。

換個角度說,這就是把「需要處理的任務」排列到前方,也就是將檔案管理任務化的第一步。

在Google雲端硬盤中,有三種這類排序可以使用,他們分別代表的意義是:

●上次修改日期:從計算機端或在線端,任何人修改過的檔案,就排序在最前面。

●我上次編輯的日期:從計算機端或在線端,我修改過的檔案,就排序在最前面。

●我上次開啓的日期:從在線端,我在雲端硬盤在線開啓過的檔案,就排序在最前面。

2.「打破文件夾」限制,直接看所有近期工作檔案

我自己的習慣是優先把「GoogleDrive」當檔案總管來使用,也就是在線優先,所有字處理儘可能使用GoogleDocs原生格式,而其他像是微軟的Office文件、PDF或各種圖檔,也利用Google雲端硬盤直接在線開啓瀏覽,或是利用GoogleDrive內建WebApp在線編輯。

所以我自己習慣的檔案排序方式是「我上次開啓的日期」,上次我在雲端硬盤上使用過的檔案就會排列在最上方,而這就代表了基本的「最近需要處理」的意義。然後再依據需求,彈性切換另外兩種排序方式。

不過,一般檔案我們一定會用文件夾分類,各自檔案還是隱藏在各自的文件夾裏面,那即使重新排序了,不也還是看不到自己需要的真正檔案嗎?

所以Google雲端硬盤裏有一個好功能,在左方功能列可以找到「近期」與「所有檔案」這兩個頁面。

打開「近期」或「所有檔案」,就能打破文件夾的限制,直接顯示所有Google雲端硬盤裏面的單一檔案文件,輔以上面提到的時間軸排序方法,這樣一來,就真的讓「最近進行中的檔案」可以在一個頁面上一目瞭然的處理了。

3.實時追蹤「處理中」的工作

Google雲端硬盤的右上方可以打開「活動動態」列表,這裏可以實時的看到有哪些人當下在你的GoogleDrive中編輯修改了檔案。詳細的操作可以參考:「聰明的文件管理方法!GoogleDrive實時文件編輯活動動態」。

前面提到的檔案時間軸排序,結合這個動態的活動列表,那麼我們幾乎不會在Google雲端硬盤裏「錯過」需要處理的檔案,「遺漏」他人交辦的任務(當他人進行了檔案編輯時獲得提醒),而這就是時間管理的任務追蹤了。

4.星號標記:重要任務

前面的時間軸排序,只是讓我們知道「哪些任務可能需要處理?」但是,在待辦清單管理中,我們都知道更關鍵的是要標註出列表裏的重要任務,不可以所有瑣事都是一樣的重要性,而是應該挑出裏面必須優先執行的項目。

在GoogleDrive中,這件事情就是幫檔案打上「星號」,打上星號的檔案、文件夾,就會單獨出現在「星號標記」這個分類中。

而從時間管理上來看,這就是「優先應該執行的任務」。

5.顏色:特殊常用文件夾

之前我在「Google日曆優化:在忙碌瑣事中有效率掌握最重要行程」一文中提到,我會用行事曆的顏色來區分每天行程裏的重要會議。

在GoogleDrive中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法,來突顯出「重要文件夾」的地位,你可以重要的文件夾都改成紅色,或是幫少數特殊文件夾加上你自己覺得最容易辨識的色彩,只要在文件夾'上點擊右鍵選擇「變更顏色」即可。

這樣一來,當我進行檔案處理時,就能一眼認出最特殊的常用文件夾在哪裏,例如儲存常用行政文件的文件夾?等等。

6.標示出「未完成」的工作

在時間管理中之所以要建立待辦清單,就是要提醒自己「哪些工作尚未完成」,這樣的需求,有沒有可能在一般的檔案管理裏面實現呢?

在Google雲端硬盤中,如果有其他合作者編輯了某個檔案,而我尚未開啓檢視過這份文件的話,那麼這份檔案就是用「黑色粗體」凸顯出來,顯示爲未檢視的狀態。

利用這個特性,我就可以「自己手動」標示出那些「未完成」的工作。

如果我今天的工作時間到一個段落,但是還有一些文件需要留到明天處理,這時候我可以在這些重要檔案上點擊右鍵,選擇「標示爲未檢視」,這樣一來,第二天我打開雲端硬盤時,就能從「黑色粗體」文件中,快速知道自己需要「接續」處理哪些數據。

7.任務的筆記功能

檔案只有名稱,有時候一份檔案我需要加上一些「備忘錄」,就好像任務待辦列表裏有時候會幫任務寫上批註一樣,這個需求一樣可以在Google雲端硬盤中達成。

如果有一份文件你要註記以後怎麼使用,或者一個檔案你要註記還需要完成哪些補充,可以直接在Google雲端硬盤中打開單一檔案右方的「詳細資料」,找到「說明」字段,就可以幫每一個檔案加上自己需要的筆記。

以後在使用這些檔案時,就可以查看這樣檔案的使用備忘錄。

8.最少的整理分類,「搜尋」找出所有檔案

當然,永遠不要忘了數字時代最好的整理方法就是「用搜尋找出你的需要」。「最好的整理就是最少的整理,不需要整理的整理術」,與其花很多時間分類,又怎麼都無法做到完美分類,那麼不如儘可能把分類減少,然後用搜尋的方式找出你需要的項目。

在Google雲端硬盤裏,可以找出「各種檔案」的「內文」,也就是不只是查詢文件名而已,只要上傳到雲端硬盤裏的檔案,就可以被Google找出內容文字,讓我們更準確深入的搜尋出需要的檔案。

9.互相交辦、追蹤任務:活用編輯裏的批註提醒

最後,有一個大家用得不多,但其實對於把檔案任務化方法來說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GoogleDrive裏面的「批註」。無論是GoogleDrive裏原生格式的文件簡報,或是任何一個上傳到雲端硬盤的各式各樣檔案,都可以加上「批註」。

例如我上傳一份申請文件到雲端硬盤,和另外一位合作伙伴共享,我透過「批註」功能提醒對方要「記得填單子」,對方可以在批註上響應我「已經完成」,我檢查後可以進一步交待新任務:「必須檢附發票」,而對方可以在完成後同樣在批註答覆我。

這些「批註」都會透過電子郵件直接提醒對方,也就是一個簡單、明確的任務交接流程,並且可以從交互方式裏,非常清楚簡單地針對任何一個檔案進行互動處理,而這也就是將你的檔案任務化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