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關於外協加工件卷算標準成本問題

標準成本:標準成本是對產品或作業未來成本的理性預期,企業經營管理中作爲工程四項差異分析之一(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比對)。
通常標準成本的維護,通常是事先人爲維護。尤其是本階人工,制費,加工(相對固定可以採取工時的比例自動賦值),但是材料成本如何更新?企業中的材料往往是成千上萬甚至更多。
一般的ERP系統都有卷算標準成本的作業功能:
材料成本計算方式:標準成本/移動平均/最近進價/最新覈價/最高覈價/最低覈價。
企業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但是注意幾種方式的利弊。若大部分都不走覈價,取覈價方式則毫無意義。
我司選擇最近進價計算材料成本。系統計算邏輯:只要含有下階層,本階材料成本則由下階材料成本彙總。
問題:外協品加工件,部分材料(綠)是我司提供,部分材料(紅)由外協廠商提供。
這樣導致組件的材料成本偏低。
這裏寫圖片描述

解決辦法:外協廠商購買的材料價格由採購部維護到最近進價字段(幣別爲空則無效)
這裏寫圖片描述
重新卷算標準成本或輸出報表時材料成本選擇最近進價
這裏寫圖片描述
多階材料標準成本報表:
這裏寫圖片描述

達到預期。
若企業每個料件都有維護覈價,即使是外協廠商自行購買的材料。則也可以採用取覈價的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