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成爲優秀的工程師 (1)

from: 論如何成爲優秀的工程師 (1)
“工程師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藝術家;工程師也是思想家。”一位偉大的工程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段感言。不錯,工程師是利用自然科學來創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質的也是思想上的。許多不朽的工程,偉大的發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術方案,許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的瑰麗,而作爲工程師則更應該看到設計的靈魂。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的理解“工程師也是藝術家和思想家”。工程設計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也是工程師思想的結晶。一部精密的機械設備,一個高效而又健壯的程序,一個複雜而又無懈可擊的電路,這些都反映着一些傑出工程師的思想和靈魂,有時你甚至會認爲他們的生命已經融入到設計中。

    成爲一個傑出工程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優秀的電子工程師都是從小作爲電子愛好者的。愛好不僅要體現在行動中更要深入內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許多人問:“每天應該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會換來一份收穫,但作爲工程師和科學家想取得成功並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爲一個學生坐在自習教室裏看了多少小時的書就是“勤奮”,也可能比呆在寢室裏的學生還要“懶惰”。也就是說“勤奮”是大腦的勤奮,而不是身體和和形式上的勤奮。我學電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次別人問我你每天花多長時間來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思考。”不誇張的說我的很多工程構想都是在夢境中誕生的。每天早起牀後刷牙的時候、上班的路上、吃飯的時候甚至和別人談話的空閒瞬間都有可能誕生靈感。當然熱愛工程師職業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領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學中的美感。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從科學的常識到科學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裏的老師安排答辯的順序,儘管這位老師在機電領域寫了很多的書也在所謂“理論領域”有很多建樹,單從他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順序來看,他並不是個理論很高的人。因爲在我看來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科學的精神可言。

    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這個問題引出後我們要提到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習慣,深度和廣度,以及思維方式和思維素材的選取。成爲一個工程師確實有很多品質是天生的和決定性的,學校的培養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輔助措施。一個人曾經問我一個關於感性負載的問題,其實我心理很清楚他並不理解這裏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對電感的認識就不是用語言和數學公式能解釋得了的。所以物理學和數學的基礎是對工程師有很高要求的,這裏所提到的物理學和數學是指一種最基本的認識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斷這個人不太適合作工程師,其實他提出的問題都真真切切的存在於生活中,擡頭看看日光燈的啓動,或者當你看到電源插頭的放電瞬間。可這每一個瞬間都被示爲理所應當的話就錯了。那樣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時也會感覺理所應當的。

    每個人的思維着眼點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從小就會將注意放在自然科學之上,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來的工程師。比如一個10歲的小學生看到一幢大樓,他會馬上考慮大樓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麼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那麼高的大樓外牆的玻璃是如何安裝的。另一個孩子會想工程師真偉大,還會想到一些詩句來抒發內心的感受。顯然兩個孩子一個可能更適合作工程師另一個適合成爲文學家。所以人們經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有些人的長處和思維方式在工程師職業中無法發揮,可中國教育的教條化卻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文學愛好者,對中國歷史和社會有許多見解,閱讀廣泛文筆也好,可偏偏學了電子這個專業,這不是人才的浪費嗎。所以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不是工作時和端起書本時纔是。很多學生很努力的去學習,可一直無法入門就是這個原因。當拿起書本時發現一個問題或者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會努力的解決,可放下書本就不會再自己提出問題和獨立的思考了。
         “工程師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藝術家;工程師也是思想家。”一位偉大的工程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段感言。不錯,工程師是利用自然科學來創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質的也是思想上的。許多不朽的工程,偉大的發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術方案,許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的瑰麗,而作爲工程師則更應該看到設計的靈魂。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的理解“工程師也是藝術家和思想家”。工程設計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也是工程師思想的結晶。一部精密的機械設備,一個高效而又健壯的程序,一個複雜而又無懈可擊的電路,這些都反映着一些傑出工程師的思想和靈魂,有時你甚至會認爲他們的生命已經融入到設計中。

    成爲一個傑出工程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優秀的電子工程師都是從小作爲電子愛好者的。愛好不僅要體現在行動中更要深入內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許多人問:“每天應該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會換來一份收穫,但作爲工程師和科學家想取得成功並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爲一個學生坐在自習教室裏看了多少小時的書就是“勤奮”,也可能比呆在寢室裏的學生還要“懶惰”。也就是說“勤奮”是大腦的勤奮,而不是身體和和形式上的勤奮。我學電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次別人問我你每天花多長時間來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思考。”不誇張的說我的很多工程構想都是在夢境中誕生的。每天早起牀後刷牙的時候、上班的路上、吃飯的時候甚至和別人談話的空閒瞬間都有可能誕生靈感。當然熱愛工程師職業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領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學中的美感。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從科學的常識到科學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裏的老師安排答辯的順序,儘管這位老師在機電領域寫了很多的書也在所謂“理論領域”有很多建樹,單從他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順序來看,他並不是個理論很高的人。因爲在我看來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科學的精神可言。

    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這個問題引出後我們要提到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習慣,深度和廣度,以及思維方式和思維素材的選取。成爲一個工程師確實有很多品質是天生的和決定性的,學校的培養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輔助措施。一個人曾經問我一個關於感性負載的問題,其實我心理很清楚他並不理解這裏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對電感的認識就不是用語言和數學公式能解釋得了的。所以物理學和數學的基礎是對工程師有很高要求的,這裏所提到的物理學和數學是指一種最基本的認識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斷這個人不太適合作工程師,其實他提出的問題都真真切切的存在於生活中,擡頭看看日光燈的啓動,或者當你看到電源插頭的放電瞬間。可這每一個瞬間都被示爲理所應當的話就錯了。那樣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時也會感覺理所應當的。

    每個人的思維着眼點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從小就會將注意放在自然科學之上,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來的工程師。比如一個10歲的小學生看到一幢大樓,他會馬上考慮大樓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麼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那麼高的大樓外牆的玻璃是如何安裝的。另一個孩子會想工程師真偉大,還會想到一些詩句來抒發內心的感受。顯然兩個孩子一個可能更適合作工程師另一個適合成爲文學家。所以人們經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有些人的長處和思維方式在工程師職業中無法發揮,可中國教育的教條化卻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文學愛好者,對中國歷史和社會有許多見解,閱讀廣泛文筆也好,可偏偏學了電子這個專業,這不是人才的浪費嗎。所以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不是工作時和端起書本時纔是。很多學生很努力的去學習,可一直無法入門就是這個原因。當拿起書本時發現一個問題或者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會努力的解決,可放下書本就不會再自己提出問題和獨立的思考了。
        “工程師是科學家;工程師是藝術家;工程師也是思想家。”一位偉大的工程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段感言。不錯,工程師是利用自然科學來創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質的也是思想上的。許多不朽的工程,偉大的發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術方案,許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的瑰麗,而作爲工程師則更應該看到設計的靈魂。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的理解“工程師也是藝術家和思想家”。工程設計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也是工程師思想的結晶。一部精密的機械設備,一個高效而又健壯的程序,一個複雜而又無懈可擊的電路,這些都反映着一些傑出工程師的思想和靈魂,有時你甚至會認爲他們的生命已經融入到設計中。

    成爲一個傑出工程師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優秀的電子工程師都是從小作爲電子愛好者的。愛好不僅要體現在行動中更要深入內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許多人問:“每天應該花多長時間在學習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會換來一份收穫,但作爲工程師和科學家想取得成功並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爲一個學生坐在自習教室裏看了多少小時的書就是“勤奮”,也可能比呆在寢室裏的學生還要“懶惰”。也就是說“勤奮”是大腦的勤奮,而不是身體和和形式上的勤奮。我學電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次別人問我你每天花多長時間來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思考。”不誇張的說我的很多工程構想都是在夢境中誕生的。每天早起牀後刷牙的時候、上班的路上、吃飯的時候甚至和別人談話的空閒瞬間都有可能誕生靈感。當然熱愛工程師職業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領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學中的美感。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從科學的常識到科學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裏的老師安排答辯的順序,儘管這位老師在機電領域寫了很多的書也在所謂“理論領域”有很多建樹,單從他安排這樣一個簡單的順序來看,他並不是個理論很高的人。因爲在我看來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科學的精神可言。

    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這個問題引出後我們要提到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習慣,深度和廣度,以及思維方式和思維素材的選取。成爲一個工程師確實有很多品質是天生的和決定性的,學校的培養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輔助措施。一個人曾經問我一個關於感性負載的問題,其實我心理很清楚他並不理解這裏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對電感的認識就不是用語言和數學公式能解釋得了的。所以物理學和數學的基礎是對工程師有很高要求的,這裏所提到的物理學和數學是指一種最基本的認識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斷這個人不太適合作工程師,其實他提出的問題都真真切切的存在於生活中,擡頭看看日光燈的啓動,或者當你看到電源插頭的放電瞬間。可這每一個瞬間都被示爲理所應當的話就錯了。那樣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時也會感覺理所應當的。

    每個人的思維着眼點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從小就會將注意放在自然科學之上,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來的工程師。比如一個10歲的小學生看到一幢大樓,他會馬上考慮大樓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麼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那麼高的大樓外牆的玻璃是如何安裝的。另一個孩子會想工程師真偉大,還會想到一些詩句來抒發內心的感受。顯然兩個孩子一個可能更適合作工程師另一個適合成爲文學家。所以人們經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有些人的長處和思維方式在工程師職業中無法發揮,可中國教育的教條化卻無法讓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是文學愛好者,對中國歷史和社會有許多見解,閱讀廣泛文筆也好,可偏偏學了電子這個專業,這不是人才的浪費嗎。所以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不是工作時和端起書本時纔是。很多學生很努力的去學習,可一直無法入門就是這個原因。當拿起書本時發現一個問題或者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會努力的解決,可放下書本就不會再自己提出問題和獨立的思考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