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成爲優秀的工程師(2)

from:論如何成爲優秀的工程師(2)
我從來不認爲中國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書本、試卷、分數、所謂的答案都是教條的,就好象一條生產線給每個經過其中的學生蓋上一個學歷的烙印。將創造性和個人的特長統統抹殺,再加上長期以來的教育大躍進和人才評定標準的偏差,無數天才失去了發展機會。本來沒有那麼多的教育資源卻非要擴招--掃盲。將大學教育至於尷尬境地,應屆生就業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請不要抱怨工作機會少,中國是非常缺乏工程師的呀!缺到讓很多公司開始“吶喊”的程度。工程師的缺乏又和應屆理工科畢業生的過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爲學習成績高就能成爲一個好的工程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學校的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

    工程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學生在讀書過程中養成了一些很不好的習慣。比如思考深度不夠,和不會獨立思考。一個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題,能考試就OK嗎?自然科學好比一個花園,一些科學巨匠寫下了無數“不朽的文章”來描述它。數學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遊戲或者簡單的背誦有什麼意義嗎?請問問自己你對這個“大花園”瞭解多少。你閉上眼睛能想象出這個花園的景象嗎?記得我曾問一個大四畢業設計的學生你物理學的怎麼樣。他回答我“還好”,可又補充說“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隨筆可以寫出很多方程,驚訝的說我的記憶力真好。我說“我根本就沒背過公式”。因爲我記得“花園”是什麼樣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麼詞彙描述的“花園”我記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來。這纔是理論,理論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

    許多學電子的學生說模擬技術難學,我告訴他們其實學好模擬技術並不是要學好模擬電子本身。世界本來就是模擬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擬的,這就是模擬。所以你對自然科學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觀直接決定模擬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學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見是:不要以爲拿着模電書學下去就能有本質的改變,一定要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和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提高對模擬量的駕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對概念的感性認識。

    思考問題要有深度,思維的深度是一種習慣。有些人總是喜歡點到爲止,他甚至沒有意識到我還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爲工程師和科學家要培養深邃的思考習慣。一些學生看到一道物理題,認爲作對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發現了其中的內在聯繫,甚至從考點中受到啓發。有很多高中學生喜歡做大量的習題,結果效果卻不理想。就是因爲這些學生只是在“做題”,沒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師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後深入進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工程師要重視實踐,自然科學不管發展到何時都離不開實驗。電子學本身就是爲了指導工程實踐。所以不要談空洞的理論。現在很多院所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總是談一些空洞的理論,甚至錯誤的但還不以爲然的理論。實踐可以提高對自然科學的認識甚至改變着我們的世界觀,只有這種認識提高了纔可能創造和應用有價值的理論。我們不要“玩弄理論”,但要重視理論。理論是思想,是認識,不是公式和文字。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重視理論。因爲你是電子工程師,而不是電子愛好者。工程師要從整體到細節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錯誤的,工程師要將這樣的錯誤減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論和對工程對象的認識是必須的。一些從電子愛好者出身的工程師比較容易忽視理論,認爲把東西做出來了就可以。當然是要把東西作出來,但我們最終是要掌握尖端的技術,推動中國科技的發展。不可能象電子愛好者那樣拿過別人的圖紙來“製作”了事。IT技術發展迅速,理論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我們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觀念和新技術,工程師必須有全面而又堅實的理論作爲後盾。我們學習信息技術就好比蓋一座大廈,我們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開發工具和技術--可以蓋個比較高的大樓,可是沒有全面堅實的理論作爲地基,是不可能蓋成摩天大廈的。

    而且理論體系一定要完整,IT技術本身就是多學科交叉產生的,他已經涉及太多的東西了。所以在這個行業內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軟件方面的東西。現在哪裏有離開軟件的硬件和離開硬件的軟件呢?而且一個工程師不僅要懂得本

    專業的知識,還要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成爲出色的工程技術人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