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Zen Programmer

最近在研讀Christian Grobmeier《程序員之禪》這本書,深受啓發,於是就書中一些觀點寫下點自己的感悟。


專注

這個詞說起來都懂,但是真正能夠做得到的,又有幾個?

對於我自己,也總是受到混亂思維,跳躍思維的干擾,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很多時候,正在做一件事情,腦海中就會跳出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如果不去做,就會感到很煎熬,心如貓抓似的。 很明顯,這不是專注做事的表現。

何爲專注

專注,那就是做一件事就是做一件事,過程中儘量的不要被外物所幹擾。我不否認有很多人可以一心多用,但是話又說回來,那樣效率真的會高嗎?還是說某些人爲了標榜自己而故意爲之的誑語?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 一次做一件事情,對我而言比較適用。

關於 休息

若需睡覺,儘管去睡 – 澤木興道

這位禪師很早之前也就說過這樣的話了,我個人覺得很是貼切,也很合理。

對此,我自己的理解是:我們作爲一個人,就需要按照人的屬性來生存,人有三急,急了就去解決,這很正常。而睡覺對絕大部分人而言是每天的必選項,睡覺和三急不是一樣的嗎?既然有三急要立刻解決,睡覺又何況呢。 換個思路,帶着一個疲憊的反應遲鈍的頭腦和身體來工作,效率怎麼可能會高?

怎麼睡覺

這裏不過多闡述細節性的地方,比如什麼睡眠的五個階段,散發的什麼不同的波長什麼的。這裏也只是淺嘗輒止,我個人認爲的睡覺分兩個方向。一個是白天,一個是夜晚。

白天睡眠推崇小憩,就是那中小睡幾分鐘,十分鐘的睡眠,這也對應了睡眠階段中的淺睡眠階段。白天的睡覺不適合動輒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的睡眠,那樣的話我們的身體將變得疲憊不堪,而不能快速的回到正常的工作狀態。

夜晚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什麼排毒,清理生物垃圾什麼的理論我不太瞭解,但是我認爲讓工作了一天的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是至關重要的。

白天的小憩和夜晚的酣眠有本質的不同,作爲程序員,我們深諳瀏覽器刷新的速度,和電腦重啓的速度吧。人,亦是如此!

每個人的特點都不一樣,身體力行即可。良好的睡眠是保持專注工作的基礎。

心無雜念

每一個認真對待自己的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願望,那即是心無旁騖。然而這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實現的。

書中作者對這方面沒有做過多的介紹,但是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於是我決定寫點什麼,雖然沒有什麼權威性,也沒有什麼說服力,誰知道呢,適合我自己不就好了。 :-)

我的體會

就我自己而言,經常會分心,而且是不知不覺的分心,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浪費了不少的時間了。我總結了一下,導致我分心的一些因素。

  • 即時通信軟件有人Q我
  • 異想天開的小點子
  • 被別人打斷正在進行的活動
  • 不重要,但是又有點緊急的事情。
    ··· ···

自我分析

從上面這些因素上來看,影響到我的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

淺析“即時通訊軟件帶來的干擾”:

我本人之所以會被即時通訊軟件干擾到,其實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內部因素。別人給咱發了短訊,肯定是有事情要說,如果這個時候,置之不理,也是不太禮貌的。由於過分的擔心如果不理人家會不會被別人討厭以至於失去這樣的 朋友呢? 但是有些時候,即時通訊消息,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是很無聊的羣信息什麼的。我本人很多次都深受其害,浪費了不少時間。

但是現在,我的狀況好了那麼一點點了,至少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如果要靠無時無刻回覆消息來維持的關係,也是不會長久的,經不起風浪。明白了這點,心裏就舒坦很多了。所謂“人心換人心,換不來就轉身”,也是這個道理吧。而對於無聊消息,採取屏蔽模式,即可。

或者,工作中。雙方約定好交流時間,非特殊情況不違背制定好的時間表。這一點很重要。

初學者心態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初學者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我覺得我本人還是能夠謙虛,認真的對待所學的。但是有些人,卻會漸漸的遺失了那份對新事物的追求。

其實所謂的初學者心態,也不是多麼的晦澀難懂。就是指面對一個新事物,新語言,新技術的時候的那份謹慎,認真的精神。一種遇到困難虛心求教的謙遜。一份不求甚解,不恥下問的豁達。

無我

看到這一個詞語,我不禁對“我”這個詞感到很疑惑,什麼是“我”,“我”是什麼?

無疑,深入這個問題的話一定是會牽涉到哲學的層面。我沒有那方面的能力,在此不再過多闡述。

現在,把目光移到周圍的同學,同事身上,就不難發現,身邊的人,形形色色,性格迥異。一些人比較自負,總是能找到理由誇讚的自己無所不能,但其實並沒有什麼能力;一些人少言寡語,卻默默地積澱着;一些人比較自卑,即使有能力也不敢拉出來溜溜;一些人固步自封,對自己掌握的那點小聰明遮遮掩掩,生怕別人學了去;一些人無私奉獻自己的技術,與他人共成長··· ···

你並不重要。 – – 澤木興道

保持謙虛,向他人學習,哪怕他只是爲你打掃工位的清潔工;哪怕你是個編程老鳥,而他只是個小菜鳥。

尊重每一個人,你並沒有任何地方比別人優越!

不要設置職業目標

下面這段話,我覺得還是借用原文會比較好一點。
“ 如果你總是想得到什麼以至於忽略了當下的生活,你已經輸了。對於工作,全力以赴即可,別管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能達到的目標。

沒有理由和同事攀比收入,也沒有理由對未得到的高薪職位耿耿於懷。

畢竟,所得終將會來。

雖然,在中國我們不可能向原書作者那樣自由,但是這種精神能給我們因上述原因而焦躁額心一絲清涼,一點寬慰。

敏事慎言

少說不該說的話,多做自己該做的事。

在這個社會上,對於自己的善心善舉,千萬不要奢求別人的感恩,雖然也有過感恩的回饋發生,但這卻很少很少。

這就是人性本身的特點,人總是帶有一點自私的韻味。人們總是習慣於接受,而不是付出。有時候你的好心,卻被會認爲是驢肝肺。

無意義的話,少說;無意義的幫助,少做;無意義的瞎心,少操··· ···

正念

先聊聊我們獨自生存的原因,人與人經歷的不同,對外事外物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沒有人會與你我相同,世界是孤單的。

我們將獨自死去。你或許有很多朋友,也可能是個富人,但歸根結底你最終將獨自死去。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可以陪你,也沒有人可以與你交換。

最終,死亡時刻來臨,我們離開,但沒有人一起,我們將獨自上路。

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一切都隨時間流動,如溪水潺潺流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但這沒有理由悲傷。如果能理解這一點,我們也就可以理解聲明的獨立性。我們不能爲別人活着。這是我們自己的生命,無法交換,不能分享。

但是作爲一個團隊合作的個體,我們需要和別人交流,溝通,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個適合彼此的工作環境。

正念,不僅僅是一中正確的觀念,更是一種生活,工作,學習的態度。

做自己的老闆

這點,關於原書作者的觀點,我不太贊同。但不做過多敘述,用時自明。

玩物養志

俗話說的是玩物喪志,但是這裏卻用了玩物養志。那是因爲二者的側重點不一致。前者是指一個人無所事事而乾的一些無聊的,低趣味的事,如鬥雞,鬥狗,鬥蟋蟀等等吧;而後者則是強調一種對外事外物保持興趣的態度,我們是程序員,同時我們也可以是音樂家,廚師,海釣愛好者等等。我們的世界不僅僅只有編程,還要看到除此之外的美好的世界。

結語

上面就是我對原書中禪意的理解,或許很多地方理解的不正確。看到的人去粗取精吧。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