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什麼是EPC的Gen1?什麼是EPC的Gen2?

什麼是EPC的Gen1?
  Gen1標準是EPCglobal的前身Auto-IDCenter制定的。EPC的Gen1是第一代之意,Gen是generation(世代)的縮寫。它包括Class0協議和Class1協議,其中Class0協議下的標籤是隻讀的,不可以寫入;而Class1協議下的標籤雖是可讀寫的,但是隻能寫一次,寫完後就成爲只讀標籤,這兩種協議下的標籤都不具有保密性。Class1和Class2協議都是EPC的標準協議。

  什麼是EPC的Gen2?A:因Gen1存在許多問題,EPCglobal在Gen1頒佈不久便立即開始制定的新的標準協議Gen2。Gen2事實上是EPCglobal制定的Class1UHF頻段射頻識別空中接口的第二代標準。在Gen2協議下的標籤可以重複讀寫,並且增加了保密性能。其標準和ISO18000-6類似。Gen2的特點參照後文。


  EPC的Gen2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Auto-IDCenter的目標是規範編碼系統和網絡構造,並且採用ISO協議作爲空中接口標準。早期,EAN和UCC致力於努力制訂符合ISO的UHF協議的全球標籤(GTAG)的標準。但是,Auto-IDCenter反對這樣做,原因在於ISO中的UHF協議過於複雜,並且因此導致電子標籤的成本居高不下。
  Auto-IDCenter開始開發獨自的UHF協議,最初計劃制訂一套適用於不同級別標籤的協議。級別越高的標籤更完善。結果卻一直在調整計劃。
  最終,Auto-IDCenter採用Class0和Class1的兩種不同的協議,這意味着終端用戶必須購買不同的讀寫器來讀取Class1和Class0的標籤。
  2003年,Auto-IDCenter的EPC技術因得到了UCC的認可,而開始與EAN組織進行合作,使EPC技術商業化。2003年11月,EPCglobal成立,Auto-IDCenter將Class0和Class1協議轉交EPCglobal。後來EPCglobal通過會議批准Class0和Class1協議作爲EPC標準。
  Class0和Class1協議有兩個缺點,其一是Class0和Class1協議互不兼容,並且與ISO更不兼容。其二是它們不能做到全球通用。例如,Class0發射信號時使用一種頻率,而接收信號時用另一種不同頻率。這與歐洲的標準不同。
  2004年,EPCglobal開始着手第二代協議(Gen2)的開發,這個協議與Gen1不同,而是要使EPC標準將更加接近ISO標準。2004年12月,EPCglobal又通過了Gen2。這樣Gen2和ISO標準同時成爲RFID產品廠家的標準。
  Gen2雖然接近了ISO,但是,關於AFI卻與ISO不同。所有的ISO標準都有AFI,這是一個8bit的編碼,用來識別標籤源碼,來防止EPCglobal對標準的壟斷。但是,生產商已經開始用Gen2標準來生產產品,這將在供應鏈中形成全球使用Gen2的趨勢。
  EPC的Gen2標準將以18000-6TypeC的形式,於2006年3月得到ISO的批准認可,納入ISO標準體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