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学校硕士8篇SCI 适合需要做实验发文章的同学

 1.  高起点、严要求。开始的起点要求很大程度决定了你以后的目标和高度,因此每个人对自己要求一定要高点,不要学校要求什么,你就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目标,这样会对你以后的工作大大打折的。只有你起点比别人高,你的工作才更容易进入状态,你的成果也必然比你旁人多。
 

2. 多看高质量文献,多修改文章。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大量阅读和自己方向相关的前沿文献,可以大量阅读Nature, Science,Nano letter, APL, OL,OE等的文献,一定要紧跟前沿性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你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思路的打开。同时可以提高写作论文的能力。特别是遇到一些经典的表达,比如摘要,图片描述,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比较等的句子可以总结整理出来,硕士期间我就整理了不少,后来打印出来,没事常翻翻看看。这样每写一下篇的文章都会觉得比上一篇容易多了(其实就是起步难,后来的文章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此外,投稿时候还要记得尽量选和自己方向比较合适的一些期刊去投稿,要不有时审稿就会很慢,因为编辑要找比较合适的审稿专家审你的稿件就要花比较长时间(我就遇到过一个期刊,等了半年多没给结果,我就催他,结果是找不到合适审稿人,汗)。

 
3.  边做实验边写文章。很多人认为实验一定要做出实验结果来才开始写文章,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觉得在你有实验思路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因为国外很多期刊还是看重创意,创新的。实验思路越简单,同时没人做过,那说明写的文章越有价值,录用率也越高。那个时候我写文章都是重理论模型的建立和理论模拟开始就写了(因为我主要做纳米材料内的光传感),到有实验构思可以写一些,到最后实验结果又可以写(把实验结果和理论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引用自己的理论那快发表的文章,又提高了自己的引用率和可信度,何乐而不为呢,呵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循序渐进。还有一旦一个实验做出来了,一定要多看文献多思考,看自己的实验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如果有提高的地方,说明你的机会又来了。我读研期间就换过很3套以上实验思路(当然这也得益于老师是主任,所以需要买那些必须的实验仪器比较方便,如果我缺少某些实验器件,价格不是很贵的话,老板都会及时购买或到厂家定做,这个对我实验进度很有帮助)。所以不要只埋头做实验,要理论实验同时跟进,有想法就多写写,最好一口气写好再修改,不要写一段修改下,休息一段时间,再接着写。我建议整片写好了再慢慢修改,这样也不容易打断整篇文章思路和逻辑。改文章一定要仔细、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有句话说: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不是靠写出来的。呵呵
 

4.  和老板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读研期间和老板关系一定要好点,自己平时做工作要努力踏实。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及时和老板联系(如果老板忙见面比较困难可以发邮件、电话等)。老板虽然带很多人,但和我关系还是蛮好的,这样他对我做事情很放心,前3篇文章他都要很仔细修改看过并提意见,到后来他都允许我把文章写出来,投稿前给他留一份他阅读下,如果没大问题的话,从作者到投稿整个流程都是我来做的,若是个别会议我投稿不用经过他允许。这样我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