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學費上

    【跨考研招網訊】專碩與學碩的區別難倒就差在學費上嗎?對於2015年考研的新手來說,可能還有較多同學還無法分清專碩與學碩的區別,有很多同學認爲,專碩與學碩的區別就是學費上區別較大,專碩比學碩貴的多,但也許並非如此,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學費上,下面讓我們爲大家簡要分析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學習內容差不多,全是研一上一些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基礎課程。學費一般是專碩的比學術的貴些,是自費公費的話要看學校是什麼樣的政策了,可能交可能不交。學歷方面發證情況,專碩會註明的,再給你貼一個很細的比較,學術和專碩(有咱們一般學生理解的那種專碩和在職研究生)的區別,你看完下面這幾條,你就明白了。

  一、定義學術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爲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學位的類型是學術型碩士學位。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

  二、培養方向不同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爲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一月考試,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後可獲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爲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

  1.學歷教育:一月考試,畢業後可獲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這個就和我們學生理解的那個專碩一樣了)

  2.非學歷教育:十月考試,獲得可以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無畢業證書。(這裏指的是在職的研究生)

  三、招生條件不同專業碩士要求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指在職的研究生的條件),而普通碩士則不需要。絕大多數專業碩士還要求在職人員報考需經所在單位或相應管理部門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單位推薦等。我們學生平時說的專碩是和普通學術型的一起報名,一起考試的那種,應屆的往屆的都是,和在職研究生的要區分開來。具體的報考條件上所要報考的學校的招生簡章上去看,一般有明確說明,一般學生當然全滿足了。

  四、招生考試不同對學生來說,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我們學生理解的那個專碩同樣是統考,和學術的一起在一月份進行考試。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 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這裏偏向於說在職)。

  五、入學難度不同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統計, 2005 年研究生考試考生人數爲117 萬,招生人數只有32 萬,錄取比例爲3.7:1。北大、清華、復旦等名牌大學,以及微電子、信息科學、生物醫藥、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等熱門專業,由於報考者衆多,錄取率更低。據瞭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爲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 月份的“聯考”(在職那種)和年初的“統考”(我們學生的理解的那種)兩次機會,考生可自行選擇。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例如,2004 年上海復旦、交大、財大三所高校MBA 的錄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國法律碩士錄取率則不到10% 。此外,“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

  六、學習方式不同普通碩士: 全日制學習。一般爲3 年。專業碩士:半脫產,學制2-3 年(這裏偏向指在職的)。具體的我們學生理解的那種學術和專碩,有兩年、兩年半、三年。具體以報考學校招生簡章上顯示的爲主,具體學校具體分析了。

  七、學習費用不同普通碩士錄取爲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爲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爲8000 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專業碩士學費按照不同專業類別差別較大。例如,MBA 的學費要十幾甚至幾十萬元,而工程碩士的學費一般爲3-4 萬元。專業碩士學位一般不能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偏向於說在職研究生)。學費標準具體也以學校的招生簡章上註明的爲準。

  八、文憑頒發不同與普通碩士不同,大多數專業碩士(在職)只授予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臨牀醫學碩士建築學碩士等,就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大體來看,“統考”生拿“雙證”,“聯考”生拿“單證”。我們學生理解的那種專碩也發雙證的,和學術一樣。

  九、認可度不同普通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專業碩士:參加1 月份統考的MBA 能拿雙證,而工程碩士目前只能拿學位證,因此對專業碩士的市場認可程度略有差異。當然,隨着近幾年專業碩士種類不斷增多,報考人數連年上升,因此人氣帶動了市場效應,其認可度和求職地位也逐漸上升,很多企業不再苛求學歷證書,而是更關注專業學位證書本身的含金量。

 

1. 學碩專碩之分的由來

1.1 
就業形勢決定碩士必須擴招

    
由於本科擴招嚴重,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每年產生數以萬計的毫無實踐經歷和工作技能的待業畢業生。
    
對政府而言,待業人數的逐年增大,社會不安定係數逐年遞增,怎樣把莘莘學子入崗就業成爲亟待解決的難題。對企業而言,找到優秀人才也相當不易,而中國人有高學歷情節,高學歷是人才的重要指標。所以,碩士在就業大軍中優勢明顯。
   
於是政府明白了,解決就業問題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學生送入學校攻讀碩士,既減少待業青年,又能培養企業認可的人才,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碩士擴招勢不可擋

1.2 
科研形勢決定碩士必須縮招

    
何謂碩士?碩士是有獨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創新能力之人,甘於放棄功利坐冷板凳苦心鑽研之人。
    
但是,隨着碩士的擴招,研究生成爲就業的跳板功利主義四處開花,風氣敗壞,沒有人願意攀登科學高峯了。同時,導師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國科學的未來,而是斂財工具。這導致碩士質量嚴重下降,逐漸連碩士就業也成困難。
    
爲繼先人之絕技,維持科學和就業的可持續發展,碩士縮招勢在必行

1.3 
政府解決方案——學碩專碩之分

    
就業形勢決定碩士必須擴招,科研形勢決定碩士必須縮招,貌似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政府作爲老練的和稀泥者,果斷使出殺手鐗——分碩士爲學碩和專碩!政府希望,從一開始,考研者就主動舉手示意,究竟是爲就業考研還是爲科研考研。前者是爲專碩,後者是爲學碩。
    
傳統的碩士都是按照培養科學家的方案來培養學生。事實上,社會不需要這麼多科學家,大批量培養科學家也是天方夜譚。按照原有方案培養學生無疑是耗費科研經費,浪費學生青春。所以學碩專碩之分是政府一箭雙鵰的高招。而且學碩比例必然越來越低,專碩比例必然越來越高。

2.
專碩之地位

    
專業碩士早已有之。專業碩士是以培養應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爲目的。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定位,專業學位爲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之前規定的是應屆畢業生不能考,只有工作兩年之後的人纔可以考。這是由於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專業基礎較紮實,知道自己哪些知識薄弱,哪些知識工作中常用,無論學習規劃還是學習目標都更有針對性。導師對專碩的培養自由性較強,只需在關鍵時候給予必要指導即可。不過09年的時候應屆畢業生可以從學術碩士調劑到專業碩士
    
應屆生可以直升專碩是形勢所迫的產物,名爲碩士,卻已經失去碩士培養的初衷。這些專碩應屆生既不像學碩那樣接受循序漸進的科研能力和思維的培養,也不能像有工作經驗者那樣自主性針對性較強的汲取知識。導師究竟怎麼培養他們呢?既要區分於學碩,又要區分於之前的專碩,不倫不類。何況導師真的有時間仔細推敲培養方案嗎,更可能是放養式的給幾個項目做做,最後寫篇論文畢業罷了。
    
專碩目前處於非常尷尬的局面。

3.
學碩專碩之前途

    
學碩專碩本身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兩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學術,後者向着應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後者是大部分人。
    
但是改革後的專碩畢竟是新生事物,就總體而言,在一段時間內其認可度要低於學碩。這段時間是多久呢?我想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二十年。時間長短完全在於培養方案。如果方案得體,即確實能培養出極具應用能力的人才,很快專碩的認可度就會超過學碩。專碩有一個王牌優勢——進公司實習。很多企業會留下表現優秀的實習生,畢竟企業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可是從目前浮躁的氣氛來看,應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種口號,筆者很難搜索到關於專碩的系統的培養方案。兩年時間再除去寫論文和上課,究竟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個問題。還有一種說法,兩者的教學一樣,差別僅在於畢業論文和直博。專碩畢業論文對理論要求低一些,容易過;專碩不能直博。不過從政府的態度看,政府絕對不會偏向學碩,反倒是會偏向專碩。近幾年學碩的培養的確差強人意,而解決就業問題是當務之急。所以政策上絕對會大張旗鼓的宣傳專碩,並且專碩的待遇也不會比學碩差。只要有政府支持,從長遠看,專碩總有一天會超過學碩。
    
而學碩呢?當然保持原來的教學風格,培養着理論和實踐有點脫節但認可度較高的所謂學術型人才。值得慶幸的是,由於專碩的存在,學碩的比例會越來越小。或許不久的將來,學碩又會變成精英教育,學碩會越來越成爲科學發展的中堅力量
    
究竟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觀點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標是搞科研、考博士,那麼學碩幾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義無反顧的報考學碩;如果你的目標是就業,同時對自己的實力較有把握,安全起見最好報考學碩,實在不行也能調成專碩,萬一將來想混個博士學位,直博是條捷徑,既省時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個文憑就業,同時對自己的實力沒有把握,直接報專碩,專碩也是雙證,完全滿足企業對學歷的虛榮心,不要怕有歧視,即使有也是短暫的。
    
學碩也好,專碩也罷,只是學歷的一種形式。人的前途終究不是靠學歷來決定的,還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混!

2016年考研常識: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八大區別

  1、培養方向不同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爲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爲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2、招生條件不同

  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

  3、招生考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4、入學難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瞭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爲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自行選擇。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此外,“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

5、學習方式不同

  學術型碩士:全日制學習。一般爲3年。專業碩士: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

  6、學習費用不同

  學術型碩士錄取爲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爲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爲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專業碩士從2010年開始基本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一樣,錄取爲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爲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爲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

  7、文憑頒發可能不同

  學術型碩士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專業碩士10月份單獨考試頒發學位證書,1月份考試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8、社會認可度不同

  學術型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專業型碩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碩士研究生,還沒有畢業生,認可度尚受考驗。不過有國家頒發的“雙證”,相信前景會不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