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技術書籍的閱讀

       離開校園參加工作已經很多年了,剛工作的時候,很少再去有意的閱讀,隨着時間的流逝,發現閱讀還是很有必要的。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說話是,普通日本人一年的閱讀量是約60本書,相對來說,中國人就差很遠了。我閱讀的主要是兩類書,一是所謂的閒書,人文、歷史、名人傳記等,另一類就是所謂的專業技術書籍。對於那些所謂的閒書,此處不做說明,僅來說說專業技術類的書籍,因爲本人算是一個程序員,對於書籍總結了一下幾點:

  1. 技術類的書籍一定要定期的補充。原有知識的補充來自於實戰,但是新的技術的引入大部分來自於書籍。
  2. 電腦編程類的書籍最好買老外寫的,翻譯過來的,有能力的可以直接閱讀老外的原版,畢竟有些東西在翻譯過程中多多少少失去了原來的意思或者表達含混。國內作者的書購買需謹慎。
  3. 看不懂的也儘量硬着頭皮看一遍,有時候第一遍看不懂,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說不定就會豁然開朗了。
  4. 延伸閱讀,對於一個知識點,單看一本書可能並不能完全掌握,利用目前網絡便利的搜索技術,很容易就某個知識點聚合到很好的內容。
  5. 做筆記,總結。只是需要不斷的總結,才能夠固化,隱性的知識也需要總結才能夠成爲顯性的知識。知識框架的建立需要時刻鞏固原有的根基,進而搭建更大的框架。
  6. 業精於勤而荒於嘻,多讀,多思,多總結。賣油翁說:”無它,唯手熟耳“。積累的知識越多,禁錮就越少,就越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