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IPerf——局域網測速工具

挖井人:Slyar
水源:IPerf

過程

一開始想用安卓端與Win10端進行測試,但安卓端的都在Google APP商店上,所以找了下Wifi阿拉丁的APP。

Wifi阿拉丁也支持IPerf,不過是2.0.5的版本,所以在Win10也使用了2.0.5。
在Win10的命令行內運行命令.\iperf -s -u -i 1,開啓服務器。

資料

IPerf Doc

IPerf2的相關說明如下:

  • -f [bkmaBKMA] 以MBpsc爲顯示單位,默認是m,Mbps
  • -i # 每#秒報告帶寬、時間跳動、丟失幀等信息
  • -l #[KM] 發送與接收包的大小,爲#kB或#MB
  • -m 不認識,關於TCP_MAXSEG
  • -p # 設置服務器與客戶端的通訊端口
  • -u 以udp的方式進行測速
  • -w #[KM] socket 的buffer大小,爲#kB或#MB
  • -B host 在多網網卡的系統中,綁定指定網卡;也可能用在UDP的多播設置中
  • -C 兼容模式,兼容比當前版本低的IPerf
  • M #[KM] 類似於-w,與-m相關,不太明白TCP_MAXSEG
  • -N 讓TCP無延遲???
  • -V 使用IPv6地址
  • -h help
  • -v version

服務器的選項:

  • -s 進入服務器模式
  • -D 進入Daemon模式,只支持在Unix平臺下,Win平臺下只能用服務化
  • -o 輸出結果到文件,Win平臺下
  • c host 指定待連接的客戶端,UDP下不太好用
  • -P # 指定服務器處理連接的個數,處理完後關閉服務器,默認是0=無限

客戶端的選項:

  • -b #[KM] 設置UDP速率,單位是bps,默認是1Mbps
  • -c host 指定服務器地址
  • -d 進入雙向測試模式
  • -n #[KM] 發送包的數量,會覆蓋-t的策略
  • -r 進入妥協測試模式
  • -t # 發送#秒,以-l的大小,默認10s
  • -L # 監聽的端口
  • -P #
  • -S #
  • -T #
  • -F
  • -l 與-F相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