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收集玩具

昨天下班回到家,發現前天新買回來的機器人早教機被孩子摔壞了,頓時心情失落起來。孩子本來在睡覺,我的開門聲把他驚醒了,於是就起牀了。他看到我,甜甜地對我笑了一下,而我因爲那個英年早逝的小機器人,實在是難擠出一個笑臉回給他,只能避開了他的目光。然後,毫無徵兆的,孩子咧着嘴哭了……

聽婆婆說,孩子不是故意摔壞小機器人的,是因爲他太喜歡它了,就抱着到處跑,沒拿穩摔在地上,把機器人耳朵給摔進去了。其實無論是不是故意的,才一歲不到一個月的孩子懂什麼呢?他什麼概念都沒有。他並不知道物品是需要錢換來的,玩具是需要珍惜的。會因爲玩具損壞而傷心發怒的只有我們大人。

我想到上學時看的一篇文章,名字大概是叫我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養花。文章講了國外的一對養了幾個孩子的夫妻,有一天他們回到家發現孩子們在花園裏瘋玩,男主人特別喜愛的幾株花不幸遇難了。男主人特別生氣,抓過一個孩子就要打,女主人淡淡地提醒他——“親愛的,我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養花”。

其實就是一個什麼更重要的問題,是物,還是人。如果正兒八經兒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說是人更重要。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按照正確答案做事情,大人們多被暴怒的情緒控制,爲了物品去懲罰孩子。我小的時候如果損壞了東西,一頓打是少不了的,不僅被打還會被諷刺被挖苦。具體事情的記憶早已淡去,但當時的感覺卻永世難忘清晰如昨。我已經是這種情緒的受害者了,怎麼能讓我的孩子繼續當受害者?

收拾心情,給了孩子一個擁抱,親吻他的臉,跟他說“媽媽下班了”,孩子立刻破涕爲笑,小孩子的世界是多麼的單純啊。

寫下這篇文章,是爲了以後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收集玩具。玩具是爲人服務的,壞了也就壞了,千萬不能弄顛倒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