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 31、與兩個離職人員的閒聊,我們都應該有反思精神

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 微信平臺

口    號:職業交流,職業規劃;面對現實,用心去交流、感悟。

 公衆號:iterlifetime
二維碼:

  百木-ITer職業交流奮鬥 羣:141588103   

 

 

       注:與《30、爭取內蒙區的市場銷售》順序互換一下。

       如果想了解一位在職人員的真實想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家生怕哪句說錯了,影響到自己,我認爲是可以理解的。作爲ITer,也可能有不善言談的因素。

 

       我也想了解項目團體的人員真實想法,如何看待老闆?如何看待公司?如何看待項目團隊?甚至,如何看等我?我很瞭解自己,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極其會思考和反思。甚至,實時在解剖自己,當然,也很關注別人如何看待我關心的事物。

 

       能夠來公司的人員也都是經過老闆親自面試的,單方面來講,至少老闆是看中這些員工的。但是一廂情願是無濟於事的,無法阻擋人員頻繁流動。當時的項目團隊人員流動也比較大,同事L和同事H來公司沒有多長時間就辭職了,離開公司前與兩位同有短暫的交流。

 

       同事L在公司呆了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參加過任何項目。東北人,比我小兩、三歲的樣子,感覺人還不錯。在提出離職後,我請他吃了一頓飯,主要是想了解他辭職的真實原因。當時具體的聊內容已記不清楚了,但是他反應的主要問題大意是:老闆什麼都在抓、都在管。對於這一點,我是不否認的。

 

       同事H在公司呆了大概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我們一起參加過一個項目。典型的北京人,應該是90年的人。他的離職,我還是有預感的。吃過中午飯,我們一般習慣在園區的魚塘邊閒聊,當時有點入秋的感覺,氣溫比較低,就我們倆個人。閒聊起了公司的事,當然也可以直接理解爲老闆的事。他反映的問題和同事L是類似的,只不過表達方式不同。同事H表達的更直接:老闆不放權。當然,他也表達了對我當時職位的看法(項目負責人),原話我記得很清楚:強哥...其實吧...你和我們也沒有兩樣...。後續表達的意思是老闆應該授予我一些實際的權力。

 

        前面的一些文章對老闆也有介紹,自我感覺一向良好,說的好聽點是知識淵博、絕對權威,說的不好聽是活在自我內心裏、能裝B的主。在公司,沒事的時候,老闆喜歡經常組織新員工逐個介紹硬件產品、軟件系統的特點和功能等,然後再進行點評。有點類似於歌手大賽,員工生硬表現的很自然,其實整得很緊張。我也經歷了這個階段,只不過很快、很自然就通過了老闆的認可,這一點我還是很自信的。我不懂心理學,但是我一直在思考老闆是一種什麼心理,把看似對公司、員工發展有利的“培訓”極端化了,難道老闆的滿足感是建立在員工緊張感的基礎上嘛?!這讓員工產生了很不適應的感受,以至於對環境產生了懷疑。

 

       其實老闆的意圖很明確,想讓項目團隊兼職售前的工作,《26.組建項目團隊》中有所介紹。而這裏存在的問題是,老闆把這件事做的極端化、教條化了,如果按照老闆的統一模式去給用戶交流,那就失去了員工本身的創造性和多樣性,也不符合現在年輕人的性格、特點。另外,我們面對行業用戶不一樣、交流的形式和場景也不一樣,很難做到統一的模式。

 

       有一次,我向老闆建議,可以搞集中式的培訓,但是不要搞這種緊張氣氛的交流,如果想試探一個員工掌握產品體系的情況,可以變相的私下交流一下對產品體系、市場情況、發展的一些看法。老闆嘴上沒有表達看法,但是後來確實沒有再整過類似的“培訓”。     

 

       對於,他們能直接說出真實想法,我是表示感謝的。但是同時也對現狀表示很無奈,因爲我很清楚這些。當然,瞭解這些真實的想法,也作爲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的參考。如果大家都認爲跟隨某個人沒有前(錢)途,至少說明這個人不佔“人和”,可以勉強活着,想發展太難了。

 

       在職場,離職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既然經歷事情,我們就要有反思精神,哪怕是自己後輩的反饋。年輕人總要站在歷史的舞臺上,爲什麼不給他們舞臺呢,這是多贏的一件事。我算不上很有閱歷的人,但是也經歷了很多,包括沒有用文字寫出來的事。給我總的感覺:(1)找到合適自己發展的環境很不容易,也可以理解爲找到一家好公司很不容易。(2)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現在的事物,經驗只能作爲參考,不能直接作爲判斷事情的決定因素,作爲領導,容易犯這樣的錯誤。(3)不要認爲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創業、幹事業、公司發展不是靠老闆(你)一個人能做好的、能做大的、能做強的。

 

       不管是員工、還是領導,我認爲有一句話可以作爲判斷事物的依據:最無能的領導莫過於不能發現員工的能力,最腐敗的領導莫過於限制員工的能力,最悲哀的領導莫過於無人可用。如果是領導有這樣的情況,你應該反思了。如果員工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可以考慮再次選擇了,當然,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