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中國金融行業IT市場2013年10大預測:金融改革與創新需要更多信息化支撐

發佈日期:2013-02-07  作者: 方正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在未來十年將把金融改革作爲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中,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佈了《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爲未來幾年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創新與發展指明瞭方向,中國金融改革的序幕已經拉開。

2013年是中國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啓後的關鍵一年。當前,中國金融行業仍處於比較好的發展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這爲金融行業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與此同時,中國金融行業也正面臨發展方式的轉型,金融行業面臨的風險和困難逐漸增多,對風險管理和監管的要求日益提高,對金融創新的需求日益迫切。

IDC認爲,隨着中國經濟的溫和回升,2013年中國金融行業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金融改革的力度將不斷增大,金融行業轉型步伐加快,IT在金融服務與創新方面將承擔更爲重要的角色。鑑於此,IDC對2013中國金融行業IT市場作出如下10大預測:

1. 中國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場化對金融信息系統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2013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工作會議確定了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的具體工作重點與措施,指出要進一步深化金融重點領域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要求堅持推進和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對金融行業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體現在信息系統應能夠支持快速靈活設定掛牌利率,利率定價能力,利率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利率相關產品創新等方面。

2. 中國金融行業將繼續加強監管力度,防範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成爲首要任務
根據中國銀監會要求,2013年的監管工作重點首當其衝的是要切實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是首要任務。2013年是正式實施商業銀行新的資本管理辦法的第一年,中國銀行業監管的力度進一步加強,風險防範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這些將對IT系統提出新的需求。

3. 中國保險行業保費增長進入低速增長期,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2012年全年中國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549萬億元,相比2011年全年原保險保費約1.434萬億,同比增長了8.01%,保費增長率首次降到個位數。2013年對保險行業而言將是一個艱難的轉型期,保險行業發展方式亟待轉型,進一步防範風險、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資監管創新等成爲2013年保險監管重點佈陣的領域,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將更爲凸顯。

4. 中國銀行業將更加重視電子渠道建設,手機銀行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以網上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爲代表的電子渠道正在發展成爲銀行業務的主渠道,電子渠道已經成爲銀行促進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手段。其中,手機銀行近年來增長迅猛,中國龐大的手機用戶羣是手機銀行未來發展的保障。手機銀行不僅具有網上銀行全網互聯和高速數據交換等優勢,更具有移動通信“隨時、隨地、貼身、快捷、方便、時尚”的特性,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尤其是年輕一代。值得一提的是,手機銀行將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對推動農村金融機構改革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 移動支付進入“標準化”時代,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2012年12月,爲引導和規範金融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和有效配置,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佈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的發佈有效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標誌着移動支付產業發展正式進入“標準化”時代。近年來,移動支付正在逐漸成爲金融創新的熱點,推廣移動支付應用對加快銀行卡芯片化遷移,拓展金融服務驅動和銀行卡多領域應用,推進金融業務的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將帶動IT的新一輪需求。

6. 金融IC卡髮卡量在2013年將呈現漸進式快速增長態勢
2012年中國金融IC卡的發放量已經突破一億張。同時,金融IC卡用卡環境的機具與系統改造基本完成,使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2013年1月1日起中國全國性商業銀行均應開始發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爲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爲金融IC卡。因此,2013和2014年是銀行發放金融IC卡的關鍵期,在政策助推之下,2013年金融IC卡發放量將呈現漸進式快速增長態勢。IDC預計,2013 年中國金融IC卡髮卡速度將加快,全年髮卡數量有望超過1.5億張。

7. 中國金融行業開始步入大數據時代的初級階段,2013年大數據將得到金融行業的進一步重視
數據的洞察力是金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大數據在加強風險管控、精細化管理、服務創新等轉型中別具現實意義。雖然目前中國大多數銀行還處於摸索階段,只有部分商業銀行利用數據挖掘進行新產品營銷,但是數據是資產的理念已經得到中國金融行業的普遍重視,各家銀行都制定了“十二五”戰略規劃,“科技引領創新”是核心指導思想。

IDC認爲,中國金融行業大數據的初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是金融行業的一次重要變革,2013年將會有更多的銀行出臺推動大數據進展的具體措施。

8. 金融業電子商務業務發展迅速,成爲銀行與保險行業新的業務創新亮點
2012年,以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爲代表的中國前十大商業銀行都開設了網上商城,電子商務已經成爲銀行業蓄勢待發的創新業務。與此同時,很多中國保險公司將發展保險電子商務列爲重點業務發展,併成立了專門的部門,比如太平洋保險公司專門成立了在線公司。IDC認爲,銀行與保險公司發展電子商務的目的都是想將電子商務作爲轉變發展模式的一種新途徑。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網民數量,2013年電子商務在中國金融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9. 城鎮化將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創新與發展,成爲保險行業長遠的利好因素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城鎮化的積極推進和深化轉型,對金融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未來將要努力打造開放、多元、協調和創新的城鎮化金融服務體系。IDC認爲,城鎮化成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必將催生多元化的金融體制需求,而從目前中國現狀來看,與城鎮化適應的金融體制還不很完全。此外,隨着城鎮化的推進,三四線城市和中心城鎮的發展,將爲壽險業發展提供大量新增的潛在客戶。這些業務的發展與變革都將對IT提出更多創新的要求。

10. 中資銀行“走出去”步伐加快,外資銀行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增強
2012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終於批准中國工商銀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與此同時,還正式批准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在美國設立分行,此舉是中資銀行在“走出去”領域邁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美聯儲認可中國的監管體系意味着對中國銀行業相關監管的認可。未來更多的中國銀行將走向國際化,這對監管與合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而這些都需要IT的支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