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PEG與高增長的關係

整理於閩發論壇的討論帖
【 原創:法家  2007-03-25 21:18  】
  談談PEG與高增長的關係
  
  聽很多人說PEG, 總覺得空泛地PEG, 跟談PE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因爲都是基於過去的財務數據, 還只能是靜態的
  
  我想, 要談PEG, 這其中的G, 即增長率, 恐怕不能簡單以過去一年的增長率來定
  應該是至少看到三年, 最好能看到五年, 之複合增長率
  當然 三年也好 五年也好 很多東西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但是 只要有一定的依據, 拍腦袋想想總比不想好
  
  我比較喜歡看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 這裏就用五年作個例子
  
  以下設定當前利潤爲基數1
  
  如果五年複合增長率能達到30%, 則五年後利潤爲 1.3^5 (這裏^表示次方) = 3.71
  如果我們接受15%/年的市值增長, 則15%的五年後倍數應當爲 1.15 ^ 5 = 2.01
  
  如果我們認爲五年後合理的市盈率應該是15倍, 則五年後合理價格爲 15 * 3.71,
  折現爲當前合理估值價格應該爲 15 * (3.71 / 2.01) = 27.68, 亦即 PE 爲27.68
  
  也就是說 PEG = 27.68/30 = 0.902
  
  實際上, 上述 15*(3.71/2.01) 應該有個更合理的表達方式:
  
  PEG = 15 * { ( (1+G)/(1+VG) )^ Y } / (G*100)
  
  其中的變量爲: Y爲考慮的估值週期年數, 上例中爲5,
  G 爲公司複合每股利潤增長率,
  VG 爲合理的市值複合增長率
  
  從上例中, 可以看到, 當G爲30%時, 如果要求市值年增長率達到15%的話,
  PEG 甚至不能達到1!
  所以, 強烈懷疑PEG不大於1估值就合理的說法!
  
  同樣, 從該公式可以看出, G越大, PEG 就可以越大,
  
  設G=40%, 則:
  PEG = 15 * ( ( 1.4/1.15 ) ^5 ) / 40 = 1
  
  設G=50%, 則:
  PEG = 15 * ( ( 1.5/1.15 ) ^5 ) / 50 = 1.13
  
  在要求五年內市值年增長率在15%的前提下, 只有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0% 時, 才能提PEG=1是合理的
  
  當然, 以上還有一個假設, 就是五年後PE=15是正常估值,
  但是如果五年後仍可以以較快複合增長率增長的公司,
  自然可以在五年後仍享受高於15的PE。
  
  此處把五年後合理PE=15,是相對比較保守的估值辦法,對於拍腦袋的做法,這個數字保守些可能更好。
  
   五年複合年增長率 合理PE 相應PEG
五年複合年增長率 合理PE 相應PEG
20% 18.55 0.927
25% 22.75 0.91
30% 27.68 0.922
35% 33.44 0.955
40% 40.1 1
45% 47.8 1.06
50% 56.63 1.13
55% 66.72 1.21


  
  我想, 可以以每五年爲一個估值階段, 來確定當前合理的PE。
  
  但是總體而言, 可以看出, 只有在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0%時, 提PEG =1 纔有真正的意義。
  那些僅僅有兩三年高增長的公司,一旦過了高速增長期,
  PEG立即大幅上升。
  
根據上述公式,我來量化一下當前自己關注的幾隻股票,數據是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歡迎拍磚塊!
  
  
股票 五年複合增長率 當前合理PE 當前PE 相應五年後PE 2006E
600887 30% 27.68 39.41 21.35 0.68
600887 40% 40 39.41 15 0.68
600550 40% 40 59.22 22 0.57
600550 50% 56.5 59.22 15.7 0.57
600535 ? ? ? ??
600048 50% 56.5 43.58 11.57 1.2
600048 40% 40 43.58 16.34 1.2
600036 35% 33.44 43.36 19.34 0.38
600036 40% 40 43.36 16.26 0.38


  
  
  從上表可以看出,似乎600887的難度最大,五年後,即使以21。35作爲合理PE,則對600887要求是五年內複合增長率達到30%
  
  600550 五年後,會怎樣,很不清晰,但是從目前看,五年複合增長率40%是完全可能的,50%就不好說了,難道目前有所高估?
  
  600048 五年內超過40%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五年後22倍PE應該可接受,因此,目前估價是合理的,
  如果它能以五年50%複合增長,則有額外收益了
  
  600036 即使五年後,應當仍可有20%的年增長率吧,因此五年後合理PE也應該在20左右,因此35%增長即可滿意,如果40%增長,則相當於有添頭了。
  
  600535 尚未定量分析過,似乎也沒有辦法定量分析?
  
  對於流行的估值理論,有PE, 也有PS,
  但是,不管你PE也PS也好 到了穩定期 都得以PE說話
  因此,還是要看增長期的增長速度
  
  當然, 企業估值不會是如此簡單的,但凡事總有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學習過程吧
  
  拋磚引玉,歡迎拍磚頭!
  


【 · 原創:老丁  2007-03-25 21:49 】  
  如果五年複合增長率能達到30%, 則五年後利潤爲 1.3^5 (這裏^表示次方) = 3.71
  如果我們接受15%/年的市值增長, 則15%的五年後倍數應當爲 1.15 ^ 5 = 2.01
  
  如果我們認爲五年後合理的市盈率應該是15倍, 則五年後合理價格爲 15 * 3.71,
  折現爲當前合理估值價格應該爲 15 * (3.71 / 2.01) = 27.68, 亦即 PE 爲27.68
  
  分析:peg的定義沒有搞清楚,所以以上的分析是錯誤的。關於peg的討論已經是很成熟的東西了,查查資料就可以了,沒必要做無用功-W無。




【 · 原創:法道705  2007-03-25 21:58 】  
  所謂PE,或者PEG其實定義並不重要,關鍵是未來的贏利趨勢,只要有成長性,是穩定的增長,不管將來PE低到多少了,只要沒有成長性了,一樣的投資價值不大。所以定義和算法不重要,只是用數學的方法來表述一個簡單的道理。




【 · 發佈:szfy  2007-03-25 22:16 】  
  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估值的最大障礙,如果一家企業真的每年能有30%的永續增長,那麼60倍的市盈率仍是低估的.估值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找到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的企業,找企業長期增長的內因(持久的競爭優勢).


  
【 · 原創:法道705  2007-03-25 21:58 】  


  
  我這是主要是談PEG 與增長的關係,
  是一種定性/定量的分析,
  結論是,至少應當預計到五年的複種增長時纔有談PEG的意義
  


【 · 發佈:szfy  2007-03-25 22:16 】
  
  永續增長或許是可能的, 但是增長率小於10%的時候,
  再談PEG就沒有意義了
  


【 · 原創:mathew123  2007-03-25 22:09 】 
  
  我提到了按照15%市值(或市價)複合增長的當前折現值,
  是不是可以滿足你說的要求?
 


【 · 原創:老丁  2007-03-26 08:25 】  
  【 · 原創:法道705  2007-03-25 21:58 】  
  所謂PE,或者PEG其實定義並不重要,關鍵是未來的贏利趨勢,只要有成長性,是穩定的增長,不管將來PE低到多少了,只要沒有成長性了,一樣的投資價值不大。所以定義和算法不重要,只是用數學的方法來表述一個簡單的道理。
  


【 · 原創:4585  2007-03-26 09:19 】  
  呵呵,企業就是企業,哪有那麼多的確定性,大體的有那回事就是了,如果太細膩了,就鑽到數字的裏面去了,呵呵,沒意義,我是這麼認爲的,沒有那個企業可以穩定的以30%速度不斷的增長,即使有,那也是好多個裏面出一個,二八都不到。假設不成立,結論就更不用說了,




【 · 發佈:法家  2007-03-26 11:09 】  
  發表於 2007-3-26 10:29
  我對樓主的討論話題很感興趣, 也很欣賞樓主能作出有益的嘗試, 謝謝.
  
  假設利潤增長30%的前提下市值增長15%, 這樣得到當前合理PE爲27.68, 股價也爲27.68, 5年後股價55.67, PE降爲15. 計算沒有問題. 不過樓主作了兩個重要的假設: 1. 5年後合理PE爲15, 2. 每年市值複合增長15%.
  
  如果5年後企業失去高成長性, 那麼第一個假設隱約成立, 不過爲什麼假設利潤增長30%的前提下市值增長15%? 這本身似乎缺乏道理. 倒不如假設當前合理PE與利潤增長同步, 爲30, 5年後PE降爲15, 則5年市值複合增長率爲14.87%, 接近樓主假設.
  
  如果5年後企業保持同等成長性, 那麼兩個假設就都有問題. 我也做個假設: 在企業成長性一段時期保持不變的話, 企業的利潤增長應該和市值增長保持同步. 我認爲這樣的假設合理成分大些. 這樣我們得到企業的合理PE應該是和成長性也保持一致的. PEG也會一樣. 這樣在5年複合增長30%時, 如果市場只給15倍PE, 當前價格就爲15, 5年後一樣55.67. PEG始終爲0.5. 如果市場給30倍PE, 當前價格爲30, 5年後價格爲111.39. PEG始終爲1.
  
  問題就在於, 到底在企業成長性保持一定複合比例的時候, 市場給出多少PE合理呢? 畢竟你在當前企業以30%速度增長的時候你很難預見5年後這種速度就一定下降。
  
  定價的關鍵是企業在多長時間內以多高複合增速增長。理論上說,EPS爲1的話,即使當前股價100,但只要企業保持100%的複合增速達6.7年,則EPS上升到100以上, 即以100的價格買入,大約6年不到即可收回全部投資,從第6.7年開始,每年收回整整100%以上投資。這個結果無疑是投資人樂於見到的。換句話說,在這種極端情況下,當前的合理PE可以定到100倍以上。當然這是理論,沒有實際操作意義,不過合理的PE顯然應該是和複合增長率密切相關的。具體應該呈現怎樣的相關,我也沒有成熟答案,先把問題提出,供進一步探討。
  
  樓主的研究課題是很有意義的,我有時間會進一步探討,希望樓主和各位方家都能不吝賜教。
  
  Enjoy life, do not be enjoyed by life.
  
  法家
  
  謝謝kong 兄的回覆
  
  帖中所講市值, 對應的是投資者投資額的市值, 而不是公司的市值,
  用詞不清, 不好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 作爲投資,最起碼得有一個合理的預期收益率,
  這裏設定了15%的複合收益率
  
  另外, kong 兄所探討的問題,
  正是公式中最重要的一個變量,
  就是五年後合理的PE應該是多少,
  由於我們對於一個企業, 能看清楚的, 恐怕五年爲限了,
  因此, 對於五年後合理的PE,
  肯定得根據企業本身的管理/行業狀況/行業地位等各方面來作個預測了,
  我已經指出, 對於我們考察的對象來說,
  15 是很保守的, 畢竟, 真正值得考察的對象,
  至少得有五年內複合增長30%吧,
  對於這種企業, 可能合理的五年後PE可以高些,
  但是市場本身是非理性,
  我相信, 類似去年039/002低於10倍PE的情況不說重現,
  但是接近的低估情況還是可能出現的
  
  
工具箱  


【 · 發佈:法家  2007-03-26 11:11 】  
  法家兄:
  
  對於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投資者的投資份額和企業市值的增長其實是一樣的, 對吧. 投資者買的是shares, 投資額就是qty of shares X price, 100%的share乘以price (所有投資者的投資額), 不就是市值嗎?
  
  估值問題很難, 你說的一些要素都對, 但我理解的是本貼的初衷是要做定量分析. 這是個很勇敢的嘗試. 我想知道爲什麼你要定預期年複合收益率爲15%? 這其實是一種預期, 是吧. 很想聽聽這裏有什麼道理嗎? 當企業利潤複合增長在20%, 30%, 50%不同比例時, 你的15%的預期一樣嗎?
  
  Enjoy life, do not be enjoyed by life.


  回覆 #32 wilsonkong11515 的帖子
  
  企業市值與個人市值不一定是同步增長的
  比如600048 要進行的增發, 投資者不一定會全額參與
  
  所以 定的是個人預期收益率,就是個人的投資額的增長速度
  
  這個15% 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我想, 在現在普遍沒有低估的情況下,
  五年15% 可能已經是比較高的目標了
  
  如果要求五年20%的話,
  很難找到合理估價的品種了
  
  因爲我們這種做法, 是基於對一個公司的長期投資而言,
  不考慮波段,差價,
  所以 15%的收益率雖然不起眼,
  但是可能難度還是挺高的
  畢竟, 相對於2005年,普遍都漲了接近2倍了, 基礎太高了
  
  
【 · 原創:法家  2007-03-26 11:23 】  
  回覆 #32 wilsonkong11515 的帖子
  
  kong兄,
  
  說實話, 看到這些所謂長期增長的好公司
  在預期15%的收益下現價都還略有高估
  (雖然對有些公司五年後PE=15有點自己嚇自己的成分)
  真是有點灰心的
  
  是不是應該換種手法, 波段操作? 還是追逐熱點?
  
  苦惱銀 苦惱ing


【 · 原創:冰工廠  2007-03-26 21:48 】  
  你的那張表簡單看了一下,關鍵的問題在於你對企業的利潤增長預期判斷過於簡單。
  企業的毛利率有一個限度,企業的毛利率是否接近這個限度,決定了判斷了以後的利潤複合成長速度有多快。就拿你表中的伊利和保利地產對比,在房地產行業毛利率奇高的今天,你真認爲它的毛利率還有多大提高?如果毛利率沒有提高可能,那麼最多它只能依靠擴大規模來保持成長。再看伊利,現在乳業的毛利率比較低,一旦進入相對壟斷階段,那麼毛利率將提高,帶來淨利潤數倍的增長,如果加上適當的規模擴張,它的利潤複合增長速度就是保利地產的幾倍。
  判斷複合增長率,必須要看整個行業的週期,是低利潤週期還是高利潤週期,在高利潤週期,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在週期高位,再認爲還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是不現實的。有色金屬的利潤增長率這兩年非常高,但你認爲它可能在5年內保持這種增長率嗎?


【 · 原創:法家  2007-03-27 11:14 】  
  謝謝冰工廠兄!
  
  你講的這些東西很有意義!
  
  我們對企業進行估值的時候,確實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畢竟, 真要看五年時間太長,變化因素太多,
  即使要達到接近真實的程度都是非常難的。
  
  關於伊利與保利的對比,我想,你提出的疑問都切合實際。
  特別是你提出的行業毛利率週期的問題,確實非常值得關注
  
  再次表示感謝!


【 · 原創:基技合壁  2007-03-28 10:51 】  
  如果五年複合增長率能達到30%, 則五年後利潤爲 1.3^5 (這裏^表示次方) = 3.71
  如果我們接受15%/年的市值增長, 則15%的五年後倍數應當爲 1.15 ^ 5 = 2.01
  
  如果我們認爲五年後合理的市盈率應該是15倍, 則五年後合理價格爲 15 * 3.71,
  折現爲當前合理估值價格應該爲 15 * (3.71 / 2.01) = 27.68, 亦即 PE 爲27.68
  
  也就是說 PEG = 27.68/30 = 0.902
  ++++++++++++++++++++++++++++++++++++
  
  哈哈哈,PEG計算公式中的PE往往指的是現行的PE,而不是指預測的前瞻性PE,怪不得許多人按這種PEG方法計算會得出低估的結果來。


  
【 · 原創:基技合壁  2007-03-28 10:51 】
  
  我正是認爲, 用當前的EPS與G計算的PEG不合理,
  這個G, 沒有三五年的複合計算,是沒有意義的
  
  而且, 在預測五年複合增長率後,
  對於當前的合理價格,
  應該按照五年後的相對合理估價進行按照投資者預期收益率(我定的15%)折現,
  在此基礎上計算出來的PEG纔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標準
  
  (在這裏定15%的複合收益率, 是因爲目前個股普遍估價偏高,
  再設定更高的收益率的話,恐怕找不到投資標的了)
  
  例如, 常有人說, PEG小於1就不算高估, 我們姑且按照PEG=1計算,
  如果基礎收益爲1,
  當年增長率爲50%, 收益達到1.5, 則按照PEG=1, PE=50, 估價達到75,
  第二年, 增長率下降爲30%,收益達到1.95, 則按照PEG=1, PE=30, 估價下降到58.5
  
  也就是說, 在收益增長了30%的情況下, 按照單純的PEG計算, 估價卻下降了22%
  
  因此, 當提及PEG的時候, 務必要長期的複合增長率來算,
  而不能簡單地以當年實現的增長率來計算


【 · 原創:基技合壁  2007-03-28 12:38 】  
  你這樣是分子分母重複計算了增長率,PEG的本來含義就是現在的PE用將來的增長率來彌補的意思.


【 · 原創:法家  2007-03-28 23:30 】  
  我想我用的增長率是未來的, 主帖中用的是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
  因此, 增長率是未來的
  
  PE是估價用的, 其中提到一個是當前,
  另一個是五年後的PE, 假設15(或根據不同對象調整)


【 · 原創:基技合壁  2007-03-29 08:42 】  
  PEG中增長率當然是指未來的增長率.難道有人在計算PEG時增長率的概念還是指過去的?當然實際操作中許多人是用過去的複合增長率來預測未來的增長率,也是可以的.
  PEG其實很簡單,就是當前PE估值的情況用未來的增長率來衡量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如果再用預測的未來每股收益來計算當前PE、估計PEG,那就是方向性的錯誤.  


【 · 原創:john深藍  2007-08-13 21:17 】  
  PEG也好,PE也好,都是一回事,不要搞得太複雜了。只要計算出動態PE再折現就可以了。
  關於估值的任何一種計算方法都很簡單,所以不是要點,實際上只要知道目前的PE和未來幾年內大致的增長率,不需任何計算,憑着簡單的數學基礎下意識就知道值不值得投資。
  真正的要點是對未來幾年實際利潤增長率的挖掘和判斷,這纔是最重要的。
  推薦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組合:
  1、PE,用於估值、測量
  2、PB,着重於風險判斷
  3、PS,着重於潛力判斷
  PEG和PE屬於同一類型,只有文科生纔會去玩這種數據遊戲,不過財務指標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過分依賴它會很危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