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雙慧眼-------辨別財務造假

1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主要手段分析(轉帖)
股民要識別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爲,避免掉進財務造假的陷阱裏,就需要花一點時間瞭解財務造假的主要伎倆。由於財務造假千變萬化,高深莫測,本文只是針對最常見的一些造假現象,展開初步的探討。
一般而言,財務造假是圍繞一些財務指標展開的,如淨資產收益率。那些旨在惡意融資的上市公司就會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手段提高淨資產收益率,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大部分的財務造假中,主要是圍繞“每股收益”展開的。下面就針對“每股收益”這個指標,對一些常見的造假展開分析。
“每股收益”取決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與股本的大小,在某個時間,上市公司的股本是確定不變的,而“每股收益”取決於公司的利潤。利潤又稱收益,是企業經營活動而非資本投入所引起的經濟資源的淨流入,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財務報告條件》規定:“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大家都知道,利潤=收入—費用,如果要增加利潤,就必須增加收入、減少費用。
如何增加收入?一家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一般而言,如果其他業務收入比重較大或超過了主營業務收入,則意味着企業的主要業務活動可能面臨較大的困難,或者企業的經營方向已發生變化。上市公司增加主營業務收入,主要是通過多計收入和提前計算收入等方法來實現。所謂多計收入,就是把公司生產的產品或服務,以明顯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客戶或關聯方。或者通過一些客戶關係,在原有的銷售環節中增加開票流程,“平進平出”或“低進高出”地開票,虛增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所謂提前計算收入,就是把還沒有銷售出去的產品也計算到當期的收入中,例如公司把本來是存貨的產品、還在生產線上的產品、根本還沒有的產品,提前一次性賣給某一家銷售公司(往往也是關聯公司),將未來的收入提前實現。
增加營業外收入,主要通過向其他公司(其實也是關聯公司)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常用的辦法是向其他公司收很高的資金使用費,很高的固定資產租金收入以及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使用費收入,出讓某個子公司、某個參股公司的股權等等。
如何減少費用?大家都知道,費用有三類:直接費用、攤銷費用和期間費用。上市公司減少費用主要的思路和增加收入相反,就是推後計算費用、非法地少算或不算費用。所謂推後計算費用,就是把本應該在當期計算的費用盡量後推,在當期只計算一部分費用。所謂非法地少算或不算費用,就是把本來應該算入的費用偷工減料掉了。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少提或不提固定資產折舊和壞帳損失等“四項計提”,將鉅額的廣告費用或開辦費用轉給其他關聯公司,違反配比原則和權責發生原則,將直接費用和期間費用無限期的掛帳等。
2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爲
如何辨別財務造假?如何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來透過現象看本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行業常識,反常收入和費用,現金流狀況,應收賬款和存貨分析,重要財務指標的連續性。
2.1行業常識
行業常識,是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不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投資者識別造假的主要途徑。比如,在電腦製造業,多年以來,整個行業的平均稅後利潤率爲5% 左右,最好的公司戴爾可以達到6%,在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公司是聯想,稅後利潤率一般爲3%,這些都是可信的。但有一年,同樣從事電腦生產的上市公司“長城電腦”稅後利潤率達到10%,讓人感到驚訝,再仔細看年報,原來公司利潤中,超過一半的總利潤是來自一次重大的股權轉讓交易。
所以,常識對於那些對財務不太瞭解的投資者,非常重要。
2.2反常收入和費用
投資者應善於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上市公司業績異常,如當初的藍田股份,當初有一大致命的指控就是“支付給職工的現金/ 職工人數”不正常,藍田股份2000年“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是2256萬元,而年報聲稱其有員工13000人,如此計算,藍田股份員工的月工資145元,這明顯不符常理,當然藍田事後在澄清公告稱這些員工大部分是不拿工資的,但這個解釋不能令人信服。如當初我們對海螺型材業績提出疑問的一個原因就是其“支付給職工的現金”只佔銷售收入1%,感覺明顯偏低,當然有異常不等於有問題。對於該指標,我們還經常縱向對比(包括歷年年報數對比、中報數對比,同年年報、中報數對比)以及橫向對比,與同行業公司對比。不管是縱向、橫向,只要發現異常,就要進一步查找原因。
2.3稅項分析
目前上市公司所得稅採取先徵後返的政策,所得稅率現在一般是33%,所得稅的稅基是應納稅所得額是從利潤總額調整而來,但總的來說相差不大。若支付的所得稅與利潤總額的比例與公司的所得稅率相比小很多,那說明公司的利潤總額虛假成分可能性較大。
  筆者曾指出某上市公司虛構收入數億元,突破口是其欠稅十分異常,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竟然欠稅幾千萬元,這欠稅很可能是虛構的,稅既然是虛構的,收入和利潤自然也是虛的,其造假手法就是虛開發票。此外筆者根據“應交稅金期末餘額=應交稅金期初餘額+本期計提稅額-本期繳納稅額”去計算某上市公司期末應交所得稅餘額,發現其與實際餘額相差甚遠,筆者由此懷疑該公司在造假。財經記者就是根據銀廣夏實際上繳所得稅嚴重不符而引爆出該公司財務嚴重造假的真面目。
2.4應收款項和存貨分析
  當然,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對開發票虛增收入和利潤,這樣在稅負上不會出現鉅額欠稅,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時等額增加收入和成本必須虛增存貨以消化一些購貨發票,這樣他的存貨就出現異常增加。這些虛構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現爲應收款項急劇增加, 應收賬款週轉率急劇下降;存貨急劇增加,存貨週轉率急劇下降。此外,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擔心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急劇下降會引起投資者懷疑,把應收賬款往其它應收款、預付賬款轉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資金打出去,再叫客戶把資金打回來,打出去時掛在其它應收款或預付賬款,打回來作貨款,確認收入,所以要注意其它應收款、預付賬款往往名不符實;爲了提高存貨週轉率,上市公司故意推遲辦理入庫手續,存貨掛在預付賬款上,然後少結轉成本,以使存貨賬實相符,這樣,上市公司虛增的一塊利潤掛在預付賬款上。所以,對往來賬款較大的上市公司,不管這往來賬掛在那一個科目,都要小心可能虛構或不良資產。
2.5現金流狀況
當前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的經營性現金流操縱現象,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已經變得不那麼可信了,甚至根本就是欺詐了。故投資者在審覈上市公司時,對現金流量要十分注意其存在舞弊可能,對於期末銀行存款劇增的現象以及有價證券、未達賬面較多時都要特別的小心。對於投資性現金流出也要十分警惕!上市公司如何操縱現金流呢?通常有以下幾種手法:
2.5.1直接虛構進賬單、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
2.5.2利用未達賬項目操縱銀行存款餘額;
2.5.3同時虛增經營性現金流入與經營性或投資性現金流出;
2.5.4將投資性和籌資性流入粉飾爲經營性流入。
2.5.6重要財務指標的連續性。
如果一家公司變化太快,玩“蹦極”運動,一下從連續多年的虧損變成每股1元多的贏利,一下從垃圾股ST變爲“績優股”,同時二級市場的股票價格也提前高歌猛進,此時,投資者就要分外留心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利潤高速成長的背後故事。
從成熟資本市場的上百年曆史看,“烏雞變鳳凰”的故事確實有,但概率極低,不超過10%,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基本上都是穩健發展,很少有重組和“大躍進”發展起來的。如果投資者不仔細識別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盲目的評估其經營狀況,勢必面臨的重大的投資風險,被上市公司包裝的“餡餅”所誘惑,卻掉進了其財務造假所設的“陷阱”,最終也成爲受害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