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的幾個概念

最近看了幾篇解釋關於經濟學概念的文章,找出幾個比較感興趣的概念,整理一下,通過經濟學思維從另外的角度來觀看這個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機會成本

維基百科

在維基百科中,對機會成本定義如下: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爲“替代性成本 (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上沒有免費午餐”[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2]例如某甲現在有1小時時間,可挑選A、B、C三件同樣都需要花費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二事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兩事的機會。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放棄選擇國民住宅福利的機會,即爲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3]。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認爲只要有選擇、取捨存在,機會成本便存在。理性的經濟人力求把機會成本降至最少,這意味着爲了現行選擇所放棄或犧牲的代價也是最少。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廣泛應用的概念,不僅在個人決策中應用到,還可擴展至商品財貨的生產、交換和分配等經濟領域。[4]

其概念要點如下:

  • 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
  •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 機會成本必須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一個項目
  •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纔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
  • 例如看電影時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戲票的價錢既付,是沉沒成本,如果你後悔買票,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你是否願意繼續看這部電影,而非你爲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退場離去的機會成本不包括戲票的價錢。
  • 外顯成本意即實際支出 隱含成本則爲時間 效益等。

資料鏈接

維基百科 機會成本

個人理解

機會成本即你爲選擇一項事務而放棄掉的其他可供選擇項中價值最高一項,可供選擇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你的能力選擇範圍內,則不能稱爲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被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一項,而非所有被放棄機會總和,因爲你不可能同時選擇所有被放棄機會。

在現代社會中,理解機會成本,在你做選擇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好的決策方法。

示例

如果你沒有和心儀偶像約會的機會,則就不能說爲了見朋友的機會成本是和和你心儀偶像約會。


比較優勢

維基百科

比較優勢理論源於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李嘉圖發展了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較優勢理論(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圖所確定的比較優勢理論的核心是:一個國家倘若專門生產自己相對優勢較大的產品,並通過國際貿易換取自己不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就能獲得利益。李嘉圖的理論實際上說明在單一要素經濟中,生產率的差異造成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決定了生產模式。
伊萊·赫克歇爾把地域分工和貿易理論向前推進了一步,創立了資源稟賦理論。該理論認爲,一國在密集使用其相對豐富和廉價要素的產品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因而應專業化生產並出口這類產品。而進口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國稀缺要素的產品,以獲得比較利益。因此,各地能生產出價格相對低的商品,則具有相對優勢。

示例

例如甲國和乙國都只生產衣服和食物,在同質的資源下,甲國生產一單位衣服的機會成本是二單位食物,而乙國生產一單位衣服的機會成本是三單位食物,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甲國享有生產衣服的比較優勢,便應該專業生產衣服,並出口之,以換取食物。而乙國在生產衣服上有比較劣勢,意味它生產食物享有比較優勢。沒有任何一方在所有物品的生產上均享有比較優勢,所以比較優勢的本質是互利的。

資料鏈接

維基百科 比較優勢

個人解讀

理解比較優勢就能深刻的理解商業存在的必然性,交換的雙方通過貿易獲得了利益最大化,商業並不意味着零和遊戲,在雙方都爲理性人的基礎上,很容易做成一個正和遊戲,使雙方都獲益。

在做一些決策的時候,觀察並警惕自身的嫉妒情緒這些非理性因素,降低做出對彼此雙方都無益的舉措的概率。可以多利用比較優勢,實現雙方共贏。


沉沒成本

維基百科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爲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示例

舉例來說,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成本。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爲,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兩種情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應該不考慮這件事情。如果你後悔買票了,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你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你爲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這樣你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通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而選擇前者你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損失憎惡和沉沒成本謬誤

很多人對“浪費”資源很擔憂害怕,被稱爲“損失憎惡”。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因爲他們怕浪費了買票的錢。這有時被叫做“沉沒成本謬誤”(然而對於完美主義者這也可能是一種滿足性效益)。經濟學家們會稱這些人的行爲“不理智”,因爲類似行爲低效,基於毫不相關的信息作出決定錯誤地分配了資源。

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對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統一,因爲這種衡量對消費者來說是主觀且獨特的。如果你真的預訂了一張電影票還發現電影確實不對你胃口,你可能會等到散場再走,你覺得你保存了臉面,這也是一種滿足性效益。某些人則可能從給電影找碴中得到些娛樂,並對自己的鑑賞結果感到自豪,或者覺得有足夠資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評電影。

沉沒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業決策時候會被用到。一個常見的沉沒成本例子就是宣傳品牌的促銷。這種情況經常導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換來銷量的方式(除非執行退出市場策略)。在做將來投資、銷售或廣告決策時,僅應考慮未來的可能性,不能因爲最近大筆廣告投資而便宜行事。

沉沒成本謬誤有時也叫“協和效應”,指英國和法國政府繼續爲協和式飛機提供基金的事,而當時已經很顯然這種飛機沒有任何經濟效益可言。這個項目被英國政府私下叫做“商業災難”,本就不該開始,當時也就要取消了,但由於一些政治、法律等問題,兩國政府最終都沒有脫身。

資料鏈接

維基百科 沉沒成本

個人解讀

在經濟學中,好多概念是反直覺的,沉沒成本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在理性上,不應作爲下一步判斷所考量的因素。但是在情感上,人類厭惡損失並且本能的不願意承認自己做出錯誤的抉擇,比如說買了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強迫自己吃下去,並美其名曰節約糧食。

瞭解沉沒成本以後,對於理性止損,會有很好的幫助。在現實生活中,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經常會在一塊出現。在做決策時,捨棄沉沒成本,重視機會成本,而很多情況下,人們往往重視沉沒成本,而無視機會成本,做出一些事後後悔的決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