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選擇、培養、使用方面的總結

王學明

201835

人才選擇、培養、使用方面的總結

人才選擇篇

人才與公司是個相互的選擇。只有認可了公司文化,目標,願景的人才,才能爲公司所用。

創業公司需要兩類人

一、影響力大的精英。這類人有足夠的人脈或行業影響力,創業就是將他們的人脈和影響力變現。只要有充足的資金,成功的例子還是很多的。

二、有能力的普通人。這類人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具備較強的相關專業能力。他們不希望平平淡淡,也不滿足於成熟大企業的薪酬福利,發展空間。


企業選擇人才?

我覺得不外乎,能力、品德。能力強則工作順利,品德好則放心讓其爲企業服務。

所以有四類人:A 能力強&品德好,B 能力強&品德差、C 能力弱&品德好,D 能力弱&品德差。

A,自然是首選,B C如何選擇,能力強品德差,風險太大,一旦出事,給企業造成的破壞力也大。這種人即便是短時間的使用也不行。

C 次選,能力弱,只要夠機靈,經過培養是可以升級的。但品德差,那就不是培訓可以解決的

再是B,最後D。當然這兩個都不選。


實際上,企業很多時候,需要的並不是人才,而是員工。通過自身的管理能力,讓員工達成 對應的績效。纔是企業所需要的。

面試過程中,一紙簡歷告訴了企業,對方可能的能力;面試一定程度驗證了這些能力。

然,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管理者具有一雙識才慧眼。或許是最重要的。


如何讓人才選擇你呢?

一,企業老闆的個人魅力。錘子手機的羅永浩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靠吸粉,賺取了大把關注。

二,企業老闆的個人特長。權力的遊戲中的龍母的發家條件很優越啊。她有三隻特長。試問把 這三條龍 換成 三條狗,誰還願意跟呢。

三,企業的發展前景。創業公司沒有絕對優勢,只有相對優勢,所以盡情爲這個相對優化貼金,畢竟沒人願意待在一個沒有前途的公司。

四,滿足了候選人的財富觀或價值觀。

五,滿足候選人的 金錢、人脈、經歷、技能、甚至情感 等等方面的需求。


人才培養篇

從哪裏培養?

馬雲的初創團隊,每個人都得到了重用,被重用的還有 前臺。

一、從內部培養管理層,因爲他們的價值觀跟創始人相近。

二、內部培養管理層,會使他們的歸屬感更強,自然也更加穩定。

三、內部團隊,長期接觸公司業務,接觸相關的人脈,會是很好的決策落地者

四、避免內鬥,這年頭,百度的內部管理層內鬥,迅雷的管理層內鬥,都是巨大的內耗

五、內部培養的話,這屬於激勵制度。有希望的發展空間。


如何培養?

一、實事求是,創業團隊資源少,儘量通過合適機會進行培養,充分利用可能會有的資源。知識共享,技術研討,一對一幫扶。

二、建立學習型組織,完善內部學習。

三、創業公司發展快,以動態的角度看待團隊的貢獻。而不是員工個人的貢獻。鼓勵挖掘增量。做大蛋糕。

四、堅持知識管理。培養人才,並不僅僅是爲了將員工個人能力提升,同時,非常重要的是,提高留在公司的部分。這是我一直倡導的。互聯網公司年人才流通30%,倘若做不好將技術留在公司這一步,對公司來說,只是人員走了一波,來了一波。做到讓下一波人站在前人的累積的更高的臺階上。是非常必要的。

五、創造積極樂觀活躍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個人認爲,互聯網公司還是應該降低人員流通率。老員工的業務熟悉度更高。

六、鼓勵創新,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團隊氛圍。績效考覈是雙刃劍,sony的成功在創新。是系統控制推動、組織目標驅動、還是員工成就目標。


用人篇

一、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揚長避短,天下無不可用之人。

所以,因才適用,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之發揮最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優勢互補。最成功的例子,唐僧西天取經。讓老豬挑擔子,需要他和稀泥調節團隊矛盾的時候,估計他自己就抱怨滿滿了。

二、待人以誠,關注其需求,解決後顧之憂。

三、管理者 跳出一成不變的拘束,革陳出新。管理手段是容易過時的。

四、分層理念。給基層許待遇,給中層更多的情懷,給高層事業成就。

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利用長處,包容其個性,大膽放權,培養主人翁意識,盡主人責,辦主人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