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long88的APUE讀書筆記】第二章:uinx標準化及實現

2.1 引言<?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標準化,爲了可移植。

2.2 unix 標準化

ISO C 1999 :24個區,24個頭文件

IEEE POSIX 1003.1:定義了一個接口而非實現,故不區分系統調用和庫函數

POSIX.1:ISO/IEC 9945-1:1996,包括多線程接口:pthreads

最新,2001

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遵循XSI的實現才能稱作Unix

2.3 unix系統實現

AT&T分支:導出系統iii和系統V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支:導出4.xBSD

SVR4/4.4BSD/FreeBSD/Linux/Mac OS X/Solaris/AIX/HP-UX/IRIX/UNIX WARE

2.5 限制

編譯時限制:短整形的最大值是?解決:頭文件

運行時限制:文件名可以有多少個字符?

Sysconf函數:不與文件或目錄相關聯

Pathconf和fpathconf函數:與文件或目錄相關聯

ISO C 限制:都是編譯時限制,<limits.h>

POSIX限制,分爲5類:

用sysconf等函數得到實際的實現值。

XSI限制:

不確定的運行時限制:很麻煩,沒太搞清楚

2.6 選項

2.7 功能測試宏

2.8 基本系統數據類型

頭文件<sys/types.h>中定義了某些與實現有關的數據類型,被稱作系統數據類型。

定義了這些數據類型後,就不再需要考慮因系統而異的程序實現細節。

2.9 標準之間的衝突

 

後記:當時看這一章的時候覺得很生澀抽象,也沒啥意義;但看了後面的章節後,回頭看這一章,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如限制、系統數據類型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