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調函數

C/C++回調函數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往往覺得回調函數很神祕,很想知道回調函數的工作原理。本文將要解釋什麼是回調函數、它們有什麼好處、爲什麼要使用它們等等問題,在開始之前,假設你已經熟知了函數指針。

  什麼是回調函數?

  簡而言之,回調函數就是一個通過函數指針調用的函數。如果你把函數的指針(地址)作爲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當這個指針被用爲調用它所指向的函數時,我們就說這是回調函數。

  爲什麼要使用回調函數?

  因爲可以把調用者與被調用者分開。調用者不關心誰是被調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個具有某種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條件(如返回值爲int)的被調用函數。

  如果想知道回調函數在實際中有什麼作用,先假設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要編寫一個庫,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實現,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但爲使庫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數中嵌入排序邏輯,而讓使用者來實現相應的邏輯;或者,想讓庫可用於多種數據類型(int、float、string),此時,該怎麼辦呢?可以使用函數指針,並進行回調。

  回調可用於通知機制,例如,有時要在程序中設置一個計時器,每到一定時間,程序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但通知機制的實現者對我們的程序一無所知。而此時,就需有一個特定原型的函數指針,用這個指針來進行回調,來通知我們的程序事件已經發生。實際上,SetTimer() API使用了一個回調函數來通知計時器,而且,萬一沒有提供回調函數,它還會把一個消息發往程序的消息隊列。

  另一個使用回調機制的API函數是EnumWindow(),它枚舉屏幕上所有的頂層窗口,爲每個窗口調用一個程序提供的函數,並傳遞窗口的處理程序。如果被調用者返回一個值,就繼續進行迭代,否則,退出。EnumWindow()並不關心被調用者在何處,也不關心被調用者用它傳遞的處理程序做了什麼,它只關心返回值,因爲基於返回值,它將繼續執行或退出。

  不管怎麼說,回調函數是繼續自C語言的,因而,在C++中,應只在與C代碼建立接口,或與已有的回調接口打交道時,才使用回調函數。除了上述情況,在C++中應使用虛擬方法或函數符(functor),而不是回調函數。

下面是自己寫的一個簡單的回調函數,相比其他的那些複雜的代碼,這個更容易理解: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void perfect(int n)
{
 int i=1;
    int count=0;
 for(i=1;i<n;i++)
 {
    
  if(0==n%i)
  {
   count+=i;
  }
 }
 if(count==n)
  printf("%d是完數\n",n);
 else printf("%d不是完數\n",n);
}

//在這perfect(int n)是回調函數,在myCallback中利用perfect的函數指針,對perfect進行回調
void myCallback(void (*perfect)(int ),int n)
{
 perfect(n);
}

int main()
{
 int n;
 printf("請輸入一個正整數\n");
 scanf("%d",&n);

 myCallback(perfect,n);
 return 0;
}

JAVA回調函數

在C或者C++中回調函數的定義:

程序在調用一個函數時,將自己的函數的地址作爲參數傳遞給程序調用的函數時(那麼這個自己的函數稱回調函數)


Java中沒有指針,不能傳遞方法的地址,一般採用接口回調實現把實現某一接口的類創建的對象的引用賦給該接口聲明的接口變量,那麼該接口變量就可以調用被類實現的接口的方法。

實現回調的原理簡介如下

首先創建一個回調對象,然後再創建一個控制器對象,將回調對象需要被調用的方法告訴控制器對象。控制器對象負責檢查某個場景是否出現或某個條件是否滿足。當此場景出現或此條件滿足時,自動調用回調對象的方法

可以舉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一讀者想借《軟件技術學習與實踐》這本書,但這本書已被其他讀者借走了。於是,讀者與圖書館管理員間發生了以下對話:

讀者:“我把我的電話號碼告訴你,等書一到就馬上通知我。”

管理員:“好的。另一讀者把書還回來後,馬上給您打電話,書我先幫您留着。”

在上述這個場景中,讀者就是“回調對象”,管理員就是“控制器對象”,讀者的電話號碼就是“回調對象的方法”

詳細的實例如下:

1、創建一個回調接口:

1 //回調接口
2  public interface ICallBack
3 {
4 void run();
5 }

2、創建回調接口的實現類:

1 class CallBackClass implements ICallBack
2 {public void run()
3 {
4  //回調函數的實現:輸出當前時間
5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6 }
7 }

3、創建控制類

1 class Controller
2 {
3 public ICallBack CallBackObject = null;// 引用回調對象
4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讀取命令行輸入
5 public Controller(ICallBack obj)
6 {
7 this.CallBackObject = obj;
8 }
9 public void Begin()
10 {
11 while(input.next() != null)//判斷是否有輸入
12 {
13 CallBackObject.run();
14 }
15 }
16 }

運行程序:

1 class Program
2 {
3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
5 //創建控制器對象,將提供給它的回調對象傳入
6 Controller obj = new Controller(new CallBackClass());
7 //啓動控制器對象運行
8 obj.Begin();
9 }
10 }

在控制器類中引用了回調對象,因此就能調用回調方法,當控制器進行某些判斷之後(如:監聽鼠標單擊操作)就會自動調用回調方法!簡易流程圖如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