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ERP選型的思考

ERP選型的思考  本文轉自中科潤澤

一、背景

中國製鞋業ERP始於1992年的寶成集團,至今算來已有十五年的歷史,在這十五年中,正是各製鞋企業敢於嘗試,才爲業界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鑑的經驗與教訓,統觀這十五年來,鞋業界哪些已昭然若揭的案例,無不在時時刻刻提醒着後來者,但願本文爲您的企業選擇ERP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期待引起業界朋友的關注與重視。

1.廣東廣州白雲區一家知名製鞋企業,被國外一家知名軟件公司忽悠了五年,已投入過千萬,十七個程序人員至今還在忙於奔命。

3.廣東廣州番禺一家知名製鞋企業,被一家知名ERP試驗過一次,用幾百萬元美金的代價,上了一堂ERP的大課,不了了之。我在2004316日拜訪該公司董事長,在交談中他說:“我是ERP最大的受害者!

4. 四川成都武候的一家制鞋企業,因貪圖便宜,與一家軟件公司簽約,幾個月後軟件公司纔派人去,軟件公司利用軟件合同中的漏洞文字裝模作樣地做完系統需求瞭解就走了,現在系統又在重新選型。

5. 江蘇鹽城知名製鞋企業,曾化1000多萬元請國外一家ERP的軟件公司量身定做,到目前爲止公司負責ERP項目選型的劉先生也只能啞口無言,目前只有MRP部分可以勉強使用,MRPII至今還沒有完成,我與該公司信息部人員交流時說:不知還要投入多少資金與時間,目前軟件公司將軟件做成了雞肋,換掉嘛化了這麼多錢了,不換嘛卻如此痛苦。

6. 福建泉州一家制鞋企業,某軟件公司在展會上以價格爲誘惑,該公司化幾萬元得到幾張軟件公司的光盤,系統安裝後根本無法使用。

7. 廣東惠州一家制鞋企業,簽約某軟件公司的軟件,一年多了,系統沒法用起,現在雙方解除了合同,因軟件商利用企業內部人員做私下交易,現在人走項目停。

8. 廣東廣州白雲區一家制鞋企業,由於2004年選型時某軟件公司安插其技術人員進駐該鞋廠,由安插進來的人來做選型顧問,軟件公司如願簽約這家鞋廠的ERP項目,過後安插人員一走了之,後面軟件公司做了半年的服務,系統象徵性地用上了部分模塊,如今這家鞋廠的ERP重新在選型,結果如何,還待靜觀,但鞋廠爲此付出的人力與物力方面的損失,也是慘重的。

在鞋業ERP實施上有過痛苦回憶的還有不少,在此不堪枚舉。主要集中在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在ERP軟件實施不成功,這裏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總觀這些個案,可以總結出他們選型的特性:

1.企業貪圖軟件品牌,

2.企業貪求價格,

3.軟件公司不擇手段,

4.企業內部蚊蟲貪圖私利,

5. 企業老闆不重視。

    在這裏,我們必須清楚,品牌可以決定品味,但不能決定實用,這就如波音飛機是很好的交通工具,但香港旅客不會選擇飛機飛深圳;價格可決定投資,但不能決定利潤,這就如股票市場的投資,投資方向錯了,投入越多虧得越多。畢竟投資者投資時考慮的是利潤多的項目,而決不是選擇虧得少的項目。因爲凡事都有風險,如果我們對風險有規避的策略,就先勝一籌了。

其實ERP軟件實施不成功,包含的因素好多。我們企業在選擇軟件產品時只要牢記“實用是硬道理”,“選型決定成敗”就可相約成功。

二、途徑

實際上,製鞋企業ERP系統實施的途徑無非就是三條,任何企業也一樣,即

(1) 企業組建自己的開發團隊進行開發並實施,也即自行開發;

(2) 企業與軟件開發公司合作開發,也即合作開發;

(3) 企業購買成熟且專業的ERP系統,並委託顧問公司進行實施,也即購買成熟的ERP

從表面上看,好像哪一途徑都可行,但客觀地說,其中任何一種途徑都有其利弊。

1. 製鞋企業自行開發。

如果製鞋企業所組建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開發團隊有足夠的經驗與實力,製鞋企業各個部門能夠通力合作,項目團隊中的系統分析、開發人員積極努力,其優點是明顯的。可以完全按照製鞋企業自己的要求進行系統的開發,可以確保所開發之系統符合製鞋企業的習慣,可以隨時滿足製鞋企業對系統的維護要求,並且既可以減少首期的投入費用,也可減少後期維護費用,同時也爲公司在更大發展時再擴大ERP系統管理範圍創造了條件。

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製鞋企業是否可以真正組建這樣的一個團隊?而且我們的團隊如果在10人以下夠嗎?而我們是否可以確保這一團隊成員的工作是可以有效進行控制呢?如果我們對此存在疑義,則其風險也是明顯的。因爲我們可能必須面臨更長的開發週期,更大的投入。

何況真的寫成功的例子卻並不多見,目前市場上真正自行開發成功的而是了了無幾。根據我們長期的觀察與調查發現,企業以這種方式實施計算機化管理導致不成功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1) 系統開發人員不穩定,難以保證系統開發的可持續性,此外,系統分析、開發人員由於經歷不同,往往都有一套自己認爲是最好的開發方式或規劃,因此,幾年下來,很有可能還只是實施了最先開發的幾個模塊,甚至還有可能仍然是一片空白。

2)找到一個既精通現代企業管理、熟悉製鞋企業作業流程,又精通計算機信息系統規劃的專門人才。因此,限於系統規劃與開發人員的水平和經歷,系統往往缺乏整體的規劃,缺乏有效的整合,甚至很多信息沒有辦法共享,結果是開發出來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只是成爲了替代手工作業的工具,並沒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 製鞋企業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

所謂項目開發,實際上就是指計算機公司完全根據製鞋企業的需求進行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開發。項目合作開發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受到了企業,尤其是比較特殊行業,包括製鞋企業的青睞。實際上,在1995年至1999年,軟件公司也基本上是以這一方式爲客戶進行服務的。究其原因,當然可以說是多方面的,但我們認爲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那時ERP系統還處於發展期,並沒有進行行業的細分。因此,比較特殊的行業,包括製鞋業基本上沒有辦法在市場上找到適合其管理作業的信息管理系統。

應該說,這一實施的方式,在當年優勢是明顯的。它集中了實施企業的管理優勢與計算機公司的技術優勢,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系統的開發與實施,並且所開發與實施的系統有較爲統一的規劃,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可以滿足實施企業的現實需求。但以我們的經驗來看,當前,製鞋企業採納這種方式是不可行的,不少知名鞋業都曾經或正在使用這種方式,但時過幾年後,其效益與進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到底如何了,因爲到目前爲止,我們並不能預見其開發的系統何時能浮出水面。說實話,他們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咽。導致這種方式開發不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

(1)這一方式的成功有賴於實施企業必須有一個對整個企業管理流程非常熟悉,且具一定計算機知識的人員與計算機公司進行配合與溝通,而這一人員往往不容易找到。

(2)計算機公司與實施企業的利益平衡點不容易找到,有時可能因爲利益關係,使彼此間的合作出現裂痕,甚至破裂,影響系統的完成與實施。

(3)系統難以站在比較高的角度和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與開發,往往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也難以集合其它公司的優秀的管理思想,容易導致系統最後成爲手工作業的替代工具,也容易導致系統的開發陷入或糾纏在系統的不斷修改中。

(4)系統的可維護性較差,不太可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

3. 製鞋企業購買成熟且專業的ERP系統。

從目前ERP的產品來看,已進入了其成熟穩定的階段,並正朝着專業化、行業化方向發展。因此,我們認爲,目前以購買成熟且專業的ERP系統應是製鞋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的最佳時機,也是製鞋企業管理計算機化最爲有效的方式。因爲這一方式不僅開發週期短,而且成熟且專業的ERP系統還極大可能融合了計算機公司以及相同行業其它製造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論。此外,隨着其ERP軟件不斷的版本升級,管理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都會以軟件爲載體進入製鞋企業,有利於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當然,如果以這一方式實施製鞋企業的計算機化管理作業,我們則必須切實把握好ERP產品的選型工作。否則,我們將很可能面臨失敗的結局。目前市場上ERP商品化軟件衆多,既有國外著名的昂貴的ERP軟件,也有本土化的ERP軟件,而幾乎所有的ERP廠商都可能告訴您他的ERP系統功能是這樣哪樣的強大、需求是如此如此的適合製鞋企業、承諾時是這樣哪樣地拍胸脯……因此,面對林林總總的產品,面對大大小小、知名與不知名的公司,面對真真假假的系統功能介紹,企業真的有種霧裏看花感覺,但製鞋企業最爲重要的工作就是正確選擇您所需要的產品。

三、結論

選擇的ERP是否真的適合製鞋企業的需要,將是ERP系統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所以軟件界有句名言:選型決定成敗!

ERP產品的選擇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ERP選型是針對某一特定企業,選擇最爲適用的ERP軟件,而不是泛泛地評價各家ERP軟件的優劣。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確定的是ERP選型的指導思想,處理好ERP功能與技術、當前需求和將來需求的關係,並最終確定ERP軟件選型評價指導體系。我們認爲,製鞋企業ERP選型應綜合考慮,應根據製鞋企業自身的具體需求情況進行一定的取捨,因爲在整個軟件業可以說找不到一套完全適合製鞋企業的ERP系統,現在找不到,將來也找不到。

選擇專業的、適用的ERP軟件,應成爲我們選擇ERP的基本原則。在本文開頭提到的這些製鞋企業ERP系統實施的狀況和結局,必須引起業界的注意。

我們的製鞋企業如果能真正體會“ERP項目是一把手工程”的含義,親自去參與ERP選型的全過程,成功的概率將大大增加,如果放任手下或他人去做這件如此重要的工作,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失敗與難堪;如果一味聽從軟件公司及其人員的演示與吹噓,將不可避免未來項目難以收場;如果只圖品牌或價錢,將不可避免出現自尋煩惱的現象。

我們的建議是:

1.企業一把手要書面形成企業ERP項目的目標;

2.企業一把手要親自參與項目選型工作;

3.企業一把手要在企業物色好忠誠公司、掌控項目的項目負責人;

4.企業一把手要對軟件公司提供的客戶名單在服務方面作全面的瞭解;

5.企業一把手要明確在ERP實施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承擔的責任;

6.企業一把手要請懂《合同法》的人士對與軟件公司簽訂的合同進行評估。

    以上就製鞋企業實施計算機化管理作業的途徑談了我們的看法,應該來說都有一定的利弊,關鍵在於製鞋企業對以上利弊的可控制程度以及對製鞋企業實施計算機化管理目標的確定。以上觀點,只在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願與製鞋企業各位有興趣的朋友真誠交流,期待指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